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4 來源:互聯網
第七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在南昌大學圓滿結束。本屆大賽共有來自121個國家和地區的4347所院校、228萬余個項目、956萬余人次報名參賽。在眾多的參賽隊伍中,由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教工黨支部書記劉科江,創新創業學院副院長吳雋的帶領的番職院參賽隊伍憑借項目《新絲之路——絲綢皮草的開創者》斬獲職教賽道金獎
團隊參賽作品
A 獨出心裁 原創“絲綢皮草”
近年來,我國皮革產業發展勢頭迅猛。據近日發布的《皮革行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顯示,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皮革企業銷售收入9593.07億元,生產總量占全世界的60%。輕革、鞋、皮革服裝、毛皮服裝、箱包產量均居世界首位。
但是,由于全社會環保以及保護動物的意識不斷增強,因人造皮革生產高耗能、制造高污染、產品低附加值、面料吸濕性和透氣性差,動物皮草殘忍血腥、資源有限、鞣制不環保等,使中國毛皮行業的發展遇到*大瓶頸。此時,一種新型的皮革產品呼之欲出。
在此背景下,番職院《新絲之路——絲綢皮草的開創者》項目通過設計學、材料學、仿生學,以及紡織技術等跨界設計,經過甄選生絲綢材料、優化紗線配比、變革生產流程、精控脫膠加脂、創新數字織造、增加織造行程等系列工藝和技術,為中國輕紡行業研發出健康、親膚、環保、時尚的絲綢皮草新材料,為面料的綠色發展帶來新的選擇。
在番職院,記者親眼見到了絲綢皮草。其色澤鮮亮,觸感與傳統的動物毛發并無顯著不同,相比于化學纖維制品,撫摸起來也顯得更加親膚和柔軟。“我們從原材料入手,發現蠶絲纖維的蛋白質含量、保溫率、透氣率、吸濕率的參數跟動物皮草的動物纖維是非常相似的,*后以此作為突破點開發出了絲綢皮草這一新型產品。” 項目聯合創始人、番職院2020級工藝美術1班郭宇楓同學對記者介紹。
據另一位團隊成員孫源癸介紹,目前團隊已經開發出仿綿羊毛、仿山羊毛、仿灘羊毛、仿獺兔毛、防水貂毛和仿狐貍毛6種產品并且已經進入量產。“在去年的巴黎時裝周上,GUCCI(古馳,全球精品品牌)就使用了我們的產品,甫一亮相,就在市場上引起了比較大的反響,得到了很好的評價。” 孫源癸說,“在和GUCCI達成合作之后,我們又先后和DIOR(迪奧,法國時尚消費品牌)與CHANEL(香奈兒,法國奢侈品品牌)達成了合作意向。”“我們的產品除了定制款外,并不算昂貴,大多數人都可以買得起。” 孫源癸表示,而且這種材料非常好打理,不需要像皮草一樣干洗,普通手洗就可以進行清潔。
團隊成員正在研究面料
B 五大亮點 凝聚多年心血
一塊小小的絲綢皮草,看似與普通皮草無異,但其中蘊含了相當多的高科技和先進的工藝流程。“我們發明的絲綢皮草環保材料,在輕紡皮草行業實屬首創。”項目指導老師、番職院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教工黨支部書記劉科江對記者表示,針對產業升級對環保皮草材料的新要求,項目團隊發明的“絲綢皮草”環保材料,在原材料選擇、生產工藝、制作流程上注重環保性、科學性、實用性,將絲綢材料應用于皮草面料的生產,在國內外輕紡皮草行業是首次提出,突破了絲綢只能生產平面面料,不能生產立體面料的技術瓶頸。
其次,團隊還創造性使用了“先脫后脂再織”技術,攻克了絲綢皮草織造技術難題。在產品制作時, “我們采用的‘數字+’多工藝合成法,使產品品質位于行業前列。” 劉科江說,“從原材料的選用,到制作工藝、生產過程、市場成品,全程環保、無毒、無害、無污染,研發的絲綢皮草環保新材料,可廣泛應用在服裝、箱包、鞋帽、家居、飾品等市場新領域。”
此外,團隊還運用了“多學科融合法”,將材料學、化學、設計學以及紡織技術、數字技術、激光技術有機結合,把新技術、新工藝融入絲綢皮草環保材料的研發過程中,仿生織造出綠色、環保、健康的絲綢皮草,得到中國皮革與制鞋研究院、中國皮革協會等的多方認證、認可。
“這些先進的技術離不開師生們多年的心血。” 藝術設計學院**教工黨支部書記劉科江說,“其實早在8年前,學校成立的皮革創新設計實驗室,就提出了環保皮草的概念,但是還沒有發現蠶絲這種材料。作為一名黨員和黨支部書記,能和教師們一起帶領學生刻苦鉆研,挑戰困難,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8年來,在上千次的配比試驗中,雖然經歷了無數次失敗,但團隊始終堅忍不拔、不言放棄,*終戰勝困難,得出*佳的匹配方案。”談起研發的過程,劉科江十分感慨。作為黨員指導老師,劉科江不僅從技術上解答難題,同時還要從黨建**雙創教育方面,積*引導同學們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家國情懷。“大家雖然非常辛苦,但是我們要引導同學們發揮工匠精神,堅持不懈、精益求精。”
團隊成員正在制作面料
C 學校助力 打造創新精神
在團隊取得優秀成績的背后,是番職院的大力支持。“項目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學校全程給予大力支持以及一支跨專業、跨學科的跨界研究團隊。” 劉科江說,“番職院作為國家‘雙高’院校,一直以‘藝術+科技’為理念,有國家‘雙高’專業群做專業支撐;建立了廣東省皮革智能產品3D打印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廣東省藝術設計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為項目的開展提供了研究基礎。行業大師、企業導師以及創新創業學院同事們,在成果孵化落地的過程獻智獻力給予了許多幫助。”
此外,將課堂與創新創業意識深度融合,也是番職院的一大“法寶”。“我們很早就將創新創業的做法融入教學里面去,尤其是融入我們的工作坊教學制度中去。” 番職院藝術設計學院院長葉永平表示,“我們將專業項目與課程體系相結合,依托學生的創業公司,在團隊老師的帶領下,在平常實施項目的過程中就給學生注入了創新創業的意識。當項目完成時,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也完成了創新創業的任務。此次獲獎,也證明我們把課堂與項目實踐相融合的做法是卓有成效的。”
“落實雙創教育,同時推動跨界資源的整合,對學生復合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 番職院副校長歐陽麗指出,加強雙創教育,對學生未來走向工作崗位也是非常重要的。近年來,番職院創新創業學院在全校“雙創”工作中著力人才培養,全程參與指導,推動踐行“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的理念,在各項大賽中斬獲佳績。2019年學校拿下廣東職教的在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國賽首金,三年來共獲國賽2金2銀,省賽6金12銀2銅,成績排名全國前列。
“對于學生自身來說,通過參加這類項目,可以培養科研能力和專注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行業的熱愛。” 歐陽麗說,“同樣,對于教師的教學來說,也推動著教師不斷擴寬自己的知識面,培養跨界的知識體系。”“在未來,我們要繼續充分利用學校平臺優勢和專業優勢,力求發揮‘雙高’院校的示范效應,為中國職業教育貢獻番職智慧、番職經驗和番職模式。”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