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4 來源:互聯網
在時尚行業,“假貨”、“抄襲”一直是頗受詬病的問題,年年有各大品牌投入大量資金、時間和精力到打擊侵權行為當中,但“抄襲”、“賣假貨”的侵權新聞依然時常有發生。
今年因為疫情的沖擊,使得電商大規模增長,而凡事有利便有弊,電商快速發展的背后,則是“仿冒假貨”的猖獗。大量不法分子利用便利的網絡平臺和來兜售“假貨”。尤其是那些有名的電商購物平臺,更是被這些不法分子盯上,作為兜售“假貨”的據點。
近日,有媒體報道,根據企查查 APP顯示,361°(福建)體育用品有限公司與上海尋夢技術有限公司( 拼多多電商平臺的運營主體),二者之間已經發生了多起法律糾紛,多達630條的2020年關聯風險信息,高達314條開庭公告和228條裁判文書,這些案件大都是涉及侵害商標權糾紛、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等。
根據其中一份法律訴訟裁判文書顯示,361°是權利商標專用權人,而歐陽小明在拼多多平臺上開設了名為“大地飛歌”的網店,未經專用權人許可就擅自售賣帶有361°商標標識的產品,所以被361°上訴至法院。
類似的商標侵權糾紛,361°在2020年與拼多多的訴訟已經多達314條。而這只是一個361°品牌的訴訟量,在這背后顯示的其實是,網絡世界上的“仿冒抄襲”問題已經十分猖獗。
拼多多方便快捷的設計,原本是為了服務于那些小商鋪和小店家,但是卻讓不法分子鉆了“賣假貨”的空子,雖然這些年來拼多多一直大力打擊“仿冒抄襲”的商家,但依然屢禁不止。
“仿冒抄襲”其實這并非拼多多一個平臺的問題,也并非361°一個品牌的問題,也非一個國家的問題。此前意大利經合組織就公布數據顯示,“意大利制造的仿冒品”,給意大利國家和制造企業造成了巨額的損失,而今年仿冒品的泛濫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新冠疫情,導致轉變的經濟格局、電商崛起等,給仿冒品帶來了更多商業機會。
電商是一個新興的市場,網絡是一個新興的平臺,在這方面,許多監管制度和法律法規都處于空白和初期階段。我們缺乏一種有效的策略和手段去監管、消除網絡上的“假冒抄襲”,這既是因為網絡本身自由的屬性帶來的陰影,也是因為技術手段的限制,未來科技的發展和制度的進一步完善,相信這些問題都能夠得到更好的解決。
來源:品牌服裝網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