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春耕大忙時節,記者來到皖北農業大市宿州,欣賞了一眼望不到邊的青青麥地,便急急地尋訪那座現代制鞋產業城。從京臺高速路放眼望去,制鞋產業城氣勢恢弘,北至南外環路、東至宿懷路,南至北楊寨鄉北部、西至淮北市濉溪縣交界,50平方公里都是鞋城“版圖”,這樣的制鞋產業規模在全國都很少見。
鴻星爾克、鑫國龍等整鞋項目今年9月投產,卓耕、富通、新濠畔等鞋業市場項目建設,一期工程10月份投入使用……在鞋城,記者看到了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今年爭取10個億元以上項目落地建設。”鞋城有關負責人說。
以傳統農業為主的皖北地區,一個鞋業板塊緣何“無中生有”,橫空出世?全國鞋業板塊眾多,競爭激烈,宿州鞋城何以實現“三州歸宿”、脫穎而出?作為新型城鎮化“**槍”的宿州鞋城為皖北振興,“四化同步”,產城一體化提供了怎樣的“樣板”?
龍頭帶動
引進“金鳳凰”,成就“百鳥林”
“鞋城的配套設施一應俱全。遠處隱隱約約的那群樓就是鞋城‘千畝苑’20萬平方安置小區一期,它們就是鞋城為農民工在城里安的家。再瞧這邊,那棟樓是剛落成不久的海關辦事處,是為鞋城出口需要設立的,在宿州是破天荒的大事。”陪同采訪的鞋城工作人員小朱不時感嘆:“真是滄海桑田,三年前,這里許多地塊還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
據鞋城產業規劃,到2015年,鞋城建成區達10平方公里,安排10萬人就業,10萬人居住,主導產業產值達到300億元,工業增加值達到5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30億元。
攤開鞋城規劃圖,產業城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陸維福躊躇滿志,滔滔不絕。“目前,一期10.8平方公里鞋業基地已基本建成,有工業、居住、商業三大板塊。”他說,一期已經形成產城一體的格局,其中工業區形成鞋區、鞋材配套區;居住區面積為2.04平方公里,可容納10萬人居住,有完善的公共服務配套;商業物流區包括卓耕、富通、新濠畔、奧特萊斯四大市場、中心商務區和物流園區“二區”、中國鞋街“一街”以及陳河濕地公園“一河”。
地處南北過渡帶的宿州,瀕臨沿海,背倚中原,這座皖北農業大市緣何與“鞋”結緣,憑空崛起一座鞋城?“早在四年前,誰也沒想到宿州會與制鞋產業沾邊。”負責產業城招商引資的趙部長說,“鞋城的出現,今天回過頭來看可謂是‘偶然中的必然’。”
常言道,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而宿州鞋城卻是先引進一只“金鳳凰”,終于成就“百鳥成林”。這個“金鳳凰”就是全球鞋業航母百麗鞋業。2009年,全球排名第二的鞋業巨擘——百麗鞋業牽手宿州,此后“一石激起千層浪”,東藝、泰馬、鴻星爾克、安踏、紅蜻蜓等知名鞋企紛至沓來。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它決定一個產業的高度、規模和可持續發展程度。宿州之所以興起一座鞋城,關鍵在于我們引進了牽動力大、帶動力強的鞋業龍頭企業,從而吸附了一批企業、集聚了一個產業。”宿州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說。
“三州”歸皖
放大“集聚效應”,打造全產業鏈條
“現代人講時尚,對款式要求很高,鞋子生產樣式轉換很快。”本省一位制鞋廠的老板*近很苦惱,每更換一個樣式,就意味著要重新進一批原材料,可是制鞋廠所在地沒有完善的配套企業,有時候僅為了一個紐扣都得從深圳大老遠空運過來。制鞋業對配套產業的依賴可見一斑。正因為如此,這家企業準備遷入宿州,因為在這里,上下游企業配套,生產中缺這少那的苦惱沒有了。
“往中西部走”是制鞋業內多年來的熱門話題。隨著產業梯度轉移涌向中西部地區,安徽、湖南、江西等資源和勞動力大省都在搶食“東鞋中移”這塊大蛋糕,競爭激烈,宿州現代制鞋產業城何以在全國脫穎而出?
“這離不開決策準、規劃起點高、看得遠、動手快,以快打慢,短時間內形成產業配套集聚規模。”陸維福分析認為,而全國其他地區,要么是沒馬上形成鞋城規模,要么是沒認真落實配套集聚。而宿州勞動力資源豐富,這對被稱作“候鳥經濟”的制鞋業來說是**誘惑力的條件,憑借龍頭帶動,放大“集聚效應”,就像磁鐵吸附鐵屑一樣,滾雪球般越做越大。
“把宿州打造成為中國現代制鞋產業加工制造新中心、轉型升級新標桿。”鞋城產業規劃如此對自身定位。繼百麗之后,東藝、康奈、泰馬等知名鞋企及制鞋配套企業紛至沓來。目前,制鞋產業基地規模以上企業71家,協議總投資156 0190 2607億元。隨著以鴻星爾克為代表的泉州鞋業的到來,加上先期入駐的以廣州為代表的廣東板塊和以溫州為代表的浙江板塊,中國三大鞋業板塊“三州歸宿”已漸露端倪,中部鞋都的稱號將名副其實。
“我們不是簡單地對發達地區制鞋產業進行復制,而是發揮自身特色優勢,實行差異化競爭,在新的起點、更高水平上推進產業升級發展。”宿州市委主要負責同志說,在打造制鞋產業基地設計之初,就遵循產業化發展的理念,通過引進國際國內知名整鞋生產企業及相關配套企業,不斷延長產業鏈條,強化配套服務,帶動畜牧養殖和商貿流通、研發創意、教育培訓和會展旅游等上下游產業一體化發展,*終形成“制鞋業為主導、產業鏈完整”的制鞋產業基地。
產城一體
務工何必千里外,家鄉也能創大業
“夫妻同在園區工作,子女就近入學”、“在園區就業三年,提供一套保障房”……在鞋業基地,寫明各項就業優惠政策的橫幅不時可見,政府的貼心承諾成為前來應聘的農民工的“定心丸”。
在企業展板旁,來自桃園鎮的青年農民李磊正專注地邊看邊記。“普工月工資不低于1800元,上不封頂,這樣的工資待遇與江浙一帶差不多了。”農民王麗在鞋城參觀了一家企業,當看到員工宿舍都配有空調、淋浴間、衛生間,且設有棋牌室、健身房時,她高興地和這家企業簽了約。
新生代農民工素質高,也愛闖蕩,如何讓他們安心留下來長期服務企業?在宿州百麗鞋業招工現場,一位企業員工向大家介紹升職經歷,“我去年12月進廠,經過2個多月的努力就提為組長。”得知企業對員工有翔實的職業生涯規劃,一些青年農民工說:“務工何必千里外,家鄉也能創大業”。
“我們從正月初八開始招工,到現在已經新招了兩千多人了。”2月26日下午,百麗培訓經理葉昌林對記者說,百麗在宿州的鞋業基地有員工8千多人,員工流失率僅在5%左右,今年返崗率比以前高,宿州鞋業基地產能則占了公司的40%的比重。
“跨國企業之所以看中皖北欠發達的宿州,主要是因為這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葉昌林說。為了讓一線員工在企業能看到發展前景,增強留在企業的信心,百麗實行“干部本土化”,班組長、車間主任甚至管理層都是從一線員工一步步提拔,讓普通員工看到晉升的希望。此外,百麗還和宿州電大合作,實施農民工“圓大學夢”計劃,為員工的職業生涯發展鋪路,這些有知識、有技能、有追求的員工很快將成為企業的中堅力量。
“產業城要持續發展,實現工業化和城鎮化雙輪驅動,就必須增強產業城吸附人口、延介擴展的能力。為勞動力資源提供人性化服務,讓農民就地市民化,是其中一個重要抓手。”陸維福說。為實現這個目標,宿州市優先推進產業城內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和保障房建設,發展職業教育,對招收錄用的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著力保障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等;同時,還采取措施,鼓勵農民參加城鎮職工各類保險,完善醫療衛生服務。
目前,鞋城的千畝苑安置區已開工建設35棟安置房和地下停車場,和諧苑開工9棟,百麗世紀麗城保障房已開工建設15棟小高層(18層)。“城鎮化離不開產業的發展,產業集聚給城鎮化發展提供了無限的契機和空間。”陸維福說。
“我們在充分借鑒重慶、成都、中原經濟區經驗做法的基礎上,通過制鞋產業城建設,以整體承接轉移帶動產業發展,以產業發展吸納城鄉人口,以人口聚集推動城市化進程,在工業化與城市化雙輪驅動中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積*探索中部欠發達地區跨越發展的有效途徑。”宿州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說。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