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國際機場附近一片14萬平方米的丹麥風情建筑群傲然崛起。這里是即將在9月開門營業的南京祿口皮草全球采購港(以下簡稱皮草采購港),目前已有500多家皮草經營戶入駐,皮毛招商正如火如荼。
祿口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皮草采購港的成立標志著有“裘皮之鄉”美譽的祿口將對皮毛開始“大動干戈”,同時也標志著祿口街道的“皮草經濟”開始揚帆起航……
整合小作坊,做大祿口“皮草經濟”
江寧區祿口街道與皮草的關系源遠流長,自朱元璋集天下皮匠于江寧開始,祿口就已成為我國南方**的“皮毛之鄉”。據江寧區祿口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祿口不僅具有皮毛加工的悠久歷史,也是我國江南皮毛文化形成、延續和發展的主要地區。
祿口人制作的皮草手藝精湛,早已享譽海內外。祿口人祖祖輩輩以傳統的硝皮縫制手藝賴以謀生,并帶著毛皮生產絕技漂洋過海來到異國他鄉加工服飾。
據不完全統計,祿口有近4000多名港澳僑胞,大多從事與皮草相關產業。直至目前,祿口人每年外出從事皮草業的熟練技術工人約有1萬多人,占祿口在籍人口近兩成,其中中**技術人員就有1千多人,分布在香港、廣州、深圳、杭州、海寧等地,每年創造產值在100億元以上。
該負責人表示,迄今為止,祿口仍保持著制作皮草的傳統。據統計,目前祿口有3萬多名皮毛匠師,60多家個體戶,不過多為小作坊,未形成規模。
如何把有著悠久歷史、良好口碑的祿口皮毛發揚光大,做大做強?
祿口街道經過不斷探索和長期醞釀,*終決定以南京祿口皮草全球采購港作為祿口發展“皮草經濟”的平臺,融合祿口現有的皮毛經營資源,將小作坊請進平臺施展皮藝、創業興業,做大做強祿口“皮草經濟”。
打造皮草批零多功能一體商業綜合體
南京祿口皮草全球采購港位于祿口機場和南京火車南站中間,交通四通八達,*為便利。走進采購港,環繞著中央景區一字排開的褐紅色三層小洋房,丹麥風情的歐陸小鎮盡收眼底。
據了解,皮草采購港以皮草為主軸,立足南京,面向蘇皖、輻射長三角,建設為集批發零售、產品研發、文化休閑、旅游購物、美食餐飲、信息發布、物流配送、服裝表演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
南京祿口皮草全球采購港副總裁蔡雷民表示,采購港將成為南京*具特色的大型商業中心,整合祿口業已形成的裘皮產業優勢,打造裘皮行業的產品展示、品牌體驗、營銷管理、產品銷售四位一體的總部基地。
同時還將吸納世界各地包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日本等國的服裝采購商,為供需雙方搭建直接貿易的橋梁,實現面對面交易和無縫對接。建設世界中高檔裘皮產品的批發零售營銷基地,實現皮草業的消費者、經營商戶和投資者的價值*大化。
皮草采購港的興起將成為祿口街道“十二五”開局之初的一次大手筆。
皮草采購港成立掀起祿口皮毛匠返鄉潮
目前,南京祿口皮草全球采購港正奔赴全國各地招商。蔡雷民表示,他們前不久向在浙江海寧、余姚的祿口裘皮從業者發放120份問卷調查,詢問這些從業者假如祿口成立裘皮市場,是否愿意回鄉創業。結果卻意外地收到了260份答卷、近百家企業聯合簽名、50多個反饋電話,全都表示想回家入駐創業。
據統計,南京祿口皮草全球采購港目前已登記入駐的大、小裘皮企業已達500余家。背井離鄉的祿口皮毛匠紛紛歸鄉創業,掀起了一股返鄉潮。
已而立之年的余方貴就是返鄉潮中的一員,現已在皮草采購港落戶經營。余方貴是地道的祿口人,家里幾代制作皮草,自己的皮毛手藝便是從父親手里繼承下來的。
余方貴25歲便帶著皮毛手藝南下廣東打工,并以精良的技藝在深圳一家大型皮毛廠做到了生產主管職位。但隨著時間推移,對家鄉的思念與日俱增,余方貴告訴記者,在得知祿口要成立皮草采購港后,他興奮不已,“在外漂泊的日子終于熬到頭了,我要回家。”余方貴說,于是他立即和招商方取得聯系,并很快回鄉在皮草采購港落了戶。
現在余方貴拿下了皮草采購港一棟三層小洋房,起名“南京正洋皮草廠”,其中一樓做展廳,二樓和三樓為皮毛生產車間,現在雖是試營業,但訂單已接踵而至。
“帶著親友一起在家鄉創業,還能為家鄉的經濟添磚加瓦,感到既滿足又自豪。”余方貴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