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5 來源:互聯網
人物: 劉生鴻,43歲 名片: 安徽齊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阜陽市政協委員、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會員; 2012年,獲評第九屆安徽省優秀青年企業家; 2013年,獲評潁泉區2013年度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活動突出貢獻先進個人、阜陽市少先隊事業熱心支持者; 2016年,獲評全市優秀返鄉創業典型,潁泉區2015年度“潁泉好人” ; 2017年,獲評阜陽市潁泉區首屆優秀企業經營管理人才。 賣過生姜,撿過廢品,干過瓦工 劉生鴻的老家在阜南縣新村鎮劉老村。156 0190 2607年,16歲的他初中畢業,就做起了販賣生姜的生意。“攔大貨車去合肥賣。”在肥東,劉生鴻白天陪爺爺賣生姜、撿廢品,晚上就睡在板車上。 收入有限,劉生鴻不得不另謀出路。此后,他去過哈爾濱窯廠拉磚頭;在吉林省扶余縣干過瓦工,開過塔吊;還在江蘇干過裝卸工…… 與箱包行業結緣,還得從1993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說起。當年,劉生鴻帶著120元來到浙江省東陽市,進入一家箱包廠。“干了10天就掙了15塊錢。”劉生鴻說,正當他萌生退意時,老板卻對他贊賞有加。因為同時進廠的其他人都還在學習,他已經能夠做包掙錢了。 在老板的鼓勵下,劉生鴻干勁十足。“工人都是當地的中老年人,我聽不懂他們說話,就在旁邊邊看邊學。”就這樣,**個月,劉生鴻拿到的工資就趕上了熟練工。接下來的半個月,他成為全廠的佼佼者。 接著,他被委以重任,單獨帶工人組建車間搞生產。兩年里,他為工廠培訓了400多名工人,組建了4個車間。 1997年,劉生鴻離開東陽市的箱包廠,進入義烏一家箱包廠。只用了兩年時間,在他的打理下,這個小廠漸漸成為擁有670多名員工的義烏箱包行業的龍頭企業。 跌入低谷,又開啟新事業 2002年,在日本一家公司的資助下,劉生鴻開始創業,很快就賺到了人生**桶金。 但好景不長,劉生鴻沒有抵擋住誘惑,學會了賭博,3個月輸掉近200萬元,只剩3萬多元。 痛定思痛后,他躲進山里戒賭。半個月后,他重新出發,用剩下的錢買了10臺舊機器,從*基本的加工開始做起。2006年,他在義烏成立了“義烏市齊心箱包有限公司”。 2008年春節回家,他深刻感受到了家鄉的變化,決定返鄉創業。第二年,他就和潁泉區工業園區簽定協議,建立箱包生產基地。同年8月,安徽齊心箱包有限公司成立,專業生產各類化妝包、背包、購物包、禮品包等,現有員工近400多人,擁有目前同行業*先進的自動化生產流水線。公司獲得“阜陽市優秀民營企業”、“阜陽市重點出口企業”、“安徽省民營進出口100強”等稱號。 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劉生鴻開始投身社會公益事業。自2008年以來,他每年都會參加“捐資助學愛心圓夢”、“看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活動,已累計捐款100多萬元。 記者:你曾先后在多家企業擔任廠長,帶領企業發展壯大。你認為企業想獲得長足發展,*重要的是做好哪些方面? 劉生鴻:企業想要獲得長足發展,就必須做好對內對外兩個方面。 對內,**要有一套完善合理的績效考核體系,把控產品的質量、產量;其次是人才,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對員工的承諾一定要兌現,使他們有足夠的積*性。當然,所有的老板都不是傻子,他們心里也是有數的。對外,企業不僅僅要埋頭干,更需要抬頭看,看看市場上需要啥樣的產品,再針對性進行生產;企業不能孤立,需要打造完備的產業鏈,線上線下形成合力。 記者:相比在義烏創業,在家鄉創業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劉生鴻:家鄉的信息傳播慢,沒有相應的配套設施,這讓箱包行業缺乏*新信息。此外,箱包行業主要集聚在義烏等地,原材料的購買、產品的銷售過程中,運輸成本較高。 但家鄉的土地、人工成本便宜很多,*重要的是有政府和政策的支持。這里要特別說一件事,2015年,銀行原本承諾給公司1500萬元信用貸款,后來又準備增加3000萬元。但此時,南方部分企業出現貸款違約,給銀行帶來了金融風險。銀行出于風險防控,把信用貸款收回了,公司一下子陷入了面臨資金鏈斷裂的絕境。 那幾天,我成夜輾轉反側,后來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給一位領導發了信息,談了企業面臨的絕境。沒想到,他聽取了我的匯報后,立即安排金融辦幫我協調潁泉區擔保中心,幫我解決了800萬元擔保貸款救急,把企業從生死線上拉了回來。 記者:從事箱包行業20多年,你也在家鄉開啟了創業之路。目前,你們企業有什么樣的發展目標? 劉生鴻:我們企業的宗旨是“愛心、盡心、誠心、信心”。 目前,我正在專心做學生書包這一塊。孩子的書包很重要,一個合適的書包前提是不影響孩子的發育。為此,我還特地前往德國、日本等國家調研。2016年8月,我們聯合合肥市六安路小學的學生、家長、輔導員、老師和中科院、合工大教授等,歷經2年多共同研發出針對中國孩子實際情況,解決孩子安全、駝背的智能書包,2018年4月面市。接下來,我將繼續努力奮斗,爭做中國書包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記者: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你是如何平衡追求利潤與承擔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 劉生鴻:達則兼濟天下。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我們積*承擔社會責任,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和光彩事業。2008年,汶川地震期間,我們帶頭并號召員工,為災區人民送去了10多萬元的現金和物資;2012年響應團省委“百企助百鎮”的號召,對接一個貧困鄉鎮,出資為他們建了圖書館;2014年為即將走入大學的孩子們提供了300多個暑假實習崗位,發放100多萬元實習工資;2016年安徽水災,籌集13萬元的災區急需物資,專車送到池州災區人民手上…… 自2008年以來,我每年都會參加“捐資助學愛心圓夢”、“看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活動,已經累計捐款100多萬元。 2018年,我們企業實現了產值過億元,提供300多個就業崗位,發放工資超千萬元,帶動了100多戶貧困家庭脫貧致富。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