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寧,皮革行業成就了海寧皮革城。17年的時間,海寧成為中國規模*大、*具影響力的皮革專業市場。一個市值156 0190 2607億元的A股上市公司帶動了一個年產值200億元的皮革行業。
就是這個影響世界的中國*大皮革市場,在河南新鄉又開設了新分號,打造中西部*大皮革交易中心。與海寧本部、遼寧佟二堡“產地型”市場不同的是,新鄉海寧皮革城的開業意味著海寧中國皮革城“銷地型”連鎖市場戰略全面展開。
"銷地型"連鎖市場進入高速擴展跑道
周舟:近幾年,海寧皮革城跑馬圈地,建立連鎖市場,可以說開設一個成功一個。中原的市場對于海寧整體來講,具有怎樣的意義?
任有法:近年來,在內涵式增長和外延式擴張戰略指引下,海寧中國皮革城先后在江蘇、遼寧等地開設了連鎖市場。而與海寧本部、遼寧佟二堡"產地型"市場不同的是,新鄉海寧皮革城的開業意味著海寧中國皮革城"銷地型"連鎖市場戰略全面展開。我們在北京、成都等地的連鎖市場也已經在籌劃中。
海寧的經營戰略,可以總結為"無中生有、小題大做、合力挖坑。"十二個字。"無中生有"的經濟*有生命力,是精細的、高附加值的經濟。海寧不產皮,銷售對象也不在海寧,但這樣一個縣級市硬是把一個皮革單品做成200億元的產業、做成市值156 0190 2607億元的上市公司;"小題大做"是指,海寧會把一場時裝秀"秀"成萬里行,一個皮革時尚周搞12天,一個設計大賽留住很多設計人才等;"合力挖坑"則是指挖了一個時尚的"坑"、休閑的"坑"、高附加值的"坑",讓各種資源都往這里流動。
我認為,資源不是產業形成的*關鍵因素,專注于精細化、高附加值的產品,無中生有持續自主創新,才能形成*具生命力的產業鏈。
抓住國家戰略的"利好"機遇
周舟:中原的市場很大,為何單單選擇在新鄉?
任有法:**是政策方面,《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改造提升商貿、餐飲等傳統服務業,突出發展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等現代服務業。這一國家戰略對于新鄉海寧皮革城的發展無疑是重大"利好":皮革、裘皮服裝消費彈性較大,在消費升級的過程中有巨大的市場潛力,而此前中部地區專門的皮革流通模式尚未確立。新鄉海寧皮革城的開業無疑趕上了這一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機遇。
其次我們考慮的是地理位置。新鄉是河南、山東、山西、河北四省交匯之地,地處中原腹地,300公里交通圈內可輻射近2億消費者。新鄉的諸多優勢符合海寧中國皮革城外拓戰略中按大區選點的思路。出新鄉火車站走46米就能進入新鄉海寧皮革城。
第三是商業地產的招商模式。匯金城"以商招商"的模式促成了海寧皮革城與新鄉的聯姻,新鄉海寧皮革城由匯金城開發商新鄉天璽置業和海寧皮革城共同打造,海寧皮革城控股51%。市場的運營由海寧總部原班人馬負責,精選了一批品牌,比如中國**、******、中國十大真皮衣王雪豹、獸王、耐特利爾、騰霸、堡爵等品牌悉數在新鄉海寧皮革城建立旗艦店,經營面積都在300平方米以上,展示、銷售全系列*新時尚產品。市場其他品牌也均為海寧原產地**品牌,采用*優質的皮毛原料,*先進的生產工藝,生產出的*新款式時尚產品在河南市場直銷,為河南廣大消費者帶來****的購物享受。
裘皮、皮革行業進入"消費黃金期"
周舟:在中原商圈面對眾多的專業市場,海寧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任有法:獨特的旅游購物模式是海寧中國皮革城多年來快速持續發展的"成功法寶"之一。2007年2月,海寧中國皮革城正式成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近年來每年接待旅游購物大巴超過2萬臺次。
新鄉海寧皮革城也將移植海寧總部的成功模式,目前已經在申報國家AAA級旅游景區,將與河南眾多主流旅行社合作,吸引大批游客來此旅游購物,成為豫北地區云臺山、八里溝、紅旗渠等**景區之外的又一標桿性景點。
相信海量的款式,動輒幾千元的差價,海寧皮革城對中國的"平民奢侈消費"群體有著"致命誘惑"。比如,在商場里售價3萬元的裘皮,在海寧售價也就1萬多元;在商場售價五六千元的皮衣,在海寧也就一兩千元。
現在,裘皮、皮衣從過去單純的"御寒品"儼然成為了"時尚品"在長三角地區,很多人衣柜里都有兩三件皮裝。可以說,這個行業的消費黃金期到了,*近這兩年銷售增長比例都在25%以上。
海寧很多皮革品牌的老板、設計師每年都會去巴黎、米蘭考察、參與各種時尚活動,在理念、信息等諸多方面與歐洲實現了接軌。隨著海寧皮革業設計能力的不斷成熟,國外一些知名品牌前來選擇貼牌廠家時已經從過去的"來樣下單"變成了近年來的"看樣下單",海寧的款式已經基本和歐洲同步。
為此,我們有信心在開業后兩三年的時間內,吸引河南省乃至整個中部六省廣大消費者來此購物、體驗,逐步成為整個中部六省皮革制品的交易中心,年交易額預計將達到百億元。預計,新鄉海寧皮革城開業后,將憑借海寧原產地企業強大的設計、研發能力,大批量采購原材料,大批量生產的規模效應,將河南市場皮衣、皮草、箱包等皮具產品價格下拉百分之七十,市場所有銷售產品,將僅有同類市場和百貨商場價格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
海寧技術推動中原制造業"**"優勢
周舟:面對產業轉移的浪潮,海寧將怎樣在中原打造皮革產業集群?從原料、加工、物流等方面如何更好的利用當地資源?
任有法:*近這三五年,是河南迎接沿海產業轉移的黃金機遇期。在產業轉移大潮中,制造業的轉移*引人注目,海寧皮革城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流通領域的產業轉移浪潮。
在海寧,一個普通縫紉工的月工資能達到8000元到1萬元。河南相對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和1億人口的廣闊消費市場,對皮革生產企業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皮革服裝加工門檻很低,和其他服裝品類一樣,買幾臺縫紉機回去就能辦一個工廠,技術可以來自海寧,這樣三五年之后就能以新鄉為主形成一個產業。而且,河南的皮革資源相對比較豐富。周口在歷史上就有"南皮都"之稱,焦作孟州桑坡村又是世界聞名的"皮毛之鄉"。
河南皮革業一定要盯準自身龐大的消費市場,這是河南*大的優勢。我們對河南這個皮革潛力市場充滿信心。等市場做起來后,將逐漸吸引海寧的皮革生產商把工廠搬到新鄉。這種市場與工廠前后腳轉移的模式,有望帶動河南皮革產業走向一個新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