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人行道鞋城正佳廣場店整體歇業事件終于塵埃落定。記者從消息靈通人士處獲悉,正佳廣場人行道鞋城已轉讓經營權,目前已恢復正常營業。就人行道轉讓經營權一事,記者致電廣東人行道百貨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歐文求證,他對此表示否認。不過,記者了解到,人行道另一家位于中山四路156 0190 2607商業廣場的門店已停業,門口貼出“內部裝修暫停營業”的告示,其撤出的二樓將進駐百佳超市。
曾經扛起滿足個性化消費需求、擺脫百貨店“大而全”的鞋類專業賣店是否在廣州遭遇水土不服?抑或是選址出現問題?業內人士指出,類似于國美、蘇寧當年把電器從百貨分離出來做專業賣場,鞋類專業賣店經營業態并沒有什么問題,人行道轉讓或關張是由于內部股東債務糾紛產生的個案,隨著消費者需求越來越個性化,摒棄“大而全”細分市場專業店應是未來零售業發展趨勢。
店中店令其難以生存?
記者從公開資料了解到,人行道鞋城是由LILY’S百貨母公司廣州祥瑞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經營,于2009年底由LILY’S百貨和季后風折扣商場改建而成。對于轉型做人行道鞋城的想法,人行道董事長吳歐文當時接受記者采訪表示,LILY’S百貨租賃于正佳廣場內,雖屬于正佳主力店之一,但其消費者定位是18~35歲的女性時尚百貨,這樣定位與周邊天河城百貨、廣百百貨,甚至同在場內的正佳百貨同質重疊,分食的百貨類消費者一個年齡中間段,且位于購物中心內的單體店,容易受到環境、招商政策變化影響,因此他對其前景表示擔憂。而當他對北京路步行街進行商業調研后,決定開出人行道專業鞋城。
人行道開張時號稱囊括80多個國內外鞋類知名品牌,營業面積達9000多平方米,全國銷量排名前十的品牌在這里基本都能找到,覆蓋了男鞋、女鞋、童鞋、休閑、運動、正裝全年齡段鞋,其不乏有首次進入華南的新品牌,如NICI、卡斯高、Shoes-Box、nhn等,可以說是把知名鞋類品牌一網打盡。而集百麗旗下10多品牌的百麗國內**全新綜合旗艦店也落戶在此。
對于人行道兩家店一個關張、一個轉讓的說法,楚睿商業咨詢CEO黃文杰表示,人行道關張是屬于內部股東債務糾紛引起的個案,本身業態并沒有多大問題,也不是因為開在店中店問題。他說,10多年前,人們消費水平不高,專業賣場因消費群單一往往缺乏足夠人群支撐而紛紛轉型或關閉,但隨著消費越來越個性化,如今已具備了單獨發展主題商場的土壤。“就像當年家電從百貨分離出來,可以做出國美、蘇寧一樣,我們則是把鞋類從百貨分離出來,做大做強。”黃文杰表示,目前百貨發展可歸為兩個方向:一是百貨“購物中心化”,百貨商場內納入餐飲、娛樂、培訓等功能,擴大面積向綜合類發展;其二是向專和精發展,百貨里的鞋類、皮具、運動等品類都可單獨拿出來做主題店折扣店。
記者了解到,人行道正佳店銷售業績還算理想,應該不至于因為經營不善而轉讓。而對于中山四路店,吳歐文表示因不贏利而關閉。但業內人士指出,其選址本身也有問題,商圈需要培育而其缺乏后續資金支持。
缺乏特色或是關門原因
一些專家也認為,人行道門店關閉可能與商品豐富度不夠、沒有做出自己的特色有一定關系。**商業網總裁黃華軍指出,專業店可以學習美國的GAP、西班牙的ZARA、瑞典的H&M、日本的優衣庫等快時尚巨頭,不僅有自己的買手,還有自己的設計師團隊,背后還掌握著設計、采購、生產、物流、訂單、批發、零售的“6+1”產業鏈,通過高效整合大幅降低成本。而人行道經營模式仍延用著目前大多百貨店采取的由品牌商控制進、銷、存過程的“品牌聯營”模式,品牌商進入商場不需要支付租金,而是通過從品牌的銷售額中提取扣點作為百貨公司的經營毛利。
黃華軍指出,專業(賣)店其實是一種深銷模式,商家把市場上一些分散的代理商、品牌商集合起來,抱團進入市場。他說,在當今講究快速時尚平民化,以快速多變、少量多款激發顧客的購買欲,都是用先進的物流和分析系統,迅速反饋市場,而專業(賣)店恰恰符合這種定位需求。“但現在一些專業(賣)店仍以聯營模式為主,這種模式下導致國內百貨商場里的品牌和商品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同質化。”黃華軍指出,主題百貨要做出特色必須培養出自己買手,能夠敏銳洞察市場,抓住定位人群的消費需要,才不至于又陷入原來百貨公司頻頻開打折扣戰的套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