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6月到12月8日,杭州海關所屬溫州海關緝私分局共查處5起牛皮走私大案,案值156 0190 2607萬元。而這些僅僅剛撥開溫州這個巨大皮革制造基地背后的走私風險。
杭州海關緝私局根據調研認為,近3年來,溫州瞿溪鎮一帶每年走私進來的牛皮貨值約有3億元,占瞿溪生皮需求金額的1/4左右。在經過海關專項打私之后,全國*大的生牛皮交易市 場——溫州瞿溪的“溫州浙江皮革市場”,生意越來越清淡。往年生意好時,每天進出市場的拉皮的車子有100輛左右。今年5月以來,每天進出貨車只有十來輛。皮革交易經營戶,也從1000多戶,驟減到了不到100戶。 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溫州皮革企業通過海關報關進口的藍濕牛皮和皮革數量激增。
陳某牛皮走私案
今年6月份,溫州海關緝私分局根據情報,在廣東至溫州的國道線甌清段查扣了4車沒有合法證明的進口鹽濕牛皮,并抓獲了其中一車牛皮的收貨人陳某之后,溫州緝私分局又在廣東抓捕了和陳某有關的3名走私犯罪嫌疑人。
陳某是瞿溪“溫州浙江皮革市場”的經營戶。據他交代,今年6月份,他跟同伙陳某一起,從廣東南海市“羅村老令皮件牛膠購銷部”的楊某那里,購買了6車走私進口的鹽濕牛皮,共120多噸,案值97萬多元,偷逃稅款18萬元。
而楊某則是和妻子招某一起,在今年5、6月份,以每個貨柜2.2萬元的“包稅”形式,委托香港富利貿易公司的羅某(刑拘在逃)進口的。羅某則以他在廣東的皮革制品廠保稅進口料件的名義進口的。
目前這起案件已經移交當地檢查機關,主要的犯罪嫌疑人都已經檢察院批準逮捕。
作為單個案子,到這一步等著犯罪嫌疑人被判刑就差不多了。但是,溫州海關緝私分局在廣東楊某住的地方查到了20多個銀行帳冊,在其中一本工商銀行的私人存折中,發現在6個月時間里,楊某跟溫州的往來款項高達6000多萬元,其中從溫州一地轉帳入戶的就有1000萬元,現金和電匯入帳的有2000多萬元。
楊某經營的是一個私人作坊式的經營部,今年年初他剛被廣東清遠緝私分局解除取保候審。在跟海關人員打過幾次交道后,有了一定的反偵察能力。目前對于他數千萬元的錢款往來的背后是否也存在類似的走私情況,因為證據不足還無法證明,而楊某也只認可了涉嫌走私牛皮貨值近150萬元。
走私運輸像螞蟻搬家
其實早在2002年3月,溫州海關緝私分局就經常接人舉報,說從廣東過來的走私牛皮將欲某月某日到達瞿溪皮革市場。
之后,溫州海關緝私分局曾查獲14車沒有合法證明的進口牛皮。但這14車牛皮既不知道收貨人是誰,也不知道發貨的人是誰。貨車司機只知道貨到了溫州瞿溪后,就會有人和他們聯系。而在“陳某牛皮走私案”告破后,緝私人員才真正知道牛皮走私當中的“行業慣例”。
在“陳某牛皮走私案”中被扣押的貨車司機陳某、朱某(溫州文成人)交代,他們在運貨到廣州天湖區天平貨運市場將車卸空后,有個30多歲的男人上來跟他們搭腔,說有批貨要運到溫州瞿溪,每噸的運費有280元,不過其它過路費什么的得司機自己承擔。
陳某和朱某覺得,有錢賺當然好。他們把自己的手機號碼告訴搭訕的男人后,被要求把車開到深圳平地鎮,在高速路口停下,車鑰匙留在車上,人得離開。該男子告訴他們,到溫州瞿溪后,貨送到哪里,會有人跟他們聯系的,說好的運雜費也會在溫州付清。
在吃飯離開了4個小時后,他們回到原地,發現沒人,車子已經裝滿了貨,大概有24噸。他們打開倉門看了一眼,才發現是牛皮。
據其他幾名被扣押的貨車司機的交代,在整個運輸接頭過程中,貨主和收貨人始終不會露面,見過面的*多就是上來的搭訕的,而這個人也只是一個中介,一些做過這種運輸的司機以前留下過電話,就只會接到電話。
在從廣東到溫州的路上,一般都是沒人跟車押貨的,如果一次性運貨比較多時,比如有5、6輛車或更多時,就會有小車或前或后的跟著,這種隱藏起來的押貨人被稱為“移動看水族”。一旦在運輸途中被路檢檢出嚴重超載、被工商查到沒有合法的交易憑證,或者被海關查到沒有合法的進口證明等情況時,押貨人會丟掉貨物自己走,海關就沒辦法查到貨源和收貨人了。
年走私牛皮3億元以上
陳某走私牛皮敗露,無論對于海關和陳其來本來來說都是一個“意外”。而更多是查不到涉案人的無頭案,其中沒有暴露出來的走私數字就很難確切的知道了。但是根據瞿溪“溫州浙江皮革市場”的交易情況、溫州皮革企業的進口情況等相關情況,還是可以反映出其中存在的走私現狀。 今年年初進行打擊牛皮走私專項行動以來,溫州海關緝私分局已立案5起。并進一步加大打擊力度,深挖源頭,盡可能把涉嫌牛皮走私的不法份子繩之以法。并將27車涉嫌走私的無主牛皮,轉交給工商和公安處理。27車牛皮共650噸,按市價9000元左右一噸計算,這批牛皮的貨值就有600萬元左右。
根據溫州海關緝私分局的了解,在交易旺季,每天運到瞿溪皮革市場的非洲產牛皮有8到10車,每年的總量可達2萬噸,貨值約3億元人民幣,其中絕大部分是非洲干牛皮。但是根據我國檢驗檢疫的規定,非洲干牛皮屬于嚴格控制進口的貨物,從海關的資料來看,溫州地區從來沒有直接進口過非洲的干牛皮。
走私背后的暴利
進口牛皮由于皮面大、皮面整潔,質量優于國產牛皮,很受市場歡迎。2000年到2002年,溫州企業進口牛皮及皮革的總量,從20800多噸,漸增到了32000多噸。但據業內人士估計,通過溫州口岸進口的牛皮產品只占溫州地區需求量的5%以下。大量國外牛皮通過國內流通渠道進入溫州市場,但具體數量已難以統計。為走私提供了存在的空間。
目前,我國對進口牛皮產品的關稅和進口環節增殖稅根據不同種類,在22.85%到26.39%之間。按正常渠道報關進口一個20英尺集裝箱的鹽濕牛皮,需要向海關交納8萬元稅款,而通過廣東、福建等口岸“包稅”進口的話,費用僅為2萬元。 據溫州海關加工貿易科徐科長介紹,“包稅進口”的牛皮是國家的保稅牛皮,保稅進口的牛皮暫時是免稅的,但加工后必須出口。比如某企業進口保稅牛皮100噸,按耗損比例100:1計算,該企業應該將加工出來的1噸牛皮產品出口在海關核銷。這樣在進口加工到出口這段程序內,這些牛皮是免稅的。因為進口牛皮在加工后很難跟國產牛皮區分,很多走私企業,一般都會用國內牛皮串換進口保稅牛皮來“平衡”進口手冊篇取海關核銷,并偷逃稅款。
打私讓交易市場沒生意 但正規渠道進口翻翻了
在海關進行打擊牛皮走私專項行動的一年左右時間里,原本交易旺盛的瞿溪“溫州浙江皮革市場”的情況已經遠不如以往。市場管理員魯秀清說,12月份也算是牛皮交易的旺季,以前情況好的時候,每天進出市場的貨車有100輛左右。海關查了一段時間后,進出市場的貨車驟減到了10輛左右。12月5日**,僅有三輛車子。“本來市場好的時候,邊上的飯店生意也很好的,現在都關了。”魯秀清說,市場邊上原本有2000戶左右的大小制革企業,因為貨源減少,現在倒了有近一半。
但另一方面,溫州皮革企業通過海關報關進口牛皮的數量出現爆漲。據溫州海關統計,在“陳某牛皮走私案”被查后,6月份報關進口同比增長達到了133.3%。9月份繼續爆增到152.3%。今年1到10月,溫州企業報關進口的藍濕牛皮和皮革,共計金額1300多萬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8.76%。其中5月份以前的進口同比是減少的,5月份以后大幅增長。 海關打擊牛皮走私的效果從上述數據得到了充分反映。這次“打擊牛皮走私專項行動”不僅切斷了進入浙江境內的牛皮走私鏈,而且規范了浙江,尤其是溫州的牛皮進口秩序,凈化了進口市場環境,有效制止了由于將來可能出現的走私導致溫州皮革產業大規模坍塌的巨大風險,保證了溫州皮革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 (新華網浙江頻道)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