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近年來,全球貿易增速連續下滑,已經*大地影響到世界經濟復蘇,也使得大家開始擔憂經濟全球化是否會逆轉。同時,西方一些國家的逆全球化浪潮此起彼伏,經濟全球化處于關鍵轉折階段,全球經濟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無可辯駁的事實是,在過去幾十年的發展中,以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代表的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凡是參與全球化的經濟體大都從中獲利良多。但是,我們也應該清楚地知道,世間的事有利必有弊。經濟全球化也是如此,在對世界經濟發展起了巨大推動作用的同時,也給一些國家的經濟活動和民眾生活,帶來一定負面影響,這是“大利”中的“小害”,是歷史前進中不得已付出的“學費”,完全可以通過積*的措施加以克服和化解。我們不能因噎廢食,因小失大,因為一些細枝末節問題就全盤否定經濟全球化。當前日漸高漲的逆全球化聲浪由當年*力推動全球化和在全球化中受益的某些發達國家**,實在是一種令人啼笑皆非的歷史悖論和怪象。
經濟全球化潮流不可逆轉
中國領導人曾多次表示,當前經濟全球化雖出現波折,但其潮流不可逆轉。經濟全球化有利于促進各國合理分工,提高勞動效率,擴大市場規模,給消費者帶來了多樣化的商品選擇,符合各國人民的長遠和根本利益。這表明了我國的原則立場以及繼續推進全球化的堅定決心。
國際上基本認可的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不斷走向世界范圍的優化配置,經濟利益相互交錯和各國的經濟運行機制日益走向一致的一種趨勢。其總體特征是,各國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的程度不斷加深。
就全球傳播范圍來說,經濟全球化的具體表現可概括為六個主要方面:國際貿易已成為各國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國際交往中*活躍的一環;世界性的分工鏈條已經形成,生產活動已經跨越國界;國家間的相互投資越來越頻繁,資本流動已經國際化;國際金融活動規模**,大大超過了全世界生產和商品交易;全球化的主要載體,跨國公司迅猛發展,跨國公司是當代經濟生活國際化的主要承擔者和體現者;世界經濟體系不斷擴大,全球經濟貿易規則日趨統一。
在這里要強調的是,全球化第六個方面的表現是*重要的。因為全球化發展的*高階段,是全球經濟貿易規則的高度一致。所以我們說,經濟發展全球化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和改善全球治理的必要前提。
西方享受全球化四大好處
總體上說,經濟全球化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的發展機遇,多數發展中國家也因此在不同程度上成為經濟全球化的參與者。至于從全球化的受益來看,是誰付出的多、讓利多,收效就多。注意這是從出發點和想要達到的目的的角度來分析的,而不是從利潤的角度說的。因為西方的投資是追求利潤*大化的,所以,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上的負面影響和沖擊也是不小的:**,經濟全球化加劇了資源勞動力等傳統生產要素作用相對下降的問題,科學技術作用增大,導致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進一步加大。其次,在國際社會中起重大協調作用的國際組織,大多為發達國家所控制,有利于鞏固發達國家左右國際事務的權力和地位。
經濟全球化使西方發達國家享受到很多好處:
**,有利于發達國家謀取和維護全球經濟霸權。全球化被發達國家當做對外擴張的手段,發達國家占據優勢地位,占領了全球高端服務業,如金融、法律、會計師事務所等,而向全球輸出了中低端產業,對高精尖產業大加保護,因此,伴隨著全球化的是貿易保護主義的泛濫,其手段之一,就是對違反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法的國家和企業進行制裁。他們把本國法律國際化,使之成為各國必須遵守的規范。
其次,有利于發達國家成為國際貿易的*大受益者,而且成為國際貿易的壟斷者。經濟全球化的加快發展,使國際貿易增長迅速,其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世界經濟的增長,然而發達國家從中撈到的好處遠比發展中國家要多,一方面,貿易自由化會*大地促進發達國家出口的增長,美日歐三方在世界商品貿易中所占的份額高達50%以上,全球貿易實際上主要為這三方壟斷。除了一般貿易外,上述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科技開發和應用更加直接地促進了自身以及全球貿易的發展,它們對外直接投資的不斷增加,成為全球貿易發展的主要推動力,而發達國家對外貿易的發展又促進了地區經貿一體化趨勢的加強,從而更加有利于發達國家經貿合作關系的拓展。
再次,經濟全球化*大地促進了發達國家、跨國公司的發展和全球擴張,并使其對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始終是國際直接投資的主導力量。
*后,經濟全球化促使發達國家經濟向科技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升級,在高新技術方面不斷創新,研究開發和生產出技術和知識含量高的新產品,及時推向市場,提高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由此可見,世界各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處境和地位是很不相同的,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它們要遭遇比發達國家更多的風險,所以建立適應經濟全球化要求的國際規則和機制,將成為21世紀國際關系的一個重要內容。國際規則是全球化的框架,在這個框架下,地球村才得以正常運轉。經貿關系全球化,是在各種關系磨合中發展前進的。
“發達國家受害論”是偽命題
經濟全球化對發達國家來說顯然十分有利。這是因為當代世界經濟是發達國家占主導地位,發達國家既是經濟全球化的發起者和直接推動者,更是經濟全球化的*大受益者,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發達國家在全球化中受害”是個十足的偽命題。
當然,經濟全球化在給發達國家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難免也會有一些相對來說微不足道的影響:這就是發達國家的就業問題。發達國家的一些政客尖銳地指出,經濟全球化使發達國家失業人數激增。來自發展中國家的進口,可能使發達國家的制造業對非熟練工人的需求量下降。此外,國際貿易的發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出口沖擊,可能會對發達國家的工資和收入水平有一些負面影響。
需要提請注意的是,這是幾年前西方學者對經濟全球化已經給發達國家帶來的好處和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出的比較一致的研究成果。所不同的是,這些學者認為,諸如出現的就業問題和與此相關的部分工廠外遷問題與發達國家獲得的巨大利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可是特朗普卻像自己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把這個微不足道的小泡泡吹得大大的,并以此為由向與美國有貿易順差的世界各國強行索要經濟賠償,豈非滑天下之大稽!
*能直觀形象地說明這一問題的典型案例,就是中國改革開放之初*先搞起的“三來一補”貿易。三來一補是指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和補償貿易。像耐克鞋、阿迪達斯鞋,中國企業所獲得的加工費,平均一雙鞋一美元左右,巨大利潤都被外商賺取。
現在,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力資本還是比較低的,但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已經明顯有了較大的提高。因此,一些發達國家的低端加工企業就開始逃離中國,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國家去建廠,開始新的一輪勞動力價差的剝奪游戲。
由此可見,與站在全球貿易頂端的發達國家在全球化貿易中所獲得的巨額利潤相比,在其國內出現的就業問題和工廠外遷問題,確實是微不足道,完全可以通過政府引導藍領轉業和稅收傾斜來解決。以此作為揮舞經濟懲罰大棒的理由,實在是無理的狡辯。
中國推動全球化更新完善
過去三十多年,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積*參與者,是受益者也是受害者。近年來,逆全球化浪潮有所抬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凸顯了全球治理機制的不足。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阻力,中國提出了通過變革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等措施來消除全球化負面影響,引導全球化更好惠及各國人民的主張。現有全球治理體制和國際制度大部分是二戰之后建立的,無法適應156 0190 2607年之后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的需要,必須不斷完善和更新。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七國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增加了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決策權和話語權,但這些顯然還跟不上全球化發展的步伐。
近年來,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和治理機制變革的重要推動者。中國積*參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上合組織等國際組織和平臺,提出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新理念,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與合作共贏的全球伙伴關系,共同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
我國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提出的“五通”概念,即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貨幣融通、民心相通,既是全球化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全球治理的必要基礎。因此可以說,我國既是全球化的持續推動者,也是全球治理的堅強**者,世界各國對我們寄予厚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