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雙鞋感知智能制造
2018/11/16 8:24:44 來源:fjrb.fjsen.com 作者:
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2018/11/16 8:24:44 來源:fjrb.fjsen.com 作者: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關我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所強調的。
對于人工智能許多人可能語焉不詳,筆者日前在泉州調研時,通過一只鞋感知了什么是智能制造。
一只套在鞋楦上的鞋子倒放于自動制鞋生產線,自動進入視覺檢測工作站中,由電腦控制的三維激光掃描裝置實時獲取鞋面的三維數據,十幾秒后,白鞋的輪廓、姿態數據顯現并被讀取;另一旁,自動噴膠機器人在半密封環境中向鞋底均勻噴涂膠水,隨后由工人將鞋底與鞋面貼合,再由機器手將貼好的鞋放入壓塑機中加壓定型,再取出……
這是目前國內**的“硫化鞋柔性成型自動生產線”。在傳統制造業中引入工業機器人,運用三維視角提取鞋子模式,精準“指揮”噴膠涂膠工序,讓不同鞋型、鞋碼的鞋子都可以在該生產線上混線生產,與傳統的人工制鞋成型質量相比,成品率提高了近3個百分點,達到了99.5%。智能化的制鞋成型生產線,12人值守一班可生產156 0190 2607雙鞋,而傳統的生產線要達到同樣的產量,需要65個工人。鞋廠投資一條智能生產線僅需15個月便可收回成本。不僅在經濟效益上有所提升,生產環境也大為改變,和車間嘈雜、膠水味彌漫的傳統生產線相比,這條智能生產線專門設計了噴膠尾氣收集排放系統,使車間空氣清新舒適。
眾所周知,泉州是我省制造業重鎮,工業產值超萬億元,產業集群優勢明顯。其中,鞋業是泉州九大集群產業之一。但泉州制造業“大而不強”已成為發展的瓶頸。
為推動泉州從“制造”向“智造”轉變,2014年11月,泉州市政府與華中科技大學聯手,合作共建了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制造研究院。以華中科技大學為發起單位,集聚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創新團隊的科技創新資源,面向泉州市經濟發展和全面實施智能裝備產業的需求,打造***支撐與服務平臺。
以問題為導向,把研究院辦到生產一線;尋需求作對接,把成果轉化基地搬到了家門口。難題在哪里,科研的方向就在哪里。這個平臺打破身份、地域的界限,采用了全新的建設模式和運行機制,實現了源頭創新到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快速轉換,有效破除了科研成果與產業發展的“兩張皮”問題,解決了成果轉化“*后一公里”問題。這種生產線若能得到推廣,將產生巨大經濟效益。
一只鞋生產線的效益固然可喜,但智能制造的民間共識更令人鼓舞。2013年底泉州在全省**實施“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啟動了智能制造探索,主要依靠的是政府推動;而2018年初成立泉州智能裝備產業協會則是基于民間的共識,首批自愿加盟的會員企業有近百家,涵蓋機械、電子、化工等多個行業。有共識才會聚集,有聚集才有共贏,企業家觀念的轉變讓人看到希望。
智能制造一波方興,新一代人工智能一波再起。勇立潮頭,“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