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3日,美國本周原皮銷量大約為400,000張,藍濕皮銷量為200張,該銷售數據被認為是正常的,且售價很高,實際成交量很好。出口銷往中國的皮革數量為250,000張。但奇怪的是,向韓國銷售的122,400張藍濕皮是在2013年交貨!
目前,科羅拉多閹牛皮和無烙印與有烙印的兩種小母牛皮價格都出現進一步增長,其他價格則保持不變。
既然美國的價格已經上漲如此之高,為什么中國人不在南美洲購買更多生皮,來取代在美國購買。確實,由于美國價格日益增長,南美洲似乎更令人感興趣。但答案卻相當簡單。中國人更喜歡原皮,因為他們能自己將其進行鞣革。南美洲、巴西和阿根廷的主要生皮國家,并不出口任何很大數量的原皮,而是出口藍濕皮或坯革。有來自中美諸國的一些原皮,和來自南美的一些其他產品,但較小的供貨量永遠無法滿足中國人的需求。此外,他們沒有統一的品質。
截止至2012年2月23日美國本周的出口銷售額
生皮和毛皮:凈銷售量為400,600張,2012年交付。整張牛皮的出口量為400,400張,主要銷往中國(249,700張),韓國 (77,500張),墨西哥(21,500張),越南(16,600張)和臺灣(16,600張)。
發貨量為369,000張,較上周上升了1%,但較前四周平均水平下降了30%。整張牛皮的出口量達364,600張,主要銷售中國(156 0190 2607,100張),韓國(117,200張),墨西哥(20,300張),臺灣(16,300張),土耳其(7,700張)和日本(4,900張)。
2012年發貨的藍濕皮的凈銷量為87,300張,主要銷往中國(40,000張非剖層皮和1,800張粒面剖層皮),香港(23,100非剖層皮),韓國(14,000張粒面剖層皮)和墨西哥(7,400張粒面剖層皮和100張非剖層皮)。據報道,減少量來自多米尼亞共和國 (4,800張粒面剖層皮)和韓國(3,300張非剖層皮)。2013年交付的藍濕皮凈發貨量達122,400張,主要銷往韓國(117,400張粒面剖層皮和3,200張非剖層皮)和中國(1,800張粒面剖層皮)。
生皮的發貨量為141,100張,主要銷往中國(51,000張非剖層皮和1,600張粒面剖層皮),意大利(23,600張非剖層皮和6,500張張粒面剖層皮),墨西哥(13,500張粒面剖層皮)和越南(12,000張非剖層皮)。
剖層皮的發貨量總計達469,000磅,主要發往香港(568,500磅),臺灣(18,800磅)和中國(14,400磅)。據報道,減少量為韓國(124,800磅)和越南(8,400磅)。
發貨量為913,800磅,主要發往韓國(375,900磅),越南(371,500磅)和臺灣(166,400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