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開始,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共同發布的《布面童膠鞋》標準(GB-25036-2010)正式出臺生效。
據了解,該標準是中國童鞋行業***國家強制性標準,特別對pH值、游離甲醛、可萃取的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以及銳利邊緣等物理安全隱患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就在標準正式出臺之前,廣州市消委會聯合廣州市工商局公布了*新的兒童商品抽檢結果,其中童鞋恰恰是質量問題較為嚴重的部分,達標率僅63.6%。有行業專家告訴南都記者,此次發布的《布面童膠鞋》標準更為嚴格,若參照該標準進行檢驗,達標率還可能更低。
童鞋抽檢問題頻現
盡管許多商家都會把“做兒童產品就是做良心”掛在嘴邊,但現實情況真的如此嗎?和直接入口的食用類產品相比,童裝童鞋即便會對少年兒童健康產生影響,往往也因為不會及時反映出來,而未被充分重視。
今年六一兒童節前夕,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對江蘇、上海等6個省、直轄市80家企業生產的80種童鞋產品的國家監督抽查結果,涉及兒童皮鞋、皮涼鞋、旅游鞋等多個產品,合格率為82.5%,涉及游離甲醛、外觀及感官質量、耐磨性能、外底硬度、鞋幫帶拉出強度、底墻與幫面剝離強度、襯里和內墊耐摩擦色牢度等多個項目。
無獨有偶,半個月后,廣州市消委會亦公布了一項兒童商品抽檢結果,其中童裝、童鞋質量問題更成為“重災區”,質量達標率分別只有66.7%和63.6%。其中,童裝主要問題是甲醛含量和pH值超標、色牢度不符合標準要求等。
童鞋的問題則主要出在部分物理機械性能指標未達到產品標準要求。例如勾心的抗彎剛度不達標,會造成鞋體變形、穿著不穩,嚴重的甚至會崴腳、摔倒等。
物理安全性能強制標準成亮點
“上述內容還僅僅是一些同樣適用于成人鞋類產品的標準。”廣東鞋業協會的一名負責人向南都記者表示,對于童鞋產品而言,應該有更為嚴格的標準,此次《布面童膠鞋》標準出臺便填補了國家在這方面的空白。“國內中低檔童鞋主要在溫州生產,廣東則主要生產中高端產品。”他表示自己已仔細閱讀了《布面童膠鞋》標準,相信對整個珠三角童鞋制造業都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據了解,該標準適用于鞋號在245以下,鞋幫具有紡織品,適合兒童穿用的膠底鞋或其它彈性體為底的鞋品。針對pH值、游離甲醛、可萃取的重金屬、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含氯酚、亞硝基胺等有害物質進行嚴格標準限制,保證健康安全。
考慮到少年兒童消費群體的特殊性,標準更對一些物理安全性能提出了強制性標準。例如童鞋上不應有可觸及的銳利邊緣(鞋上裝飾件、鞋眼等部件)、可觸及的銳利**(鞋上裝飾件等部件)。對于可拆卸或經可遇見的合理濫用測試后脫落的小附件,則有大小要求。
據悉,《布面童膠鞋》強勢性標準自7月1日正式頒布并實施,各童鞋企業必須貫徹執行。國家相關部門則表示,會對企業進行質量抽檢,一旦檢測出不合格,將對造成惡劣后果和重大損失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經濟制裁或承擔法律責任。
國內童鞋百億市場規模
據統計,目前我國每年約有156 0190 2607萬的新生兒降生,16歲以下的兒童則約有2億人,占我國人口總數的15%左右“國內童鞋產業已進入高速發展期,市場規模以百億計算。”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表示,加之很多家庭的開支有不少都用在孩子身上,決定了這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的市場潛力。市場需求爆發,又是傳統產業,門檻不高,質量難免良莠不齊,此時推行強制性標準非常有必要。
“《布面童膠鞋》標準的基本要求就是保護兒童的健康成長,特別是3歲以下的嬰幼兒群體,因為該群體無法判斷自己穿的鞋是否合穿。”服飾行業分析人士廖潔容則認為,新標準實施后為我國的童鞋產銷樹立了依據,但從標準本身看,仍有進一步完善的必要。
例如部分標準是從成人鞋上引入,或參照成人鞋標準所指定的。但她同時補充道,從物理安全性能上的高要求,看到了標準“創新”的一面,相信標準在未來具體執行的過程中還會不斷完善。
百檢網專注于為第三方檢測機構以及中小微企業搭建互聯網+檢測電商服務平臺,是一個創新模式的檢驗檢測服務網站。百檢網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便捷、高效的檢測服務,簡化檢測流程,提升檢測服務效率,利用互聯網+檢測電商,為客戶提供多樣化選擇,從根本上降低檢測成本提升時間效率,打破行業壁壘,打造出行業創新的檢測平臺。
百檢能給您帶來哪些改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