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樂亭縣古河村的肖長福依靠養狐貍發家致富,今年毛皮價格好,他賣掉了一部分毛皮,置辦了一車的年貨,“小小毛皮不起眼,全靠它來過肥年”。有“中國珍稀毛皮動物之鄉”稱號的樂亭縣,毛皮動物養殖純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2%。全縣從事珍稀毛皮動物養殖的農戶達10.9萬余戶,占農戶總數的79.91%左右,從業人員達16.96萬人,占全縣農業人口總數的40.93%,毛皮養殖業已經遍及全縣14個鄉鎮、533個行政村,其中飼養量超萬只的村121個,占全縣行政村總數的23%,年創產值8.61億元,毛皮動物養殖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之一。
該縣珍稀毛皮動物養殖始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由于毛皮動物養殖投資少、見效快,便于庭院養殖,因此,作為一種庭院副業在該縣很快發展起來,形成了以小規模、大群體、分散養殖為特點的特色產業,并逐步由庭院型副業轉變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項主導產業。如今全縣年產狐皮60萬張,貉皮263萬張,水貂皮57萬張,全年向外地供應種獸50-100萬只。珍稀毛皮動物養殖量連年位居全國首位,2008年被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命名為“中國珍稀毛皮之都”。
該縣毛皮產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政府和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在政策上,自156 0190 2607年以來,每年針對產業發展的新趨勢出臺相應的優惠措施。在養殖用地上,縣鄉政府及主管部門采取土地置換、租賃、反租倒包、分期交納土地出讓金等形式積*協調養殖用地,并規定規模養殖用地視同農業用地對待;在規模養殖上,凡是當年遷出庭院建設毛皮養殖小區且種獸存欄規模達到1000只的,縣政府獎勵鄉鎮2萬元。目前全縣已發展千只以上毛皮動物養殖場區356個;在市場建設上,縣委、縣政府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投資興建冀東毛皮交易市場,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市場建設分兩期進行,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封閉式毛皮專業交易大廳和毛皮動物活體交易區,總交易面積達14000多平方米。年成交毛皮動物及其產品200余萬張(只),年交易額可達6億元,僅此一項每年可為養殖戶增收1億元;在技術服務上,縣畜牧獸醫局圍繞毛皮動物養殖的產前、產中、產后需求,積*為產業發展提供服務。產前幫助引優種、搞咨詢;產中抓防疫、搞培訓,推廣新技術;產后協助跑銷售。建立了珍稀毛皮動物養殖科技示范園區,該園區自己承擔科研風險,科研成果由群眾無償應用,通過園區帶基地,成功推廣了芬蘭狐的人工授精技術、褪黑激素應用技術、美系水貂的雜交改良技術、毛皮動物的產仔保活配套技術、毛皮動物疫病防治及標準化免疫程序技術、毛皮動物標準化養殖技術等多項實用新技術,通過集成配套的技術推廣,降低了病死率和生產成本,使該縣的毛皮品質、產仔成活率、養殖效益均有較大程度的提高。其中“藍狐人工授精技術研究”項目于2003年獲唐山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該縣先后制定的《水貂養殖技術規程》《水貂場建設技術規范》兩項技術規范經批準成為省級地方標準。
農民*關心毛皮的供求情況價格情況,該縣急農民所急,進一步拓寬毛皮產品市場,多次赴留史、尚村、辛集等國內較大的毛皮交易市場進行調研,吸引毛皮加工企業到該縣考察、投資置業。該縣在國家工商總局注冊了“金樂亭”商標,成立了毛皮經紀人協會,全縣發展會員480多人,他們分別活躍在縣內外,為毛皮產品的銷售鋪路搭橋。并認真謀劃環渤海皮草深加工產業園區建設,通過對毛皮產品開展產地深加工,實現毛皮產業效益的*大化,確保農民養殖小小毛皮過肥年。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