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6 來源:互聯網
3月9日,走進安踏集團同安智能工廠的生產車間里,一眼便看到縱橫交錯的“神奇”懸空軌道,在數據化、智能化的一番“騷操作”下,有條不紊地將衣料精準輸送到相應的工位上,輸送到各個程序中·····在這樣神奇生產線的配合下,工作人員井然有序地忙碌操作著,車間里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場景。
創造“神奇工廠”,**行業智能化變革
走進同安智能工廠,如同觀看一個服裝制造業的高端設備展會,每個生產環節都能在這里找到相應的自動化智能化設備。
串聯所有自動化設備的【智能吊掛系統】、對車間內的羽絨進行過濾的【空氣對流智能充絨房】、讓各項功能發揮到**的【360°旋轉全自動模板機】、使得柔性生產做到自動化、智能化的【隧道式整燙機】、以及將分揀速度提升超60%的【自動疊衣機、物流打包系統】等智能設備,種類繁多的機器,性能不一卻協同契合的設備,真正串聯為一體時,便形成了我們有目共睹的同安智能工廠,形成了安踏****的行業優勢!
該工廠的神奇之處,是海量數據的收集,以及人工智能經過精準計算,為每件衣服制定的*佳生產方案。其中,數據指揮中心,就像一個巨型大腦,將方案拆解為一道道指令,發送至神經路網終端的各項自動化設備,帶動整個同安智能工廠運轉起來。
而這一系列的改造,是基于怎樣的出發點呢?安踏集團同安服裝部生產總監李金勝告訴我們,當下行業智能化改造所呈現出來的狀態,是“碎片式”的改造(單一模塊的改造),安踏同安工業園也曾經歷過這一階段。改造升級這一個工業園,不僅僅是為了打造“安踏智能制造”模式,達到快速且高校的產品供應,更是為了**服裝制造行業智能化變革的進程,賦能行業未來發展。
“我們不做行業一樣的。作為行業頭部企業,我們有責任為行業創新,**投入、大膽投入,**行業發展。”采訪中,李金勝和他的團隊一再強調道。
“未來,我們還將對軟硬件系統,特別是智能大腦進一步升級,以更好地服務不同品牌、不同消費者需求的市場變化。”李金勝說,當前的架構系統還將為構建可持續發展的供應鏈賦能。
人機協同,打造專屬安踏的工業4.0
很多人理解的智能化,是機器代替人工,解放人力,從而導致更多工人的失業。而安踏所解讀的智能化,則是人機協同,用安踏董事局副主席丁世家所提出的“打造屬于安踏的工業4.0”來闡述,應當是技術驅動,以人為本,為行業發展賦智,為中國智造賦能。
據安踏同安智能工廠IE經理鐘學良介紹,改造升級后的工廠里,數據工程師打造的數據指揮中心,如同整個工廠的智能大腦,現場技術人員則如中樞神經一般,負責對命令進行優化、傳達,而一線員工便是末梢神經,智腦命令的*高效、忠實的執行者。在他看來,機器與人工,是互為協助的“伙伴”,優勢互補,重復、枯燥、危險的工作交由機器負責,而員工則被解放到更需要他的地方去,創造更多的價值。
隨著智能升級改造的發展,同安工業園的產值、效率和利潤率實現了大幅提升,在創新研發和技術革新方面,更是取得了質的突破,截至目前,已累計申請國家專利35項,并有持續上升的趨勢。
鐘學良告訴我們,改造后的工廠*直觀的變化有幾點。**,是生產周期由原來的15-30天縮短到3-15天,同品人效提升了18%-35%,產能提升21%-28%;第二,是管理上打破了“人管人”“人盯人”的模式,管理結構也同步精簡了15%;第三,是流程上,從傳統的“橫向流程”向一體化的“垂直流程”轉變,流程優化達到30%以上。
鐵軍之姿,萬丈高樓平地起
論這一神奇工廠的誕生,說起來也就是“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蘊含的簡單道理。
據悉,為這一次智能改造,核心團隊赴6家國內**的智能工廠參觀學習,并展開了為期2個月的設備考察;在同安智能改造小組辦公室里,關于智能工廠改造的文件壘了足足有半人高。這個項目自2018年立項到正式施工,半年內召開了上百場討論會,前后討論了40多種方案,光里程碑就羅列了50項;此外,為了不影響生產,同安工業園日夜兼程,生產線員工下班后,智能升級改造小組即上線··········這一系列的數據與動作,足可見其背后克難攻堅之不易。
神奇工廠的背后,是安踏傾集團之力,凝生產之心,以匠人之魂,共同敲響安踏智造之門。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