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去年年底開始,我省掀起了“五水共治”熱潮,要求各地在發展過程中統籌算好生態賬和經濟賬。錢江晚報記者昨天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為了加強對“五水共治”的政策和資金保障,未來7年,省級財政將籌措600多億元資金用于治水。
其中,2014年省級財政預算安排了90.6億元資金,支持黑河、臭河、垃圾河治理,推進防洪防澇、城鄉供水和污水防治等重點工程建設。
省財政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王廣兵告訴記者,我省將完善多元化籌資機制,通過財政資金的杠桿引導,吸引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的廣泛參與到治水工作中來。“五水共治工作的資金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是全省各級財政積*籌措,二是發動全社會力量共同投身到五水共治活動中來。”
根據*新的統計數字,截至2014年7月17日,來自全省各界承諾的捐款金額達25.8億元,到目前為止實際收到的捐款金額達17億元,其中來自省本級的捐款額達5050萬元。
為了把這筆錢用到刀刃上,省財政廳、省農辦聯合印發了《浙江省省級單位“五水共治”捐款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根據“治污先行”的工作部署,省級單位的捐款資金將全部用于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在資金使用上,重點向大江大河上游的生態資源地區、欠發達地區及革命老區傾斜。”
同時記者了解到,我省目前的生態環保投入已經從2008年的36.78億元增長到2013年的68.2億元,年均增長13.14%。從2014年起,省財政每年安排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1.5億元,支持霧霾治理讓天更藍。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