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的歐洲命運,在多重的擠壓中輾轉演繹。
先是近一年前歐盟征收反傾銷稅,繼而是國內鞋類出口退稅下降2%,再接著是加工貿易實行保證金實轉政策,這些帶給中國鞋的直接問題就是高企成本后的訂單流失。
9月5日,中國國際鞋類展開幕,意大利鞋業零售商協會主席Massimo Donda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坦言,歐盟打壓中國鞋,實際帶來的是一個“雙輸”的局面,獲利者是“漁翁”印度。
《21世紀》:歐盟向中國征收反傾銷稅一年來,歐洲鞋業生產商有沒有因此獲利?
Massimo:征收反傾銷稅并沒有為歐洲鞋類工業帶來好處,相反卻讓印度鞋企獲利。現在歐洲鞋業生產商的生存仍然艱難,他們很難贏得同中國的這場“戰役”,因為中國鞋的價格依舊很低,但質量卻在不斷上升。
舉個例子,一雙中國鞋原本售價100美元,現在受征收反傾銷稅的影響上升到110-120美元,而印度鞋售價110美元,歐洲鞋則可能高達200美元,中國鞋仍處于低價。而那些即使不購買中國鞋的采購商,也會轉而去買印度鞋,歐洲鞋類生產商只能逐步向生產高品質、設計感強的鞋子的方向走,但這部分只占到歐洲鞋類市場很小的一部分。
《21世紀》:有多少這樣的訂單轉向了印度?
Massimo:歐洲不少大型的采購商和零售商按照8∶2的比例在中國和印度采購皮鞋,即那些原本****向中國采購鞋子的企業,將大約二成的訂單轉向印度。不同企業的情況不同,有的還以5∶5進行分配。我認為這并不是完全出于價格的考慮,而是這些采購商和零售商轉移風險的舉動。
《21世紀》:這些歐洲的采購商和零售商對向中國征收反傾銷稅的看法是什么?
Massimo:他們幾乎是****反對征收反傾銷稅。一些鞋商提高了從中國采購的皮鞋的價格,但大部分鞋商因為消費者不愿意購買高價鞋而沒有提價,因此他們需要消化更大的成本,利潤變得很薄,蒙受了很大的損失。在這一年中,很多鞋商寫信給歐盟委員希望停止向中國征收反傾銷稅,還沒有結果。但我個人表示樂觀的態度。
《21世紀》:現在歐洲人怎樣看待中國鞋?
Massimo:當歐洲人談及中國鞋,會聯想起簡陋的中國鞋店,想當然地認為這些店就代表所有的中國鞋,中國鞋就是低價格、低品質的象征。
但其實只有5%的中國鞋來自這樣的店面。更多的中國鞋出現在歐洲的鞋店里,只是消費者并不了解這些鞋的生產地,也并不了解原來中國鞋也有中檔、高檔產品。
《21世紀》:中國鞋目前在歐洲市場處于怎樣的地位?
Massimo:雖然反傾銷稅的征收確實影響到了中國鞋在歐洲市場的份額,正如前面所說有一部分訂單往印度轉移,但目前,中國鞋在歐洲市場的占有率約為40%~50%,仍是很大的份額。
從歐洲市場上各國鞋子的銷售量來說,低端市場大約占到總銷售量的60%,中端市場大約35%,而高端市場大約5%。
其中,低端市場中國鞋占據上風,高端市場則是歐洲鞋更勝一籌。要贏得歐洲市場的關鍵,正是在于對中端市場的占領。
《21世紀》:您認為什么是中國占領中端市場的關鍵?
Massimo:關鍵在于鞋子的品牌。雖然中國有很多強大的鞋企,但在國際市場上卻沒有**的品牌,產品同質化程度高,只要有一家降價,其他就不得不跟著降價,利潤很低。但建立品牌之后,鞋企便可以自己控制價格,即使價格再高,仍然能吸引消費者購買你的產品。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