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溫二職專學生用自己的專業技能服務社會。
龍灣職業技術學校推行“大師進校園項目”,讓技能大師手把手教學生。
今年3月,在市委、市政府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市委書記周江勇就加強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作出重要批示。堅持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就地培養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和產業轉型升級,正是我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方向。
記者從我市教育部門了解到,目前,我市共有39所中職學校,與831家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組建職校、企業、行業、高校參與的職業教育集團6個,引企入校建成“校中廠”18個,引校入企建成“廠中?!?3個;全市共有25個行業企業技能大師工作室入駐中職學校,中職學校引入企業工程師、社會名人、能工巧匠等兼職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的32%;確立市級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9家,每年為合作企業訂單培養學生近5000人。
職校與企業是如何無縫對接培養人才的?在推進產教深度融合方面,我市又進行了哪些創新的探索和嘗試?下面,就請跟隨記者一起看看吧。
校企“雙主體”辦學
中職學校助力企業做大做強
“*務實的行業用人標準和*先進的產業技術變革由企業*先感知;*先進的生產工藝和設備在企業*先運作?!痹跍刂菔薪逃指本珠L戚德忠看來,脫離企業的職業教育不是真正的職業教育,拋開企業談專業設置與開發,談人才培養目標與定位,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改革,都是空談。因此,如何讓企業參與職業教育,成為育人主體,是擺在不少職業學校面前的一個考驗。
從*初的企業為學校提供實訓場地,到校企雙方作為辦學主體協同育人,再到引入行業協會等社會力量開展混合所有制辦學,溫州職業教育走出了一條由淺層校企合作到產教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9年,溫州港華汽修連鎖有限公司就與甌海職專開展校企合作,為該校畢業生提供實訓場地。后來,校企雙方又合作開設訂單班——“港華班”,在“雙主體”辦學中,學校安排學生從第二學期起每學期都有一定時間在企業學習,并選派班主任到企業與企業人員一起管理。港華汽修不僅為學生提供實習基地,還參與學校招生、課程設置,將企業文化、管理理念、汽修技能、激勵機制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讓他們一畢業就能上崗。
2013年,溫職專也聯合港華汽修培養貴州畢節40多位汽修專業學生。2014年9月,港華牽手溫職專汽修學部開辦的“雙主體”港華班開始招生,企業以辦學主體的身份與學校協同育人,全程參與招生方案制定、人才培養計劃擬定、課程設置、教材研發、教學評價。今年6月將迎來首批40位畢業生。
溫職專2014級汽修2班學生曾大良是“雙主體”港華班一員。他說,學校和企業工學交替的過程令他受益匪淺。這種“畢業即就業,到崗即頂崗,用啥則學啥,誰用則誰評”的方式,能讓他真正掌握本領,學到許多學校學不到的東西。
“港華這些年的發展,離不開與中高職院校的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公司現有的500多名員工里,近30%為中職學校畢業生。他們在汽修車間、倉庫、行政崗位擔任要職,其中不少人已成長為一線管理人員和技術能手?!备廴A汽修連鎖董事長鄭德鋒說道。
得益于與甌海職專、溫職專的校企合作,這家企業僅用了4年半時間,就從*初的路邊貨車維修小店發展為年產值上億元的連鎖企業,門店遍布金華、義烏、武漢、山東等地。
讓企業成為辦學主體之一,充分調動了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積*性,也讓企業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校企互利共贏才是校企合作的目的和意義所在。
混合所有制辦學
為校企發展注入新活力
引入行業協會等社會力量開展混合所有制辦學,是深化校企合作的有益嘗試。溫州作為我省承擔國家民辦教育綜合改革試點任務的兩個城市之一,近年來通過引入市場機制辦學,在探索發展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基礎上一直走在前列。
早在2012年,鹿城職校就嘗試引企入校探索混合所有制形式,引入專做歐美鞋類貿易企業“佰旺貿易公司”。學生在企業師傅的指導下研發124款鞋品,并有42款投入生產銷往歐美國家。該校還分別與新方向、夢幻等企業機構開展鞋樣設計培訓、電子商務運營、手工皮藝等領域的合作,打造集鞋類設計、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專業)鏈的人才培養眾創空間。
在混合所有制辦學中,永嘉二職也走出了自己的特色。2015年8月,永嘉二職由上海翔宇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托管,形成“公私合營、共同管理、利益共享、風險同擔”的職業教育辦學新模式。從公辦體制變為混合所有制辦學,永嘉二職國有性質不變,在編教師事業身份、工資待遇、職稱予以保留,并允許教師自由雙向流動。改制后的永嘉二職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同時采取“管、辦、評”分離,構建政府、學校和社會之間的新型關系。
“引進民間資本參與職業學校的舉辦,通過公私合作的方式盤活資源,有利于調動人員積*性,為學校發展注入新活力,也為永嘉經濟發展提供高技能人才保障?!闭劶案闹频囊饬x,永嘉二職執行校長呂正軍如是說。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永嘉縣泵閥、服裝、紐扣拉鏈、教玩具等四大主導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加快,對技術技能人才需求量較大,每年人才供需缺口達1.2萬人。包括被托管的永嘉二職在內,永嘉縣共有三所中職學校,在校生僅7500人。這批學生多來自山區貧困家庭,一個孩子就業就意味著全家脫貧。
創新辦學模式后的永嘉二職現狀如何?呂正軍表示,目前學校在發揮體制機制優勢,推進課程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具體而言,就是設置與永嘉支柱產業緊密結合的專業門類,通過引進優秀教師加盟,調整文化課、專業課、實訓課、選修課比例,加強師資培訓等方式,讓孩子有一技之長,早日走上社會。
成功的經驗也吸引了溫州亞龍集團、王朝大酒店在內的眾多企業積*參與我市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并已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我們鼓勵行業企業等社會力量發揮辦學主體作用,以資本、知識、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辦學并享有相應權利。這有助于破解過去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和生產實踐”兩張皮“的尷尬境地,實現學校辦學與企業發展的互利共贏?!痹谑薪逃指本珠L戚德忠看來,我市在創新辦學機制上還大有可為。
現代學徒制培養
實現學用“零”距離
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過程中,一種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應運而生,它就是現代學徒制。何為現代學徒制?它既有現代職業教育的衣缽,又有傳統師傅帶徒弟的影子,其中*核心的便是招生招工一體化、校企育人一體化?!皩W生”“學徒”的雙重身份,既利于學生職業素養的提升,也利于為企業培養更實用的人才。
溫州職校對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的探索起步較早。2008年,溫職專和當時的市甌劇團(現市甌劇研究院)在市教育局和市文化局的牽頭下聯合辦學,開設甌劇班,雙方聯合招生招工,實現共同育人。由現任市甌劇研究院院長蔡曉秋擔任甌劇班班主任,同時聘請一大批名演員擔任學生的專業教師。經過6年培養,這批甌劇新苗全部被甌劇團錄用。
此后,溫職專又聯合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和溫州亞龍集團,**開設了“雙元制中高職一體人才培養創新班”,構建了中職重技能、高職重技術、企業重應用三方共建的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學生吃住在企業、半工半讀,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實施教學,實現“學用零距離”。在2014年9月開設的“雙主體”港華班里,孩子們既是學生也是學徒,既有學校老師傳授理論知識,又有企業師傅“手把手”傳授技能。學校老師和企業師傅會按照學生的表現打分,作為畢業依據。
甌海職專的“四段螺旋推進式”現代學徒制培養也頗具特色。除引企入校搭建了汽修、美術設計“校中廠”(產學研基地)外,還建立“饒軍大師工作室”“林緹大師工作室”“黃鵬翔電商創業指導工作室”等“校中室”,發揮各行業高技能人才優勢來帶動技能教學的變革。值得一提的是,由該校教師和企業師傅共同編寫的《甌菜傳統技藝——溫州傳統小吃校本教材》,不但將甌菜傳統技藝傳承推廣開來,還獲評浙江省中職課改立項校本教材。
鹿城職校也于2015年聯合康奈集團開展現代學徒制工學結合模式的試點,聯合招生開設“鞋類制造與管理康奈精工班”,并于2016年再次合作開設“電子商務康奈班”。在精工班里,康奈集團導師團為每位學生配備指導師,學生按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在三年內可在2-4個技能崗位參加學習。
該校還引名家大師入校園,已有“馬戈皮雕工藝大師工作室”“沙民生設計大師(鞋類)工作室”“劉昌勇鞋類工藝大師工作室”“陳文華手工縫合技藝非遺傳承項目工作室”和“崔同贊樣板工藝大師工作室”。大師進入校園帶徒弟,進行技能傳授、非遺文化傳承、產品研發、技術革新,實現了精工人才培養新途徑。今后,學校還將在3-5個專業中遴選與學校合作緊密的大中型企業,結合崗位需要實行“學訓交替”“先學后訓”“學訓一體”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
創新創業教育
成就學生創業夢想
產教深度融合的職業教育,不僅為地方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其中涌現的一批中職創新創業典型,更是發揚和傳承了“敢為天下先”的溫州人精神。
目前,我市有一半以上職校都設立了創業園(創業街)和創業導師團,共建成市級及以上創業教育示范基地22個。學生們在校園里體會到創業的樂趣,不少學生還沒畢業就已月入過萬。
在浙江省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號召下,溫職專電商專業教師積*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創建了“一職貓” 微商平臺,扶持學生網絡創業實踐,在校生夏婷半年盈利5萬多元;甌海職專蔡曙在校期間注冊成立溫州造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VR眼鏡領跑市場,年營業額達300多萬元;樂清職專學生剛畢業不到三年,電商創業贏利上千萬元;龍灣職專建成陽明·8號創意園創業孵化園,園內入駐的7家線下學生創業實體店和30家線上“購滿意電子商務平臺”,學生創業網店日均營業額達1萬元,目前已成功孵化三代學生創業團隊。
鹿城職校將創客空間引進企業參與社團建設,成立“一足間·創客空間”,開設手工皮藝、創意鞋、電商、視覺傳媒等工作室,把創業創新教育融入到實踐操作中。背包客皮具制作社、古魯丁工作社團通過網絡接單為顧客訂制皮具品;繪之靴鞋靴手繪工作室為企業創作鞋樣手稿;鹿子電商協會喊出“**一萬人粉絲”的口號,開設的“鹿子商城”網絡平臺,曾在“雙十一”當天成交700多單。
“一足間·創客空間”建成1個省級中職大師工作室,4個市級大師工作室,4個市級中職創新創業社團、1個市級高端創新實驗室。成功申報2項市級非遺技藝,8位同學被評為溫州市創新創業之星,被企業采納的成品鞋開發400多款,被企業買斷的原創鞋樣手稿200多副,成功申報與專業相關的技術創新專利和研發設計專利100多項。
“隨著學校自身發展,原有的集鞋類產業一體的課程體系已不適應。”在鹿城職校校長王松看來,學校必須圍繞溫州產業發展需要,拓展皮革、皮具、新材料等相關新專業,形成交叉滲透、優勢互補的專業課程體系進行課程創新。
“我們計劃在原有課程基礎上,融合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的理念,增加人文素養類、職業素養類、跨專業綜合素養類課程,同時提高實訓與實務操作課程、實習實踐課程比例、融合課程建設與產品開發?!蓖瑫r他表示,學校根據“創商培育+創業實訓與實習+創業實踐與孵化”模式構建與產業對接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鹿職畢業生何俊杰坦言,相比普通高中,鹿城職校*大的優勢是提供了難得的就業平臺和專業的知識。高三一開學,他就被學校分配到柳市國際奧康專賣店實習。短短一個學期,他從一名實習生到連續五個月名列樂清市奧康專賣行業銷售排名**名的導購員,還通過內部技能考核升級為中級導購員,月薪*高達到12000元。該校鞋類設計與工藝班的潘立偉同學,現在是溫州丹頓狼鞋業公司從事男鞋設計的技術骨干,設計產品產量*多的一個款式達到了5萬多雙。(記者 潘舒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