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在東莞“倒閉潮”、溫州“跑路潮”等字眼不斷沖擊人們眼球的時候,作為福建省民營經濟*強市,有著“鞋都”之稱的泉州市,也難獨善其身。
鞋材企業悄然停產
證券時報記者在當地*大的鞋材企業清美(中國)有限公司看到,偌大廠區幾近空無一人。 在清美工業園區內負責養護的工人許先生告訴記者,清美公司已經停產數月了,公司原來的設備、生產線早已賣掉,目前靠出租廠房和辦公樓維持運營。
據許先生介紹,這個工業園去年6月份剛剛投產。公司2010年3月在新加坡上市后,還有省部級高官來公司視察過,沒想到如今落到這番境地。不過,當記者問及老板是否“跑路”時,他做出了否定的回答,并表示“老板還不時在園區里轉悠”。
泉州當地一家鞋廠負責人楊先生介紹說,清美原本是一家規模龐大的代加工廠,其代工品牌包括“貴人鳥”、
“喬丹”、“賽琪”、“361度”等許多知名品牌 。 “這或許就是泉州一帶民營企業主與溫州、東莞一帶企業主的*大區別。”晉江制鞋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志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泉州是**僑鄉,當地的企業多為歸僑創辦的家族企業,廠房、設備的產權都是個人所有。“由于整個家族都在這里,即使出現虧損,也會想辦法維持,不會一走了之。”王志勇說。
募資流向別處
到今年9月初,泉州共有境外上市公司62家。坊間的說法是,境外上市融來的資金,除了投入主業外,有一部分實際上變相投入了房地產、礦業等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這個比例在30%左右。這在很大程度削弱了公司的主業優勢。
楊先生向記者透露:“清美的老板就投資了房地產業,據說效益還不錯。”不過,這一觀點記者尚未獲得官方消息證實。
“資金從實業流向投資領域,對老板來說當然是輕松了,但是對整個產業鏈肯定是有害的。”有當地業內人士表示,“因為產業鏈的形成是一個漫長、困難重重的過程。”
而這實際上正暴露出了境外上市公司的監管盲區。福建創元律師事務所資深律師齊偉告訴記者,目前對境外上市公司的日常監管,國內并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主要還是依賴其上市地交易所的監管。
*嚴重的一次危機
清美公司的情況并非個案。
“這是鞋服產業近年來*嚴重的一次危機。”上述楊先生向記者分析說,“內銷市場的急劇下滑是行業陷入困境*直接的原因。加之原來專注外銷的廠家紛紛轉向國內市場,市場短時間內就飽和了。”
“去年大家都認為今年的銷售形勢會很好,紛紛擴大產能。誰也沒料到,國內宏觀經濟形勢會持續走低,消費需求也出現大幅下滑。”楊先生介紹說,“以安踏為例,今年的訂單量整整下滑了40%。而清美公司之所以關門停產,直接原因也正是訂單量嚴重不足。”
記者掌握的材料顯示,今年1~7月,泉州市規模以上企業存貨達到675.8億元,同比增長了16.1%,尤其以紡織、鞋服等行業*為突出。
實際上,不僅是鞋服企業,整個泉州傳統產業都面臨著盈利空間縮小,虧損面擴大的壓力。
根據數據顯示,1~7月份,泉州市規模以上的工業利潤增長了5.5%,增幅同比回落高達40.5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的企業虧損額高達38.12億元,虧損額比去年增加了30.57億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