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作為當今生活必需品,追溯起來至少有數千年的歷史,從*初的獸皮、樹皮裹足,突出其功能性,到今天各種樣式、各種材質的產品精彩紛呈,鞋已經成為時尚、文化的絕妙載體。顯而易見,從*基本的物質需求到精神需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鞋的演進發展也概莫能外,當我們看到商店櫥窗里,那一雙雙制作精巧、美輪美奐,甚至洋溢著十足藝術感染力的鞋子,除了欣賞或占有之外,是否還有一探其背后文化的沖動呢?
位于溫州永嘉的中國鞋文化博物館,由紅蜻蜓時尚集團斥巨資籌建。我們基本可以了解到中國鞋文化的嬗變軌跡,并在對于歷史的審視中,在鞋與文學、鞋與語言、鞋與民俗、鞋與戲曲等方面,相對立體的解讀鞋的演變史。據介紹,鞋文化博物館收集了1200多件鞋履藏品,積累了大量的圖片、文字資料,運用大量圖片、文字、實物,采用現代光、電、聲等高科技表現手法,系統反映中國鞋履文化幾千年的歷史面貌和發展過程。
中國鞋文化博物館分為三個主題——三寸金蓮區、少數民族區、歷史沿革區。三寸金蓮區收集了各個歷史時期的珍貴文物,記錄“蓮”時期的手工制作作品,以及歷史淵源;少數民族區域收藏了紅蜻蜓多年收集的少數民族鞋的范本,共有56個少數民族的200多雙鞋履展出,其華麗的色彩、高超的制鞋工藝讓人嘆為觀止。在這些式樣豐富、做工精巧的展品中,甚多傳世佳品,堪稱一奇,充分展現了中華鞋飾的多姿和悠久歷史。另外在歷史沿革館,按照中國歷史的發展,將新石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魏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宋元明時期和清代、民國各個時期和朝代的鞋履一一展出,彷佛能看見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源遠流長。同時館內還將鞋與民俗、文化相結合,展現中華鞋履文化的傳承。
據介紹,作為全國**鞋文化研究中心及鞋文化博物館的創始人,紅蜻蜓時尚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錢金波一直致力于尋求商品與文化的交融,他推崇原創的設計風格,在借鑒、吸收和創新國際品牌運作的先進模式的同時,將西方產品開發模式與東方哲學相融合,而正是對于中國鞋文化及歷史的深刻洞察,成就了紅蜻蜓品牌創造和發展的源泉。
“鞋履雖小,天地甚大”,只有汲取了中國數千年鞋文化的精髓,才有資格代表中國鞋業站到全球博弈的舞臺上。早于2003年,紅蜻蜓便成立了中國**個鞋文化研究中心,舉辦了中國**個鞋文化展覽會,并出版了中國**本《中國鞋履文化辭典》。到2004年,紅蜻蜓鞋文化研究中心又編輯出版了中國**本鞋文化專業雜志——《東方之履》,并和溫州大學進行協作,邁出了企業和高校聯合進行鞋文化研究的**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