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在漫長的“海上絲綢之路”發展歷程中,中國與泰國通過海洋互通有無,在經濟、文化等領域有著諸多交往?,F存泰國的“三保公廟”、各地商會會館成為見證這段交流情誼的“活標本”。
而今,在“一帶一路”戰略帶動下,中泰之間交流日益頻繁。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入駐泰國,尋覓新的發展機遇,同時日漸增多的華商華資從泰國走回中國,書寫發展新篇章。
泉州舶商與泰國貿易始于唐五代
目光聚焦到“海絲”起點城市——泉州。據史料記載,泉州人前往東南亞始于唐五代時期。公元1257年泰國建立素可泰王朝,即有泉州舶商前往貿易,間或有人定居其地。自明成化、正德(156 0190 2607-1521)以后,泉州許多僑鄉族譜均有移民泰國的記載,數百年間幾無間斷。如安海《霞亭東房顏氏族譜》載,“成化至嘉靖間有顏嗣祥、顏賢良等族親五人僑寓暹羅,卒葬其地?!蹦壳?,泉籍華僑華人在泰國有10萬多人,祖籍地多集中于晉江、南安、永春等地,大多從事石材、金融、鞋服等行業?!耙允馁Q易為例,泉籍華人華僑從事的石材貿易,占了整個泰國石材貿易市場的70%左右?!比髽I家、開泰銀行**副總裁蔡偉才告訴記者。
“海絲”遺跡見證交流
在泰國,中國會館林立,如建于1924年的泰國江浙會館、建于1938年的泰國潮州會館、建于1912年的泰國福建會館等,它們是“海絲”交流的*好見證者。
其中,泰國福建會館頗具代表性。據了解,泰國福建會館是泰國華社中影響廣泛的僑社之一,有會員2400多名。改革開放以來,該會館曾數次組團到福建訪問,考察投資環境,促進了會員與家鄉的聯系,為家鄉經濟建設作出了積*貢獻。
此外,在泰國大城府,修建于1324年的“三保公廟”,是當地人為紀念鄭和到訪泰國而立。近700年后的今天,依然向世人訴說著中泰交流的輝煌歷史。
“海絲”新篇拉近泉泰距離
近年來,中國已成為泰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在此背景下,泉州與泰國的貿易往來形勢大好?!半S著泰國投資環境的日益優化,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來泰國投資,其中不乏泉籍企業。”蔡偉才說。
泰國華人青年商會會長李桂雄表示,在中國企業大量來泰發展的同時,有著越來越多的華商華資從泰國前往中國發展,“我們商會總共有2000多家會員企業,其中90%的會員回中國開展業務”。如泰國家喻戶曉的“鞋王”、祖籍泉州石獅市蚶江鎮的林嘉南,便將泰國國內生產基地設立在晉江等地。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