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6 來源:互聯網
【百檢網訊】每年的江蘇國際服裝節已成為業內公認的重要專業盛會,回首展會成長歷程和江蘇紡織服裝行業發展軌跡,近10年該地區縣域、鎮域產業集群的變化顯而易見。2013年江蘇紡織服裝行業逆勢上行: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億元,同比增長9.33%;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682.9億元,同比增長11.02%,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幅高于全國同行業工業總產值;虧損企業數同比下降2.25%。驕人業績的取得,與其產業集群日益細分化、特色化、配套化“三化”密切相關。
虞山鎮成紡織產業密集區
近年來,常熟虞山鎮引導和推動鎮內紡織服裝產業升級發展,打造“常熟紡織服裝產業園”,紡織服裝業已成為虞山鎮的一個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富民產業。
虞山鎮以服裝、面料、家紡三大專業配套為集聚導向,已擁有“中國防寒服”、“家紡名鎮”、“江蘇家紡名鎮”、“江蘇紡織面料名鎮”等諸多產業集群美譽。鎮內既有“千仞崗”、“月龍”、“愛博爾”等一批的防寒服品牌企業;也有“阿仕頓”、“百成匯”等正在快速成長的休閑男裝品牌企業;而以江蘇夢蘭集團為龍頭的虞山鎮家紡產業和以“忠鑫針織面料”、“興達利意邦針織面料”為代表的國家**面料名品都為虞山鎮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增添了靚麗的色彩。
“常熟紡織服裝產業園”占地1.8平方公里,區內規劃包括了企業總部園、創意設計園、濱水商業區、文化展示區、高端商務區等多個功能群組,來引導推動園區內、集群內企業向紡織服裝產業鏈的高端發展,打造紡織服裝企業的總部中心。
太湖新城優越生態化為金字招牌
吳江太湖新城于2012年成立,是蘇州“一核四城”城市格局的南部板塊。太湖新城橫扇辦事處享有“中國縫紉機名鎮”、“中國毛衫名鎮”之美譽。2013年實現工業開票銷售收入151億元。當前,新型城鎮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太湖新城將產業與生態結合,致力產城融合、城旅一體發展,推進新城與省級東太湖生態旅游度假區“雙核”驅動,真正建設成為綠色低碳的典范、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樣板、新型城鎮化的示范、現代化建設的標桿。
金壇產業龍頭帶動能量聚合擴張
金壇市紡織服裝產業起步于上世紀 60年代,快速成長于 90 年代。
從2002年納入國家紡織產業集群試點以來,集群產業發展速度快、質量穩定、市場龐大、綜合實力明顯增強。2013年集群規模以上企業113家,與2003年 500萬元以上的規模以上企業48家相比,增加了65家,產量增加2.53億件,產值增加108億元,銷售增加106億元,外貿出口增加300%,在職員工增加了2.8萬人,創利稅及附加值增加4.6億元。億元銷售企業增加18 家,特別是晨風集團銷售突破20億元。
建湖科技**不同基地一條龍配套
建湖縣目前初步形成了普通棉紡、特種紡織、印染織布、服裝加工等一條龍的完整產業鏈條,形成以東華(織寶)、宇暉為主的環錠紡,以慶豐鎮金龍馬為主的特種紗線,以上岡海利達、龍成為主的氣流紡以及以慶豐鎮為主的腈綸紗四大生產基地。為了應對企業運行成本高、棉紗產品綜合競爭能力不強等問題,建湖縣調整發展政策,做優做強企業。
東華公司近年來研發新產品近50個,已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20 個,其中“聚絨紡”新技術榮獲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建湖積*開展產學研合作,宇暉公司與東華大學合作研發阻燃毛毯用尼龍,雷諾服裝公司與江南大學合作開發生物蛋白纖維系列,江蘇和鷹與蘇州大學共同研發專用數控裁剪機,東華公司與江南大學合作研發的負離子記憶新型面料榮獲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射陽后來居上從傳統邁向前沿
射陽作為一個新興的工商業城市,已初步形成紡織染整、機械制造、新能源和裝備、生物食品等特色產業,后發優勢強勁,潛力巨大。通過近幾年優化產品結構,推動產業鏈、價值鏈不斷完善,堅持高起點規劃、可持續發展、堅持抓住特色,集群式發展,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了現有企業轉型升級。射陽區域品牌效應劇增,紡織產業基地蜚聲國內外。
7月15日~16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專家組對申報“中國紡織產業基地縣”的射陽縣產業集群進行了考評調研,尤其對射陽紡織染整產業集群規模、品牌塑造等方面所下功夫給予高度評價,對射陽縣產業構架和未來發展預期,表示了充分肯定。
小鎮七都異軍突起
七都鎮位于太湖南岸,面積102平方公里,人口6.7萬人。紡織業在七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七都一直是我國的老紡織工業基地,為我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1981年,家紡加工在七都鎮稍然興起,經過30多年的發展,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出口創匯快速增長,現已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家紡產品生產基地。目前家紡企業已經發展到117家,成為**我國家紡市場潮流的重要源頭,并銷往歐美、中東、東南亞等 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平望紡織產業高起點迅猛崛起
近幾年來,吳江區平望地區紡織產業發展迅猛,年生產各類面料50億米,約占全國總產量的7.6%,化纖絲70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1.8%,后整理能力30億米;2013年該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08億元,銷售收入201.9億元,占全鎮銷售收入的80%以上,成為全國紡織生產的集聚地并繼續呈良性發展態勢,己成為吳江區繼盛澤之后的又一紡織重鎮。
紡織企業主要分布在平望鎮民營經濟開發區和梅堰工業集中區,包括紡織原料生產、織造、后整理、服裝等全產業鏈。近幾年的發展在省內同行業中具有較高的技術水準,屬于紡織產業密集區。未來,平望鎮將高標準建設“一區兩園”,做大做強優勢產業,走差異化發展道路,做大紡織產業特色,以“三年翻翻行動綱領”為指針,爭取到 2015年,紡織產業實現銷售目標 400億元,年銷售收入超5億元企業10家。
古里針織集群趨向時尚配套化
除了防寒服產業在全國獨樹一幟,古里針織集群也因產業鏈配套應運而生。古里針織商會跟蹤培育銷售超億元的會員企業,帶動中小企業,切實解決生產經營上的困擾,為行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古里針織行業積*發展循環經濟,按照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積*轉變生產方式,促進資源循環利用,爭創節約、環境型企業,并以提供資金扶持為重點,經常開展商會與顧問單位溝通交流和信息導向活動,爭取金融部門支持會員企業,保證企業正常生產經營。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或來電400-101-7153刪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