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1 來源:互聯網
近日,據《財新網》報道,2010財年,越南生產了37%的耐克運動鞋,份額躍居**,結束了中國連續10年的老大位置。越南取代中國成為耐克鞋*大的生產基地是喜是憂呢?
耐克鞋代工部分轉向越南很正常,對國內就業影響也有限
出于成本優勢考慮,30年來耐克鞋在不斷轉移生產基地
耐克的運動鞋都是外包生產的。據耐克公司網站的介紹,運動鞋對勞動力成本是比較敏感的,企業必須把勞動力成本控制在24%以內,才能有競爭力。按照這一成本控制原則,在過去的30多年里,耐克的生產基地一直在順應各地成本的變化,不斷進行遷移。
耐克公司網站介紹,*早耐克的工廠設在日本,隨著日本勞動力成本的提高,以及日元的升值,生產基地移到了韓國和中國臺灣。后來韓國和臺灣的成本上來了,耐克開始把生產基地遷至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和中國香港,同時調研未來的長期的生產基地在哪里,在比較中國和印度之后,選擇了中國。
156 0190 2607年,耐克開始在中國生產運動鞋。接下來的30年里,中國很快成為耐克運動鞋的*大生產國,直到2010年被越南超過。
中國制造的成本在不斷上升,但部分代工轉移對就業影響有限
隨著中國制造業人工成本等的上升,代工業務向勞動力價格更便宜的國家(包括越南)轉移似乎再正常不過。據國外媒體報道,近年來,越南正以免稅、廉價土地和更廉價的勞動力等優惠條件吸引鞋、服裝及計算機芯片的制造商。越南工人每個月的平均工資在50至60美元,只有中國沿海制造業中心的一半左右。越南的吸引力如此之大,甚至連中國企業都開始遷往越南。
耐克公司歷年的年報數據顯示,2001年時,中國生產了其40%的鞋,在各國排名**,而越南只占到13%的份額;到了2005年,中國的份額降至36%,還是排**,越南升到26%,排第二;在2009年,中國和越南并列**,都是36%;到了2010年,越南超過了中國,占37%,中國退居第二,占34%。
不過,從以上數據也可以看出,耐克代工業務僅僅是部分向越南轉移,中國仍舊占據34%的比例。特別是在中國“用工荒”愈演愈烈的當下,這種廉價代工業務的部分外移對國內就業影響有限。
給耐克鞋做代工只能賺取微薄利潤,“血汗工廠”模式不可持續
給耐克等國際品牌做代工,中國企業通常只能賺取微薄利潤
耐克為業內稱道的是其“輕資產運營”的模式,就是將產品制造和零售分銷業務外包(OEM),自身則集中于設計開發和市場推廣等業務。這種“輕資產運營”模式可以降低公司資本投入,特別是生產領域內大量固定資產投入,以此提高資本回報率。在這種“輕資產運營”模式下,即便是中國本土的代工企業,能從耐克鞋生產中獲取的利潤也相當有限。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一雙在美國零售價100美元的耐克鞋的材料費只有15.67美元,在中國的工廠出廠價也只有24.71美元,其中包括2.58美元的直接勞動力成本、4.56美元的管理費用和1.9美元左右的工廠利潤。當這雙出廠價24.71美元的耐克鞋運到美國時,耐克公司將這雙鞋的批發價定為52.03美元,當這雙鞋到達消費者手里的時候,價格已經高達100美元。
據測算,在這個價值鏈中,耐克鞋的品牌溢價和銷售渠道的成本和收益占到了總價格的70%,而中國生產耐克鞋的工廠的價值增值(包括直接勞動力成本、管理費用和工廠利潤)加起來所占的比例也不過9%左右。
“血汗工廠”模式不可持續,以犧牲勞工權益和環境為代價
事實上,正是因為國內企業給包括耐克在內的國際品牌做代工企業只能獲取微薄的利潤,以至于企業沒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消化任何工資增長帶來的成本壓力。反之,代工企業為了維持生存,必須壓低勞動力報酬,以犧牲勞動者的權益為代價。
還有另一個代價就是環境成本。在代工貿易中存在一種虛擬形式的污染物轉移,這種虛擬形式的污染物來源于制造代工產品過程中產生和排放的廢水、廢氣和固體廢棄物,即工業三廢。這些污染物被享用商品的進口國轉移到了制造商品的出口國,成為了中國代工貿易背后的一種隱形成本。
有學者指出,以勞動者的低薪和環境成本為代價換來的代工貿易繁榮和GDP繁榮,并不是真正的國民財富和經濟繁榮,只是一種“貧困化增長”,這種“血汗工廠”的模式不具備可持續性。
越南僅僅是耐克鞋的代工基地,而中國企業已經走向自主品牌階段
越南雖然成為耐克鞋*大的生產基地,但與“越南制造”本身無關
據媒體報道,耐克全球運動鞋合約代工廠達100多家,包括寶成、豐泰、清祿、廣榮等臺商;韓商有T2、三洋等,這些代工廠散布在亞洲的中國、越南、印度尼西亞等地。從2005年開始,掌握著耐克5.5%生產的豐泰集團就把許多中國訂單轉到越南,同時大規模擴充在越南4個加工廠的生產線,還投資一千多萬美元在越南新建一家工廠。
就在2005年,耐克全球**大OEM廠寶成集團在越南的產能也在迅速提高。在隨后的幾年里,豐泰和寶成紛紛加大對越投資。可見,所謂的耐克鞋越南制造僅僅是耐克的代工企業將產能轉移到成本更低廉的越南而已,與越南本身的制造能力提升并無必然關聯。
中國企業已經從模仿走向本土品牌,與耐克等國際品牌的差距在縮小
但是,中國則不同,在通過學習耐克等國際品牌的過程中,中國本土的制造企業已經超越了代工、模仿階段,邁向創立品牌的階段。上世紀90年代,大多數中國體育用品廠商還只是耐克“輕資產運營”模式上的重要代工伙伴,在福建省晉江市,就有近3000家鞋類產品生產企業,從業人員超過30萬,年產6.5億雙鞋。
但是到如今,來自晉江的安踏、匹克、361°、喜得龍、德爾惠、喬丹、金萊克等品牌,依靠對耐克的模仿而迅速發展為中國本土體育用品市場重要競爭者。比如,曾經被耐克以代工合作為由“放鴿子”的匹克已經成為國內籃球運動品牌的領跑者。
2009年中國地區體育品牌銷量排名則顯示,耐克仍舊位居**名,但是中國本土品牌李寧超越了阿迪達斯位居第2名(2009年李寧在世界運動品牌的銷量排行中躋身第6位),同樣是本土品牌的安踏(世界排名第8位)也僅僅是屈居阿迪達斯之后,位列第4名。
結語:耐克鞋部分代工業務轉向越南非常正常,對國內就業影響也有限。在運動鞋領域,中國企業已經超越了微利求生存的代工階段,成功邁向自主品牌階段,從這個角度來看,越南取代中國成為耐克鞋的*大代工基地不算是好消息,但也絕不是壞消息。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