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6 來源:互聯網
【百檢網訊】在兩天的時間里,第十九屆中國國際化纖會議在浙江桐鄉為全球化纖業內人士奉上了饕餮盛宴。不是紅火的年份,卻有著更高的人氣,今年的中國國際化纖會議著實讓人為之一振。這是業內尋求突破的共同心態,還是行業逆襲前的征兆?
隨著全球經濟恢復發展的不確定性和我國經濟的放緩,化纖行業受到了諸多內外不力因素的影響。宏觀經濟的發展放緩與結構調整為我國化纖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強有利的倒逼機制。化纖行業中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到了發展的十字路口,他們認識到,停下來思考是對長遠發展負責任的行為。盡管行業當前陷于困境之中,但是記者在現場并沒有感覺到與會者的迷茫,與之相反,他們對行業的發展有更多的共識與期盼。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高勇說,化纖行業今后必將以創新驅動、內生增長、資源節約、高效集約的方式發展。化纖行業將從常規纖維的規模化發展轉向以高新技術纖維和功能化纖維為重點的方向發展。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會長端小平也認為,我國化纖工業已經走過了依靠做大總量、追求規模就能贏得機遇的發展階段,正在從規模擴張主導的高速增長期轉入結構調整和質量效益主導的經濟平穩增長期。這樣的觀點被眾多化纖企業家認同,他們在市場的起伏中感知到,化纖行業中規模化的投機式發展不會帶來更廣的利潤空間,取而代之的將是用心經營產品,經營文化,經營品牌。
為復雜環境下的化纖工業注入新技術、新資源、低碳與品牌的活力,成為企業的共同責任。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化纖行業比較中可以發現,在新形勢下重構中國化纖的新優勢,顯得*為迫切。
未來增長有空間
中國化纖工業進入“十二五”以來,增速明顯下降。事實上,在“十一五”期間,化纖工業的年增長速度為 13.2%,化纖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當中對于化纖的年均增長速度已經調整到了5.8%。國家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王偉說,這幾年的發展速度是在預計之內的。在對未來形勢作出判斷時,王偉指出,就整體形勢而言,雖然從表面上看,我國化纖工業增長速度不到“十一五”期間的一半,但是發展質量正在穩步提升。而且從今后的發展趨勢來看,中國化纖工業在轉型升級之后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許坤元在分析世界化纖產業的發展現狀后認為,世界纖維產量繼續呈上升的趨勢,其中化纖的重要性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顯現出來,中國的化纖行業依然有廣泛的增長空間。同時,中國紡織品走出了滿足型消費,進入了改善型消費,這要求中國紡織工業結構調整來滿足新的消費模式。針對化纖行業而言,許坤元表示,消費需求的改變會導致我國化纖行業今后的發展不完全是量的增長,更是質量的提升和品種的增加。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巡視員賀燕麗認為,我國化纖行業現在已經到了調整結構的關鍵時期,在化解國內產能的同時,今后要注重差異化多功能纖維、高新技術纖維、生物基化學纖維、再生纖維等品種和行業科技的發展。
當前,化纖行業的景氣度也備受關注。9月3號,桐昆股份公布了股東大會的決議,施行不超5.5億元回購股份。桐昆集團董事長陳士良表示,桐昆集團看好行業的發展前景,認為化纖行業經歷深度調整后,現在正趨穩向好。陳士良說:“這意味著桐昆的效益會反彈,我們相信未來桐昆效益的趨穩向好肯定會拉動我們的股價。”端小平在評價桐昆集團的這一舉措時表示,桐昆集團回購股份這一行為對行業來說是鼓舞,這是“桐昆集團對化纖行業、對聚酯行業的一種信心表現”。
科技創新更加重要
2011年全球滌綸產量是3868萬噸,占到整個合纖產量的75%。2012年中國的滌綸產量是3057萬噸,占到中國化纖產量的80.6%。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名譽會長許坤元在談到科技的重要性時回顧了聚酯行業的快速發展歷程。他指出,滌綸行業之所以發展這么快,主要是依靠技術進步,這幾年大容量、超細旦技術裝備的國產化使產品質量水平提高了,比較成本降低了,所以有些投資者拼命投向這個市場。
因此,出現了在同一期間對同類產品的大量投入,導致市場出現了“消化不良”。許坤元同時認為,這不是落后產品的過剩,而是同等先進工藝裝備發展得太快。
10多年來,技術進步給聚酯行業帶來了巨大的變化。端小平也在發言中介紹,聚酯滌綸行業是科技進步的受益者。目前,滌綸行業的單位投資是10年前的1/8,建設周期是原來的1/2,產品的加工費用是原來的1/2,紡絲速度是10年前的8倍。
過去10年,中國化纖行業依靠科技進步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未來10年,行業將更加依靠科技進步來完成產業的升級。端小平分析其主要有三點原因:,中國經濟的轉型無法持續支撐單純規模的擴張;第二,技術進步在成本控制和規模方面的邊際效應正在逐步降低;第三,傳統發達國家推動化纖行業技術進步的動力和能力不斷下降,中國化纖工業必然逐步承擔起帶動全球化纖工業科技進步的重任。
高性能纖維迎來發展高速期
端小平認為,未來5年~10年是高性能纖維發展的黃金期,他認為有幾個事實可以印證這一觀點:產業應用領域正在不斷地擴大;技術進步給高性能纖維生產帶來了后發優勢,包括生產的低成本和下游應用的擴大;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包括化纖行業轉型升級的需要。
對于高性能纖維的發展,端小平有幾點建議:要吸取常規化纖品種的發展經驗,從下游往上游發展更有優勢;要緊盯國際化纖發展方向,實現低成本生產是全球的趨勢;要注重基礎理論研究,并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要注重研發回收技術,以減輕高性能耐強酸、耐腐蝕纖維在今后的應用過程當中存在污染環境的問題。
在談到未來的3~5年,哪些高性能纖維是值得推廣和應用時,中國紡織研究院院長趙強表示,碳纖維、高強高模聚乙烯纖維、聚苯硫醚、玄武巖纖維等高性能纖維品種都將會在下游領域的產品開發中得到廣泛應用。趙強說,后道產品的開發直接影響了高性能纖維的發展,如何加大這些高性能纖維的應用開發,必須要根據纖維本身的特性來決定。
高性能纖維的高速發展很重要一方面是由于產業用紡織品需求的帶動。綜觀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把化纖行業未來的發展市場瞄準了這一領域,并在不斷提升技術、融合技術之后,擴大纖維的應用領域。日本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副會長上田英志表示,日本化纖產品的應用目標市場將會進一步拓展,將在包括交通、信息、環境等領域上作出更多努力。
印度合纖協會秘書長Suresh Chander Kapur也指出,印度化纖應用領域的方向是產業用紡織品,包括醫療、建材、汽車制造、體育用品等領域。
聲明: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小編或來電400-101-7153刪除。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上一篇《家紡色彩流行趨勢解析》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