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慶大學城穿過璧山隧道,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寬闊平直潔凈的大道,大道兩邊綠樹成林,綠草如茵,一座座現代化的廠房掩映在樹木花叢之中,如果不是一家家工廠大門前的廠標提示,你不會想到這里是工業園區,還以為自己進了花園小區……
這便是位于璧山城市東部新區的西部鞋都。
在這片區域內隨處可見以溫州元素命名的道路和市政設施,如永嘉大道、永嘉大橋、奧康大道、澳康幼兒園……除了沿街綠化外,中心區120多畝的綠化公園也是奧康置業投資建設的。如果不是當地人喜歡說外人難懂的重慶話,很容易誤以為自己處于溫州另一座新城中,而不會想起,這是璧山新城區的中國西部鞋都工業園。當地人也喜歡把西部鞋都工業區統稱為“奧康工業園”。
拉開璧山城市框架
2003年1月9日,奧康集團與璧山縣人民政府就建設“中國西部鞋都工業園區”正式簽約。協議總投資為10億元,將建立一個集鞋業生產、市場流通、科研信息、技術培訓和房地產開發為一體的特色工業園區。在當時,該園區建設規模、功能設置、科技含量均堪稱西部之*。
在重慶已經經商15年的重慶市溫州商會璧山分會會長趙福來說,當時,盡管西部鞋都一帶離璧山城區只有幾公里遠,但這一帶全是“荒涼”的田地。璧山主城區面積只有3.8平方公里。
作為重慶市十佳特色工業園區——璧山工業園區的啟動區,西部鞋都工業園總占地5600畝,其中一期1000畝、二期156 0190 2607畝、三期3000畝。先后建成了西南西部鞋都交易城、奧康出口生產基地和金都鞋業孵化區等三大主體工程;建成了配套項目倉儲物流中心、夢園休閑廣場、約100家制鞋生產企業以及鞋機、鞋底、包裝等其他配套生產企業和配套住宅小區等。另外,還部分開展了鞋樣設計、電子商務等配套服務。
“中國西部鞋都”的起航和壯大為璧山城市建設拉開了框架,經過近10年的發展,在配套完備的西部鞋都周圍入駐了大量的企業,建起了眾多的高樓住宅,使璧山城市框架由主城區的3.8平方公里,擴張到了如今的近80平方公里。使璧山城市成為重慶“一小時經濟圈”的核心區域,距離重慶大學城4公里、主城37公里、火車站30公里、港口40公里、國際機場50公里。
如今,地理位置優越,成渝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復線、重慶輕軌一號線等一體化交通運輸便捷的璧山,經濟發展正在不斷地提速。
成璧山工業經濟引擎
重慶市溫州商會璧山分會執行會長梁安定,在璧山擁有一家重慶康達包裝印務有限公司。他說,自己就是沖著西部鞋都的配套來的,目前康達包裝的合作客戶中有70多家當地企業,而西部鞋都就占了自己絕大部分的市場。執行會長陳國海擁有一家占地35畝的龍泰鞋材有限公司,該公司每天生產8000多雙鞋底,50%供應西部鞋都內的奧康公司。陳國海說,早些年,他一直在溫州生產鞋底,8年前來到重慶,2008年企業遷到璧山,就是因為西部鞋都的建設,沒有西部鞋都,也許,他也不會來重慶璧山發展……
在西部鞋都一期工程包含西南鞋材交易中心、金都鞋業孵化區、紅火鳥鞋業生產基地等,其中集鞋材、鞋機、鞋輔料交易、物流貨運、鞋品展示為一體的西南鞋材交易中心占地面積158畝,是目前西部*大、功能*全的鞋業專業市場。該交易市場玉蘭、牡丹、杜鵑和芙蓉四個區,共有500多個鋪面,其中溫州人就占據了市場的1/5,重慶市溫州商會璧山分會會長趙福來就是其中之一。趙福來曾經做過皮鞋、開過店,1997年來到重慶做潔具貿易,2004年才來到璧山做起了鞋類扣飾,由于是鞋都的配套,生意一直比較好。其實,趙福來在早些時候,也來璧山考察過,但是,由于璧山的鞋廠比較小,配套市場更是低小散,就沒敢在璧山落腳。
這些年來,西部鞋都的建設改變了璧山鞋業“小、散、弱”的面貌,推動了當地鞋業產業全面升級,同時,通過鞋都的孵化和引擎作用,進一步激活了璧山的工業經濟。
金都鞋業孵化區占地面積50畝,擁有8幢小型制鞋配套企業生產廠房,總建筑面積1.6萬多平方米,以低廉的價格出租給有志于創業但又因資金短缺而不能入駐園區建廠的當地制鞋小企業,為璧山鞋業新一輪的發展培養有生力量。從2005年開始,孵化區已經培育出10多家規模以上的鞋企。梁安定說,與他企業合作的金豪鞋業就是從金都鞋業孵化區里成長起來的;在璧山擁有5畝廠房生產鞋楦的副會長黃恩媚說,她原來帶過的4名工人,現在都已經自己開門店,成了當地鞋樣設計的“老大”了。奧康的西部鞋都建設,除了帶動璧山的城市化和社會化建設,更帶出了一條鞋業產業鏈。
據統計,截至去年底,西部鞋都共聚集了鞋業及配套企業431家,就業人數達到24510人,成為璧山名副其實的經濟“加速器”。
激活璧山商業
“品牌溫州全國行”南線記者抵達璧山的那**,正趕上重慶市在璧山開一個重要的經濟會議,結果,幾乎讓記者無法找到住處,*后,還是在商會的幫助下,找到了一家小型的商務酒店,才算有了著落。趙福來說,這些年來,在璧山出現這種情況已經成了一種常態。
璧山目前有璧山賓館、京都大酒店和湖上大酒店等。在西部鞋都建設之前,盡管璧山的接待能力并不如現在發達,但是也不會像如今這樣常常是住宿訂不上房間,吃飯找不到包房。
趙福來說,隨著西部鞋都的落戶,鞋業配套市場的壯大,以及其他產業的企業不斷落戶璧山,來璧山的客商也絡繹不絕,使璧山的賓館飯店的生意都特別的好。一旦一些企業開訂貨會或者政府開大型的會議,就會出現訂不到房間和餐館的現象。
在璧山老城中心區西邊的街道兩邊門面,原來是老的鞋材市場,西部鞋都建成后,讓中心擁擠不堪的鞋材市場搬遷到了新市場里,而如今留下的店面幾乎悉數開起了鞋服店,不僅店面的租金提高了,而且還成了當地繁華的鞋服一條街。在西部鞋都的周圍,還出現了多家超市。趙福來說,西部鞋都落戶后形成了企業集聚,同樣帶來了人口的集聚,而人口集聚后便是帶來商業配套的繁榮,老鞋材市場變成鞋服商業街,工業區周圍的超市等,都是西部鞋都帶來商業繁榮的見證。
據了解,目前璧山主城區人口已超過35萬,幾乎比十年前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