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今年以來,我國的紡織工業陷入窘境,1~5月份,出口的實物數量減少了2.2%,內銷也比去年同期跌了10個百分點,全行業生產大幅下降18個百分點。紡織市場的低迷,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原材料價格的大幅度的震蕩,給紡織行業的生產和經營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因此,中國紡織原料發展機制和體制需要改革,而且必須要加快改革步伐。
根據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ICAC6月1日發布的*新一期的報告顯示,預計全年的棉花庫存將會有連續兩個年度的增長,預計在2013年的7月庫存量將達消費總量的61%。也就是說今后兩年的棉花還有富余。我國的國儲棉,已經成為燙手的山芋,也成為一個不確定的因素,我國的棉紡行業也陷入了困境,有的企業已經大面積虧損,所以中國棉花體制也需要加快改革。
針對紡織原料市場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不長久性,需加強對紡織原料的研究和分析。**要提前科學地預測和信息發布,力求信息的科學性、預見性和覆蓋面;其次是形成有效的價格機制和調節機制;*后是形成產業鏈成本調節、傳遞和快速反應的機制。
中國的棉花改革必須要從三個方面來推動。
一是把棉花從戰略物資的序列中排除出去,不再列入戰略物資。我們原來的糧棉油是作為戰略物資,現在棉花已經不是紡織工業和紡織消費品的主要原料。
二是要從中央管理,下放到省、市、自治區管理,不再搞中央統一管理。中央的計劃、中央的庫存、中央的配額不要再設限制,要把這些管理下放到省、市、自治區。
三是從計劃體制轉變到真正的市場配置資源的軌道上,取消配額,不再搞國家的棉花儲備,不再搞國家的定價。對特殊的省份,如新疆等地區可以采取特定的政策。要把棉花的管理體制搞到*簡單的、不復雜的管理體制。我相信只要轉變到以市場配置資源的路子上來,我們的棉花體制就能符合全產業鏈共同的利益,從而實現工業及所有環節的經濟的發展和共贏。
建立協調原料發展的有效機制
紡織工業本身是一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時效性很強的行業,但是我們的原料并沒走到這樣的路子上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強對紡織原料的研究和分析,確保原料市場的穩定。
**是要提前科學地預測和信息發布,力求信息的科學性、預見性和覆蓋面;
其次是形成有效的價格機制和調節機制;
*后是形成產業鏈成本調節、傳遞和快速反應的機制,上下聯動,減少市場風險,提高原料加工企業的抗風險能力,要形成多種纖維的價格比價指數,來協調我們各種纖維的合理平衡發展。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