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無線濟南2月17日訊 據濟南電視臺新聞頻道《有么說么新聞大社區》報道,鞋子,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東西,不同的場景,不同的環境,穿的鞋也不一樣。今天要介紹一位主人公老彭,和皮鞋打了一輩子的交道。
老彭從小在皮鞋廠長大,小時候跑遍了皮鞋廠的各個角落,在這樣的熏陶下,長大后老彭自然而然的進了皮鞋廠工作,從車間工人華麗的變成一名廠里的皮鞋設計師。
156 0190 2607年皮鞋廠倒閉,沒了工作的老彭,上有老下有小,為了生計奔波在各行各業有七八年光景,但是心里始終放不下老本行,*后湊了些錢開個門頭修起了鞋,由于修鞋修的不錯,收入也還可以,就這樣做了三年的修鞋匠,不過在老彭的心里始終覺得,這不是他想要的。老彭說,他是一個工程師,想要把鞋做成一種文化,他就想能不能把鞋做的很小。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機器已經代替了原來的手工,而這種純手工鞋早已經不多見了。老彭說,為了傳承這種老手藝,四年前,他萌生了制作“微型鞋”的想法。一雙正常的鞋子要變成一雙微型鞋,不光要保持的它的美觀和藝術性,還要求它的比例要和正常鞋子是一樣的。
用老彭的話說:“衣服不能差一寸,鞋子不能差一毫。”下圖這雙只有7厘米的紅色“微型鞋”就是老彭的**個作品,當時為了制作這雙微型鞋,老彭用了四個多月的時間。
**雙“微型鞋”制作成功了,老彭又開始琢磨,怎么才能把這種傳統的老手藝和民族文化結合在一起,能讓更多的人了解呢?在2014年,老彭創造了“十二生肖”系列微型鞋。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門老手藝,2015年,老彭在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創建了他的“微型鞋”博物館。在這間博物館里,*小的微型鞋只有0.8毫米,這也是老彭*引以為豪的,每當有年輕人進來時,老彭都會拿出來,細心給大家講解。
有句俗話,新一年,舊一年,縫縫補補又一年。在以前,這些修鞋的、修拉鏈的、那真的就是一種老手藝。如今老彭為了傳承這種老手藝,用制作“微型鞋”的方式,來引起大家的注意,讓更多人的來關心這種老手藝、老傳統確實不容易。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