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對東莞臺資企業和港資企業來說,這不是“錢”的問題。在貨幣政策緊縮的情況下,以外向型經濟為主的東莞還鮮有企業倒閉傳聞。長期游離在大陸金融系統外,讓東莞的臺資企業和港資企業規避了這一輪錢荒。但原材料價格上漲、開始萎縮的海外訂單以及不斷變動的匯率,儼然成為壓在東莞臺企和港企身上的“三座大山”。
現狀1
“錢不是問題”
港資企業金進鞋業(東莞)有限公司(下稱“金進鞋業”)無疑是幸運的。
今年2月底,在國家**次宣布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的前三天,金進鞋業剛剛向中國銀行融資了800萬元。作為金進鞋業的副總經理,王金陽到現在都難以相信,三天后,這次上調迅速演變成一場銀根緊縮風暴。直至6月20日,央行已經在短短6個月內對存款準備金率進行了六次上調。
“好險,如果遲了三天,恐怕這800萬元就拿不到了。”回想起三個月前的融資經歷,王金陽的話語中有點驚魂未定的味道。
王金陽的說法有點夸張,因為和其他港資企業一樣,在內地融資并不是它的**選擇。更多的時候,港資企業的融資渠道其實來源于與深圳一河之隔的香港。
一位長期在東莞港資企業工作的高管向記者透露,港資企業其實并不差錢,在香港有著深厚的積累,就算資金出現問題,香港強大的金融體系也足以支持其渡過難關。
但,傳聞中溫州企業因融資問題導致的“倒閉潮”也在牽動著東莞企業的神經。“融資會有點緊張,但導致企業倒閉的還沒有聽說,應該不至于那樣。”王金陽說。
王金陽的話并不是猜測。
金進鞋業位于東莞厚街鎮橋頭村第四工業區,那里正在大興土木,一些鞋廠、電子廠依然在不斷進駐。金融危機和東莞力推的產業轉型升級,似乎并沒有給作為傳統產業的鞋業帶來多大影響。
在這個有“鞋業之都”之稱的厚街鎮,橋頭村第四工業區正成長為厚街傳統產業的一棵新芽。大量新廠的進駐,讓這個位于莞太大道旁邊的工業區煥發著新的生機。
在橋頭第四工業區的擴建潮流中,金進鞋業也參與了進來。今年上半年,金進鞋業租下了隔壁廠房,將生產規模擴大了一倍。
“現在缺工是首要問題,我們缺了100到200名員工。”王金陽說,雖然公司的訂單并沒有增長,但受惠于客戶質量的提高,公司正謀劃著新的擴產計劃。
作為臺資企業*集中的地方,東莞的臺資企業同樣不差錢。
156 0190 2607年,翟所領在東莞長安創辦了廣東廣聲五金塑膠制品有限公司,十七年來,翟所領的公司成長迅速,自己成為東莞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帶領著東莞臺商一起打拼。
然而,在翟所領的記憶中,公司還從來沒有在大陸銀行融資過,他甚至很少和大陸銀行接觸。“想都不用想,我們一沒有廠房,二沒有土地,沒有抵押是根本貸不到款的。”翟所領說。
與翟所領一樣,臺商賴英夫和他的東莞安陽鞋業有限公司也從沒向大陸銀行融資過。公司經營的資金主要來源于產品出口的外匯,再兌換成人民幣。
東莞臺商協會一位知情人士介紹,雖然東莞是臺資企業*先進駐的地方,但臺資企業一直未能融入東莞的金融體系中,臺資企業的融資渠道依然來自于臺灣。
現狀2
面臨“三座大山”
雖然不差錢,但并不意味著東莞的臺資港資企業的日子有多“滋潤”。
今年以來,原材料價格的不斷攀升,像一頭猛獸逐漸侵蝕著臺資港資企業原本不夠豐厚的利潤。
“不知道漲了多少,反正一直在漲。”王金陽說,原材料問題已經成為影響企業生存的關鍵問題之一,要命的是,今年以來,原材料上漲的勢頭一直都沒有得到有效控制。
而在賴英夫看來,在原材料價格不斷走高的形勢下,傳統產業已基本沒有利潤可言,經營十分艱難。
雖然只是一雙普通的鞋,但生產原料并不簡單。賴英夫說,作為主要原料的皮革,其價格漲幅*少在20%以上,而一些特定的材料,價格甚至漲了一倍到兩倍。
除了原材料以外,更讓東莞的臺資港資企業“揪心”的是海外訂單——出口企業的命脈。今年以來,就在國內外輿論一致看好歐美市場復蘇之時,卻傳出了美國經濟復蘇依然乏力的消息。
6月9日,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明確表態,將美國經濟當前的狀態界定為“階段性疲軟期”,此前,他還表示,美國經濟“看上去正以一種溫和的速度”復蘇。
數據或許可以說明一切。今年上半年,就在全球多家預測機構預測美國經濟會很快強勁復蘇時,美國卻依然謹慎地將經濟增速折成了1.8%,一季度消費開支按年率計算僅增長2.2%,遠低于*初公布的2.7%和去年年底的4%。
與此相對應的是美國失業率高居不下。公開報道顯示,5月份美國的失業率上升至9.1%,連續兩個月上升。
“來自美國的訂單減少了30%到40%。”賴英夫說,如此大幅的海外訂單減少,讓他想起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時期。在他看來,當前企業的經營環境并不比那時候差。
賴英夫說,公司的海外訂單中,有八成來自美國,如今訂單大幅減少,他也不會去裁員,但減少生產規模是肯定的。
對當前企業的生存環境,翟所領有著和賴英夫相似的觀點。在翟所領的記憶中,當前海外市場的萎縮程度和2008年有一比,那時候,也是來自歐美市場的訂單出現大幅度的減少。只不過這次,又疊加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因素,形勢更加不容樂觀。
對翟所領、賴英夫等人來說,除了原材料上漲、海外訂單減少兩座“看得見的大山”外,還有一座“看不見的大山”,這便是匯率的變動、人民幣升值。對他們來說,這座“看不見的大山”更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在心理上給予了沉重的壓力。
“你根本不知道下來的利率會怎么變。”王金陽說,以前100元港幣可以兌換人民幣85元,現在只能兌換人民幣82元,為了減少匯率變動的影響,公司不得不增加國外原材料進口,來沖抵國內原材料價格上漲。
而對一些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來說,則紛紛采取了提前鎖定原材料的策略,來化解匯率變動的壓力,而這又增加了企業資金周轉的壓力。
■展望
臺企港企不差錢
但很憂慮
雖然并未出現溫州企業的“倒閉潮”,也并不差錢,但東莞的臺資和港資企業仍很憂慮。
“未來兩年肯定會很難做。”王金陽說,當前的經濟形勢正陷入一個兩難的境地,為了控制國內不斷加劇的通脹,國家正不斷緊縮銀根,同時,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翟所領則坦言,在原材料價格上漲、海外市場萎縮、人民幣升值等多種因素疊加下,企業的經營環境正走向惡化,身邊也出現了*少數企業的倒閉現象。他認為,今后形勢的發展仍很嚴峻。
而在賴英夫看來,目前美國市場復蘇疲軟,多種數據顯示,美國經濟并沒有出現積*的復蘇跡象,美國作為東莞企業出口的*大市場,實際上依然還是個未知數,只要美國市場不復蘇,東莞出口企業的經營環境便難言好轉。
不僅如此,記者在走訪多家民營企業時,也同樣發現,東莞本土民營企業對未來企業經營前景也不甚樂觀。東莞盛聯濾清器總經理鄧志偉說,在目前形勢下,企業只能靜觀其變,未來前景很不明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