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6 來源:互聯網
【百檢網訊】中國家紡正面臨六大考題:一是成本上漲有何對策;二是如何破解用工荒難題;三是如何消化庫存壓力;四是如何進行渠道創新;五是如何破解融資難題;六是如何解決線上線下。
家紡行業
成本壓力大幅上漲加上價格不敢上調,讓一些利潤本來就比較低的中低檔家紡企業,很有可能承受不住雙重壓力而將導致生存危機。業內人士預測,今年年底企業能否洗禮重生,將可能成為家紡行業的分水嶺。
“家紡行業的經營成本相當高,家紡經銷商沒有50%的利潤就沒法撐下去。”以大中型家居賣場為例,目前的租金是200~600元/平方米,一個套房面積小也不能低于10平方米,一個套房每個月僅租金支出就是數千元,雖然今年的房租不像之前每年還以10%的幅度漲價。但一個套房每個月至少要賣出10套家紡產品方能保本,一般情況下,家紡經銷利潤率達到60%才能與運營成本持平。而今年1~5月份,由于樓市不景氣等多重原因,實體店家紡銷量已經下滑了30%,不少家紡經銷商都面臨巨大的運營壓力,如果8月份至年底銷售還不能轉旺,一些家紡廠商可能瀕臨倒閉,到今年年底就能見分曉。
“家紡企業與經銷商是一脈相承的關系,銷路斷了,家紡企業又怎能不受傷?預計今年年底將會是家紡行業的分水嶺與新的洗牌期。”寂寞創新與未來渴盼
“家紡行業核心的特征是創新,源源不斷的創新才能帶給用戶更好的產品體驗。”富安娜家飾用品公司董事長林國芳不止一次的強調,他不無感慨地說,創新是一座孤島,只有耐住寂寞,才能擁有繁華。林國芳認為,家紡行業的未來仍然大有可為,行業增長出現下滑,說明家紡行業正在擠去泡沫,進入短暫的自我調節階段。
在林國芳看來,未來家紡附加值的提升一定要靠文化與時尚來驅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主要有3個驅動因素,除了技術和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還有不斷增長的用戶需求,以及政府的支持和市場的規范。
同時,我國的家紡創意產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和挑戰:國內的法律環境還需要不斷規范和完善,政策環境應為很多家紡創意產品的市場化創造條件,中國城鄉環境和用戶特征的差別明顯,家紡創意產業發展需要考慮這種不均衡的現狀。
家紡企業如何為中國創意產業貢獻力量?林國芳認為,企業的貢獻是在追求創新的同時,踏踏實實做好產品,切忌浮躁,慢工出細活兒;同時通過產品輸出,將中國的家紡產品帶到世界各地。中國家紡產品設計中心主任徐行健認為,如今全球有利于發展家紡行業的國家就是中國,因為中國有成熟而完整的產業鏈,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此外,國家經濟發展潛力巨大。他說:“家紡是一個可以永續經營的產業,好的品牌可以存活百年,未來中國的家紡產業發展前景依然十分美好。”
做實體店+,而不是互聯網+
在電商步步緊逼之下,實體零售商不得不考慮轉型。一時間,咖啡館+服飾、零食店+服裝……各種“百貨+”如百花齊放,爭相斗艷。這樣的跨界轉型,能否帶來實體店的逆襲?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實體店通過多種業態的疊加,以此加強體驗感、個性化,將是未來實體零售行業的一種趨勢。
走進鵬瑞利廣場一樓的速品,你會有點不相信眼前的景象。店內有一半的區域是咖啡館,三三兩兩的情侶或閨蜜,坐在吧臺上喝著咖啡,吃著甜點,低聲交談著;而另一半區域則是服裝,主打快時尚風。
這到底是咖啡館還是服裝店?該店負責人杜云飛說,這叫復合店,顧名思義,就是多種業態的復合形態。整個店面達平方米,咖啡館的面積約占一半,另一半則是傳統的服裝區。杜云飛介紹說,“速品定位于快時尚、慢生活、愛樂活,目標消費群是心理年齡在30歲左右的女性。為此,服裝每周都上新,與時尚同步;另一方面增加休閑咖啡區,提供現磨咖啡、花茶、蛋糕點心等。”
在“百貨+”的模式里,商家是否會徹底摒棄百貨,轉型截然不同的體驗業態呢?杜云飛告訴記者,速品的主營業務仍是服裝。從廣州門店運營一年的情況來看,服裝依然是主要盈利點,而咖啡餐飲等只是作為附加值。“其中服裝的比例占60%,剩下40%是餐飲等。”
中國家紡走跟隨策略,如何從產品研發、時尚潮流及品牌內涵等方面擺脫他人的影子,走出自己的道路,關鍵在于質量、創新、快速反應三位一體的產業化建設,而這其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就是走產業化道路的重點,用全球的視野、創新的思維,整合資金、人力等各方面資源,利用新的商業模式發展,才能進一步打造企業的軟實力,調整轉型,增強企業競爭力。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或來電400-101-7153刪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