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7月18日-7月19日,由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辦的第16屆全國紡織新產品開發研討會在浙江紹興柯橋舉行,來自全國紡織服裝行業的專家,共同探討紡織品開發創新技術和模式。
研討會分為開幕式、產品開發論壇、流行趨勢論壇、創意設計論壇、協同創新論壇、市場需求論壇、總結報告七大部分。
研討會主題為“精準分析 協同創新 柔性智造”,旨在有效利用互聯網思維及大數據管理,精準分析消費需求和企業資源,優化企業產品定位,提升企業在細分市場的產品競爭能力;同時,通過人才、資本、信息、技術等要素深度合作,實現協同創新,提升企業產品創新要素資源整合能力,建立適應客戶差異化需求和快速反應的柔性智能化生產管理體系,從而創造綜合競爭優勢。
“三新”剖析當前形勢
當前,中國紡織行業處在新的發展時期,這個時期正是紡織行業產業升級的關鍵時期,眾多企業正通過不斷努力來提升競爭力。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孫瑞哲表示,在此背景下,紡織企業應做到三點:認清新常態、順應新轉變、注入新內涵。
孫瑞哲指出,雖然身處紡織服裝行業,但是紡織服裝行業在全球經濟中并不是獨立存在的,一定要關注全球環境的經濟和國內經濟的發展。
在國際方面,新常態主要體現在:世界經濟復蘇環境繼續改善;全球經濟增長動力仍然疲弱;貿易復蘇動力明顯不足;發達國家失業率仍處于較高水平;地緣政治風險明顯上升。在國內方面體現在:經濟增長速度的新常態,即經濟增長從高速增長向中高速增長換擋;結構調整的新常態,即從結構失衡到優化再平衡;宏觀政策的新常態,即保持政策定力,向市場放權讓利。
在新常態下,紡織企業別無他選,所能做的只有順勢而為,來順應這種國際、國內的新變化,做產業發展的轉變。
核心技術是
未來,產品開發工作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即以企業自主創新為主體,產業鏈集成創新為手段,以環境友好、以人為本為生產方式,以擴大消費、提高供給為根本目標。同時要重點關注三個問題。一是研究新需求,引導新消費;通過技術手段,降低成本,節能減排;二是結構問題,包括纖維結構、出口結構;三是循環經濟,如纖維回收和再利用。由此,為產品開發工作注入新內涵。
產品開發創佳績
如果用紡織企業比喻球隊,市場銷售是一個球隊的前鋒,那么市場開發則是球隊的中鋒?!暗弥袖h者得天下”,從進攻的角度講,中鋒的作用不需要贅言。而從防守的角度講,中鋒的作用仍非常明顯。
156 0190 2607年就開始從事紡織行業的張小華,現任張家港市金陵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目前主要負責公司的產品研發工作。她認為,在紡織大市場中,客戶的需求無數,企業注定滿足不了客戶所有需求,面料企業能做的就是在客戶的需求下了解自己的特長,創造產品的附加值,在調整中找到合適的客戶,用合適的產品定位給合適的品牌,在合適的運行中找到企業資源*大化,同定位產品匹配平衡,以收到*佳的經濟效益。
隨著云時代的來臨,大數據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江蘇丹毛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徐導看來,大數據并不是一個很高深、玄妙的東西,紡織企業只要平時不斷地記錄數據,隨著產品開發數量的提升,積累的數據將越來越有意義,而這些數據會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開發起到非常好的指導作用。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副總工程師董奎勇也分享了自己的看法,與以大工業為代表的商業1.0時代、以PC主導的信息革命為代表的商業2.0時代不同,當前商業格局正在進入移動互聯網席卷下的商業3.0時代,而繼云計算之后的又一大顛覆性的技術革命——大數據正以開放、平等、參與的方式重構商業模式和人的行為方式。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技術驅動與需求驅動是相輔相成的而非厚此薄彼的新產品開發動因,基于此新商業格局下的技術創新模式及其變化趨勢應更受到關注。紡織企業需要相互借鑒,采用新的技術創新模式,密切關注創新模式的新變化。找到適應自身的*佳路徑。
產業革新抓要點
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主任李斌紅在對研討會進行總結時指出,過去30年,中國紡織行業獲得快速線性增長,未來5年,中國紡織企業發展將呈現或盛或衰的指數性變化,把握已有的規模、技術及產業鏈配套等比較優勢,并與信息技術和可持續發展技術相結合將是新一輪產業革新的要點。
紡織服裝消費市場影響因素日趨多元化和復雜化,依據流行趨勢信息和歷史銷售數據分析,準確預測采購需求成為紡織企業產品開發的關鍵。基于行業發展動態和企業自身優勢,明確細分市場定位并建立體系化產品結構能夠顯著提高新產品市場化率。
企業要通過供應鏈管理、戰略聯盟、產學研合作、全球化等協同效應,充分發揮內外資源配置功能,以滿足客戶需求和達成持續共贏為目標,建立一個完整高效的運行系統,提高時間效率和改善成本結構,形成獨具特色的產品競爭力。另外,隨著個性化需求的不斷增長和網絡零售模式的快速普及,紡織產品訂單從小批量、多品種、短交期逐步向大規模定制轉型,產品生命周期明顯縮短,從產品計劃、組織生產到市場銷售,企業創新的靈活性和快速反應變得越來越重要,柔性管理通過信息共享、虛擬組織、競爭性合作、差異性互補以及社會創新等商業模式,提供實現客戶價值增長的整體解決方案。
總之,更加開放的市場將帶來更加激烈的競爭,真正的企業經營能力是以客戶價值為導向、以產品為核心、以技術和資本為紐帶,建立能夠主導供應鏈體系的價值鏈。
全國紡織新產品開發研討會正是以提升企業產品開發水平為基點,搭建深化行業內全產業鏈的交流與協作的對話平臺。通過市場需求分析、潮流趨勢預測和創新技術分享,多維度、多層次探討紡織產品開發的發展動態和解決方案,促進企業在特定經濟環境中進行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開發,實現技術創新與時尚創意相結合的價值創造。
這是一個*好的時代,市場爆發、資本活躍、信息觸手可及、行業貫通而開放。但同時這也是一個*壞的時代,巨頭壟斷、資本橫行、大環境不景氣、對手“狡猾”而“殘忍”。但這就紡織企業們需要經歷的一切,有勇氣去奮斗,才有資格得到回報。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