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6 來源:互聯網
紡織家紡服裝產業是濱州市的傳統產業,龍頭產業,對全市的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據史書記載,“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年)武定州(現惠民縣),交納賦役之棉田3049畝”.乾隆二十四年的《武定府志》、嘉慶六年的“鄒平縣志》和咸豐十年的《濱州志》均有植棉和織布的記載。濱州現代化紡織生產“始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經過近40年的發展,紡織家紡服裝產業已成為全市的支柱產業,享有“中國棉紡織之都”的稱號。2003年,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又授予濱州“中國家紡產業示范區”稱號,山東省紡織工業辦公室授予濱州“山東省棉紡織基地市”稱號,成為全國乃至世界紡織行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地區之一。近幾年,立足于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拉長產業鏈,培植產業集群,在保持棉紡織優勢的基礎上,加快發展家紡產業,已形成集紡紗,織布、染整、針(復)織、巾被(服裝、裝飾面料)一條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為打造中國家紡基地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濱州市紡織家紡服裝企業發展到了445家,規模以上企業330家(紡織業270家,服裝、鞋帽制造業36家,抽紗刺繡地毯24戶),從業人員35萬余人,有紡織家紡服裝企業或為該類型企業配套生產的村212個,各類加工戶8800戶,從業人員40余萬人,棉紡織生產能力達到1173萬紗錠,棉紗、棉布產量占到全省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年產棉紗136萬噸,布34億米,服裝4860萬件,高檔毛巾2.8萬噸,粘膠纖維6萬噸,滌綸長絲1萬噸,濱州市紡織行業裝備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占47%,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占50%;巾被行業在國內同行業居先進水平;印染行業成為全國印染產品開發基地。形成了一批骨干企業、產品和集紡紗、化纖、織布、染整、針(復)織、巾被(服裝、裝飾面料)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重點企業主要有魏橋創業、亞光毛巾、愉悅家紡、宏誠家紡、惠民華潤、濱州華潤、環宇紡織、華紡股份、東方地毯、雅美化纖、龍福化纖等。另外,瑞鑫、鑫輝、春星、豪盛等一批新興企業快速膨脹,博興縣的博興鎮、陳戶鎮、湖濱鎮、呂藝鎮,沾化縣的黃升鄉等家紡產業集群加速形成,帶動了全市整個家紡產業的持續發展,家紡產業在紡織業中的比重達到22.5%。2008年,濱州市紡織家紡服裝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稅、利潤分別為1027.15億元、93.96億元、61.22億元,分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36.83%、44.55%和48.50%。
紡織產業以自己的產業活力表明,它不僅在過去,而且在今后5年甚至更長遠時期都將是拉動我市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不可替代的支柱性產業。同時,濱州也清醒地認識到,濱州市紡織家紡服裝產業鏈存在著“前大后小”的結構性矛盾,雖然濱州市裝飾、床上用品、服裝面料、巾被、針織等終端產品有不少“亮點”,但所占比重明顯偏小。這說明,濱州市龐大的棉紡織能力與下游產業、終端產品比重失調較為嚴重,結構性矛盾還比較突出。因此,延長紡織家紡服裝產業鏈,對于提高濱州市紡織品附加值和紡織家紡服裝產業綜合競爭實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是濱州市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
?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或來電400-101-7153刪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