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皮革網訊:根據海關總署近日發布數據,上月我國外貿進出口額為3215.1億美元,扣除匯率因素同比下降2%,進出口分別下降0.7%和3.1%。出口創下2009年10月以來44個月的*低值。貿易順差156 0190 2607.4億元人民幣(折合271.3億美元),收窄14%。上半年,我國進出口總值19976.9億美元,增長8.6%。而事實上,在此大背景之下,受人民幣升值和成本上升的影響,記者接觸到的一些河北出口貿易商已經轉行。
成功小老板重新做回打工族
早在2002年就開始做坯布出口生意的白冰和丈夫兩人曾經風生水起,在起步階段,依靠在紡織行業的人脈關系和超負荷的付出,二人曾將生意做到了日本、西亞和東南亞超過十個國家,每年的收入至少也有四五十萬元。
不過從2008年開始,受到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白冰的出口生意逐漸開始不景氣。特別是隨后出現的人民幣升值、人力成本上升、棉花價格暴漲等接二連三的負面因素,使得兩人的小公司從2010年開始虧損。
白冰說,對紡織服裝類外貿企業來說,原材料和匯率是影響利潤的兩個重要因素。僅以匯率為例,從客戶詢價到公司報價、定金到位再到工廠交單,服裝訂單的周期至少需要兩個月,如果匯率變化過快,外貿公司將承受較大的匯率風險。以一個100萬美元的訂單為例,如果人民幣對美元是1:6.3時接單,但到交單時人民幣對美元已經到了1:6.2左右。那么匯率損失便為10萬人民幣。
這顯然不是白冰這樣的小出口商能夠持續承受的損失。到了2012年,周邊幾個國家的經濟狀況也不好,客戶訂單逐漸縮水,內憂外患之下,白冰和丈夫兩人只好放棄生意,重新求職找工作。如今兩人每月賺6000元的工資,“比起盯單子,至少心情很放松。”
實體經濟總體疲軟是主因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稱,上半年進出口呈現逐步回落態勢。其中,5月份我國外貿增速僅為0.3%,6月份則進一步下滑至負增長2%。另外,一般貿易增長平緩、加工貿易增長乏力。與歐盟、日本雙邊貿易出現下降,對美國、東盟貿易穩定。
對二季度外貿增速突然明顯放緩的局面,海關總署發言人鄭躍聲稱,這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外部市場需求持續低迷,抑制出口的進一步擴大。另外,匯率、勞動力工資等出口成本在持續上升,國內勞動力成本在繼續增加,貿易摩擦頻發且多樣化。國內工業生產放緩,抑制了原材料的進口需求。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也認為出口數據下降的原因有三個,一是國際整個實體經濟疲軟。二是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出現抬頭趨勢。例如,近期歐盟對我國的光伏業征收的雙反超高稅率。三是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實行的量化寬松政策,美元日元貶值,而導致人民幣被升值。
“*壞時刻”或已經過去
對于河北來說,1-5月,河北省各設區市出口總額排位前三的是石家莊、唐山、保定,排位后三的是邢臺、張家口、承德。增速排位前三的是唐山、承德、廊坊,排位后三的是石家莊、保定、張家口。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1%)的有唐山、承德、廊坊、衡水、邢臺5市,其余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均為負增長。
雖然日子艱難,有一些小出口商轉行,但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河北出口集中的紡織、箱包和機電制造等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出口形勢卻在逐漸好轉。
去年開始他們才通過網絡平臺做箱包出口,在本地算起步比較晚的,但是*近一年來,他們的產品出口雖然增幅不大,但始終保持著逐漸增長的勢頭,而且客戶來源地也在逐漸增加。
這一點在海關統計數據中也可以得到印證,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6085.6億美元,增長10.7%,占同期我國出口總值的57.8%。同期,出口紡織品、服裝、箱包、鞋類、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2100.2億美元,增長12.6%,高出同期我國出口總體增速2.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