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當前,紹興縣已形成集化纖、織造、印染、服裝、家紡等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有紡織類企業9000余家,2011年規模以上紡織企業 實現產值156 0190 2607.1億元,成為國內*大的紡織產業集群,同時我縣還擁有全球*大的輕紡產品集散中心——中國輕紡城。紹興縣1.63萬家工業企業,貢獻全縣約60%的經濟總量、70%的財政稅收、80%的外貿出口、90%的勞動就業。在發達的紡織制造業水平基礎上,大力 發展紡織創意產業,更多地賦予各類紡織品新的文化內涵,才能使這個傳統行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現在,紹興縣充分發揮“紡織大縣”的固有優勢,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產業集聚促轉型,以創新驅動強工業,初步實現從“一業獨大”到“三業并舉”、從“工業大縣”向“工業強縣”轉變的良好態勢。
今年一季度,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0.64億元,增長9.1%;其中工業增加值112.15億元,增長9.8%。1~4月,財政總收入47.89億 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8.20億元,分別增長7.8%、10.6%;工業投入65.11億元,增長10.4%;實現出口28.34億美元,增長 5.0%,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全省前列。
紡織占工業經濟總量的58.5%,是*大的支柱產業、民生產業。二是集群優勢。形成了從前 道PTA到織造、印染到服裝家紡等完整的產業鏈,現有規模以上紡織企業745家,化纖、織造、印染產量分別約占全國的8%、5%和30%左右。三是市場優 勢。擁有亞洲*大的輕紡市場,去年中國輕紡城市場群成交額達890億元。
現在要做的,就是要加快紡織業的轉型升級,讓它由“優勢 產業”變成“強勢產業”。紹興縣以示范區試點建設為契機,以印染產業集聚升級為突破口,著力推進化纖差別化、面料功能化、印染高端化、服裝
“雙輪驅動”,另一個“輪子”,就是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該縣明確“5+3+X”產業導向 (“5”,就是裝備制造、汽車汽配、皮革塑料、新型建材、金屬制品五大優勢產業;“3”即新能源、生物醫藥、住宅產業化三大新興產業),大力實施優勢產業 “5個500億”計劃和新興產業“金種子”計劃,力爭到“十二五”末,新興(優勢)產業在工業經濟中的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
紹興縣把紡織印染、機械裝備、高分子新型化纖材料“三大產業”,作為工業強縣建設的突破口。這“三大產業”中,機械裝備和高分子新型化纖材料,也是與紡織印染產業相鄰相關的。這叫“成龍配套”,是紹興縣工業強縣建設中有意為之的一種戰略安排。
政府的主導作用,除了政策引導與政策扶持,還體現在要做好“單家企業做不了的事”。
切實提升產業發展平臺、抓好大項目大企業的培育與引進、市場的建設與拓展,是紹興縣致力抓好的“三大平臺”。
目前,在平臺提升方面,紹興縣以2個省級開發區、5個省市級小城市試點鎮為重點,加快推進柯北二期高新技術產業園建設,整合提升一批集聚力、帶動力強的 工業集聚區。在項目建設上,突出招商選資“一號工程”,重點支持浙商、越商和輕紡城布商回鄉投資,力爭“十二五”完成投資2500億元,其中工業投入 1200億元,今年計劃投資400億元,其中工業投入220億元。在市場拓展上,在提升發展輕紡城實體市場的同時,全力加快“網上輕紡城”建設,目前已有 注冊經營戶5.5萬家;在著力擴大國內市場份額的同時,力保歐美日等傳統市場,力拓東盟、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力爭繼續保持全省**出口大縣地位。
重“扶優”。跟蹤管理50強龍頭骨干企業,分類幫扶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重中之重是加大對44家創新型成長企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開展自主創新,引進新工藝、新設備,創建技術中心,提高企業創新積*性和主動性。
重“設計”。大力發展紡織工業設計,加大對工業設計研發、設計成果轉化、設計企業發展、設計
重“人才”。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完善區域創新服務體系,現有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 術企業54家、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38家、大院名校技術轉移中心10家,浙工大之江學院簽約落戶;每年安排1%的財政資金,專項用于人才引育、 創業孵化等政策激勵,抓住當前國內外產業調整契機,著力引進紡織及相關產業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去年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24名,其中2人入選***“千 人計劃”、4人入選省級“千人計劃”。
重“創牌”。投資3億元、占地60畝的科技園,以及創意園和紡機、印染等行業公共服務平臺 加快建設。創意設計產業積*蓬勃發展,紡織工業設計活動更加豐富,創意產業基地建設穩步推進,今年1至4月,基地共引進項目17只,累計落戶企業98家。 深入實施
重“服務”。近幾年,縣財政每年投入8億元專項資金,其中5億元集中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1億元專項鼓勵培育紡 織印染機械和高分子材料產業;加強銀企對接,完善政府性存款匹配政策,創新票據、債券、BT、BOT等金融服務,推進去年引進的44家股權投資企業與新興 產業項目的有效對接,推動金融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開展“進村入企、助推發展、強化服務”三大專項行動,深化完善縣鎮領導“六聯系”、服務企業“直通車”等 工作機制,探索推進“模擬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提升各級干部服務轉型升級的能力與水平。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