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核心提示:6月20日,百麗國際發布2016/17年財報,截至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凈利潤下降15.4%至35.55億,減少了6.5億,其鞋類、運動服飾業務收入均下降。
近三年來,服裝、鞋類、配飾零售業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增長乏力、利潤下滑。消費需求變化、行業競爭加劇、企業落后跟不上市場發展節奏等等都讓其在業績消沉時重振無力。面對鞋類業務業績不盡人意,一代鞋王百麗國際也表示心情沉重。
6月20日,百麗國際發布2016/17年財報,截至2017年2月28日止年度營業收入為41,706.5百萬元,對比截至2016年2月29日止上升2.2%,而凈利潤為人民幣35.55億元,同比2016年2月29日止下降15.4%,相比2016年2月29日止42.02億元凈利潤減少了6.5億元。
鞋類、運動服飾業務收入均下降
據中國服裝網了解,在財年內百麗國際已通過線上業務和奧特萊斯店清理了一定庫存,并打算在接下來的1—2年內通過奧萊、電商等折扣渠道緩解居高不下的鞋產品庫存。而單靠渠道消滅已有庫存,不下大功夫去做產品的創新和服務的升級,舊庫存難消不說,新的庫存又會讓百麗國際遭受業績嚴重下滑的尷尬。
百麗國際業務由鞋類業務與運動、服飾業務兩大分部構成。其財報顯示鞋類業務截止2017年2月28日年度收入為人民幣18,960.0百萬元,同比下降10.0%,其鞋類業務收入占百麗國際總收入的比例為45.5%,與去年的51.7%相比,比重明顯降低。
鞋類業務
鞋類業務的自有品牌主要包括Belle、Teenmix、Tata、Staccato、Senda、Basto、Joy&Peace、Millie’s、SKAP、:15MINS、JipiJapa及Mirabell等;代理品牌主要包括Bata、Clarks、HushPuppies、Mephisto及 Caterpillar等。
據了解,百麗國際鞋類業務自有品牌主要采用縱向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包括產品研發、采購、生產制造、分銷及零售。代理品牌的經營方式主要為品牌代理和經銷代理。
2016/17財年,百麗國際在中國大陸凈減少鞋類自營零售網點700家,鞋類業務的毛利率為66.9%,與去年相比下降0.4個百分點。
運動、服飾業務
運動、服飾業務目前以經銷代理為主,包括一線運動品牌Nike及Adidas,二線運動品牌PUMA、Converse以及服裝品牌moussy、SLY及REPLAY等。
2016/17財年,其鞋類業務在下滑,而運動、服飾類的銷售增長15.4%,總銷售增長2.2%。財年內,運動、服飾業務凈新增店舖543家,與2016年2月29日相比,凈增加7.6%:一線運動品牌店舖凈增加252間,二線運動品牌店舖凈增加251間,服裝業務店舖凈增加40間。截止2017年2月28日,自營零售網點總數為20841家,其中20716家位于中國大陸,125家位于香港及澳門。
運動、服飾業務的毛利率為43.8%,卻較去年下降0.7個百分點,由此看來,如果百麗鞋類業務下降靠運動服飾類拯救的想法不靠譜,畢竟其運動服飾業務還在靠代銷營收,其地位不免被動,況且運動服飾業務毛利也在下降。
業績下滑主因:形象老化,性價比低
百麗國際業績下滑的原因不外乎:核心的鞋類價格居高性價比低不說,設計感差款式落后,除此之外,產品更新周期越來越長,消費者看得多下手買單的卻不多。百麗國際主席鄧耀公開表示,百麗傳統的經營模式已經受到嚴重挑戰,曾經那些成功的經驗現在已經變為弱點。這似乎在說,面對新的消費環境,一不留神百麗國際就可能被各個擊破,并且一敗涂地。
百麗國際財報顯示,該集團綜合平均存貨周轉天數為156 0190 2607.3天,較2016年的135.7天增長5.6天,而鞋類業務平均存貨周轉天數為215.8天,與上年的208.2天相比,延長了7.6天。從這里可以看出,百麗國際在財年內通過線上業務和奧特萊斯店渠道清理庫存的成效并不好,而百麗國際卻打算繼續靠奧特萊斯店和電商等折扣渠道清庫存,成效又將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一年營收178.56億元,“鞋王”名副其實
如今這個深陷業績泥潭的鞋王,其光輝歲月堪稱業界神話。
20世紀50年代,現在的百麗國際主席的鄧耀開始當學徒,60年代邊擁有了自己的小型工廠,70年代初便自設鞋店,歷經20多年的風雨洗禮,鄧耀的“鞋履王國”遍布中國大陸各省市,1979年,Belle(百麗)品牌店在香港出現。2007年5月23日,百麗國際在香港順利上市。
成功一是屬于智慧的人,另一種屬于足夠勇敢且敢于突破的人。1974年至1976年間,中國大陸正值“文革”敏感時期,商業活動被迫幾近停頓,而在香港擁有鞋廠和鞋店的鄧耀,憑著良好業界地位抱著“天不怕地不怕”的心態,接受內地的邀請,兩年內走遍半個中國,將*新的造鞋信息帶回內地。
1987年鄧耀見時機成熟,毅然決定在深圳自設廠房生產產品,將產品設計到出貨的時間縮短到3個月。
隨著內地消費市場不斷煥發活力,1992年,鄧耀開始打通百麗品牌內銷渠道。為了保護品牌,1994年他決定開設專賣店,并以特許經營模式發展銷售網絡,杜絕市場上假貨的銷售途徑。到如今,在眾多消費者的印象里,百麗國際的鞋質量仍然比較過硬。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百麗國際實現營業收入178.56億元,利潤達20.03億元;2009年上半年,營業額為93.1 億元,同比上升13%,共賺得純利潤11.36 億元,同比上年上升15%。
那時的制造設備和技術遠不如現在,而百麗國際卻能錄得近200億元的業績,其“鞋王”名副其實。
鞋王二次創業以消費者為中心,不再自己說了算
消費偏好轉變、產品老化嚴重、性價比不高導致百麗國際鞋品店鋪的客流下降,并且持續呈現同店銷售下滑、盈利能力下降的態勢。轉型,是擺在百麗國際面前的必然選擇。
百麗國際全面啟動戰略性轉型已經迫在眉睫,其轉型,以客戶為中心,自產品、品牌、渠道等多方面入手,探索、嘗試新型零售模式,從根本上重塑消費者觸點和客戶關系。
鞋類業務轉型是當務之急,近兩年來,鞋類業務同店銷售下跌,銷售規模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分部業績利潤率也明顯降低,因此鞋類業務需要進行根本性的變革,找到一條順應時代變化的新路徑,方有可能長期生存和發展,而運動、服飾業務同樣面臨消費者行為的變化和渠道環境的變化。
作為一家零售型企業的百麗國際,必然選擇以消費者為中心、以科技為驅動力、以數字化為主線的轉型之路,轉型成功才能具有長久的競爭力,百麗國際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盛百椒表示,錯過當前關鍵的時間窗口,轉型失敗,有可能失去立命之本。
年過八旬的鄧耀雖已不再參與公司運營,而百麗國際的執行董事盛百椒已60多歲,曾在業績說明會上公開表示自己不會使用電腦,卻在2016/17年財報中表示,未來將積*引入外部資源,從科技、能力和人力資源方面為該等轉型打下良好基礎。盛百椒對轉型信心挺足,表示合力投入二次創業,積*引入所需外部資源和能力,轉型一定會取得成功。正所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那么,百麗國際能否成功轉型,其業績又將表現如何呢?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