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自10月份香港零售市場跌幅出現顯著收窄后,行業人士普遍認為香港零售市場已經觸底,唯反彈仍需時日,但回暖趨勢明顯,包括近期訪港游客人數有所反彈,12月訪港游客升5.4%,其中大陸客增6.1%。香港零售市場已見底,經過近兩年調整,料已適應消費模式的轉變,將回復正常。
就本地消費市場而言,除受過往基數低影響,消費氣氛回暖、商場人流回升等亦可見勢頭回穩。盡管香港零售市場毫無意外錄得連續22個月下滑,不過2016年*后一個月對于香港零售市場來說毫無疑問出現了*大的驚喜——自2014年10月以來的26個月,硬奢類別首次出現增長,增幅2.3%。
香港統計處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2月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424億港元,較2015年12月下跌2.9%,遠勝市場預期的4.9%跌幅。扣除期內價格變動,12月零售業總銷貨量臨時估計同比下跌2.8%。
除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品銷售出現罕見增長外,藥物及化妝品類別亦有4.8%的增幅,而服裝、百貨及鞋類、有關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銷貨值則分別有4.2%、3.2%和0.5%的跌幅,而眼鏡店銷貨值則大漲6.2%。
2016年第四季與第三季比較,經季節性調整的零售業總銷售額的臨時估計上升2.3%,而經季節性調整的零售業總銷貨數量的臨時估計亦上升2.6%。2016年全年香港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為4366億港元,同比下跌8.1%,總銷貨數量下跌7.1%。
按零售商主要類別銷貨值臨時估計由高至低分析,2016年全年香港市場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品銷售值按年暴跌17.2%至713.53億港元;服裝銷售下跌4.9%至495.89億港元;百貨銷售下跌6.2%至469.96億港元;藥物及化妝品銷售微跌0.1%至410.72億港元;鞋類、有關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銷貨值下跌3.0%至87.07億港元;眼鏡店銷貨值下跌4.4%至31.53億港元。
如今掌控奢侈時尚的消費人群在不知不覺中已發生令人驚訝的改變,千禧一代正逐漸成為新的時尚消費主力軍,如果奢侈品牌現在忽視這一人群的存在,將來也很難再引起該人群關注,進而錯失市場甚至品牌被邊緣化。
香港政府發言人指,12月零售業銷售按年跌幅收窄,部分反映當月訪港游客人次回升,同時,勞工市場穩定繼續為本港市民消費意欲提供支持。展望未來,零售業前景短期內仍視乎訪港旅游業近期改善勢頭能否進一步鞏固,以及外圍環境各種不明朗因素對本地市民消費意欲的影響。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