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對浙江織里三人行褲行的負責人尚先生來說,每年春節之后*痛苦的事莫過于招工。在這個全國*大的童裝生產小鎮,每年用工缺口在3萬人左右,幾千家童裝企業往年都在元宵節之后展開搶人大戰。不過今年,尚先生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把招人的事搞掂了,甚至因為上門的人太多而不得不拒絕一部分求職者。
因為廣東、福建等珠三角地區鞋服行業不景氣,以及外單逐漸向越南等東南亞地區轉移,原本在珠三角打工的外來務工者,不得不轉戰浙江。童裝小鎮織里今年**次不缺工。
年年車站去搶人今年工人主動找上門
上周,湖州織里的一千多家童裝企業全面復工。
尚先生說,因為童裝企業眾多,每年春節以后都會上演搶人大戰。搶人大戰的戰場一度集中在鎮上的車站,“只要有外地車輛進站下客,各家企業負責招聘的就一擁而上,場面相當壯觀。”
不過今年,尚先生發現,即使不花什么力氣,同樣招得到工人。“有很多人主動上門來找工作,有時候一來就來幾十個。”尚先生說,因為天氣一直陰冷,不敢一下子招很多員工大量生產童裝,對于一些找上門的求職者只好婉言謝絕。
“做童裝這么多年,今年的情況還是頭一次碰到。”湖州市吳興區織里童裝商會會長、湖州益華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連中說。
兩成新員工是從廣東過來的
今年,是曹斌**次來浙江織里。
老家在湖南的曹斌和女友上周末在織里一家小型加工廠安頓下來。因為之前在廣東的服裝廠有兩年車工的工作經驗,老板很爽快地給他們安排了兩個崗位。
曹斌說,高中畢業之后,他和女友一家一直在廣東打工,前年年初在東莞虎門找了一家服裝廠做車工。這家服裝廠主要從鄰近的外貿公司分一部分小訂單,不過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工廠的訂單越來越少。
“聽說老外的訂單一下子減少了很多,外貿公司下屬的工廠做做就足夠了。”曹斌說,因為一下子找不到新的訂單,老板只好關停了一部分生產線,將工廠的員工分成了兩班,輪番休假,“本來10月份是生產旺季,不過因為訂單減少,去年整個10月份和11月上半月都在休假。”
曹斌說,休假將近兩個月里和女友在周邊的服裝工廠找過工作,“不過總體感覺那邊的企業都不太穩定,有幾個老鄉供職的工廠直接關門了。”
因為服裝行業不景氣,曹斌和女友的收入也直線下降。曹斌說,前年行情好的時候,和女朋友兩個人從學徒工做起,一個月加起來也有七八千元的收入,不過去年下半年兩個人總共才掙了一萬多元。1月份工廠開始放假,兩個人早早回了湖南老家。
回家過年期間,曹斌聽一位親戚聊起,去年親戚的一位熟人在織里做童裝,好的時候一個月就可以掙七八千元,“聽了很心動,過完元宵就和女友一起到了織里。”曹斌說。
織里一家童裝企業的負責人發現,今年的求職者中,像曹斌一樣從廣東、福建一帶的服裝企業和童裝企業過來的占了相當一部分。今年公司新招的30多名員工中,這樣的員工占了20%左右。
珠三角外單向東南亞轉移產業工人向浙江轉移
因為鄰近安徽,在織里從業的20多萬名童裝生產從業者中,大部分來自安徽。今年不少企業吸收的眾多從廣東、福建一帶轉移過來的求職者,大部分來自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湖州市吳興區織里童裝商會會長張連中分析,今年珠三角一帶的產業工人之所以會流到浙江,和近年來廣東、福建等珠三角地區服裝外貿企業外單流失,并逐漸向越南等東南亞地區轉移有關。
“外單轉移,一方面造成了廣東、福建一帶做外貿的童裝企業倒閉得比較多,原本在這些工廠的工人不得不轉移陣地。”張連中說,另外一方面,因為外貿形勢整體不佳,這些地方的童裝企業索性將店鋪或者工廠一起轉移到了織里,這些工廠從原先依賴于外單,轉型做內銷市場,產業轉移同時也帶來了勞動力轉移。
事實上,隨著生產成本的增加、歐美經濟的衰退,近年來珠三角的不少代加工廠正面臨著生存危機。
以深圳玩具企業為例,2008年之前總共有156 0190 2607-2000家玩具生產企業,現在只剩下400家左右。
中國皮革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每年生產130億雙鞋子,平均每雙鞋子的勞動成本為1.3美元-1.5美元/小時,不過在印度、巴西和越南,這兩個數據分別為20億雙、9億雙、8億雙,以及0.65美元/小時、4.35美元/小時和0.48美元/小時。在越南生產一雙鞋子,勞動成本約為中國的三分之一。
“織里的工人收入相對比較高,也是今年吸引求職者的一個重要原因。”織里鎮人民政府童裝辦公室主任吳榮江說,因為長年嚴重缺工,*近幾年織里童裝產業工人收入直線上漲,一些緊缺的崗位,年工資增長30%以上。“手腳勤快的年輕人一個月拿五六千元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對夫妻一年就可以賺十來萬元。”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