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6月6日,為期兩天的2013中國國際棉花會議在青島開幕。本次會議主題為“信心、轉型、共贏”。會議由中國棉花協會、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和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辦。來自17個國家和地區的近千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棉花紡織業者圍繞主題進行深入交流。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理事會副主任駱琳、中國棉花協會會長周聲濤、山東省副省長趙潤田等出席。開幕式由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高芳主持。
在國內植棉成本增加,終端需求尚未全面復蘇的形勢下,中國棉花的穩定生產面臨挑戰。如何積*應對市場供需變化,實現農工商三者協調發展,加快建立產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成為大會熱議的話題。
會上,針對新年度的棉花種植情況,中國棉花協會發布了相關統計結果。由于紡織需求的不確定性使棉花行業風險增加,加上近幾年植棉成本大幅上漲,棉農種植積*性有所下降。2013年度中國棉花種植面積將同比下降6.7%,棉花生產繼續出現萎縮,國內棉花產業的生產形勢面臨挑戰。
駱琳在致辭中指出,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棉花和紡織行業造成沖擊,新的一年,需求不足的大環境沒有改觀,人民幣升值、成本上升、資金困難等制約因素依然存在,中國棉花紡織形勢仍不樂觀,棉紡業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如何在有效保護棉農利益的基礎上,實現農工商三者協調發展,加快建立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成為當前亟需解決的緊迫課題,需要各方共同參與和推動。
周聲濤全面分析了國內外棉花形勢,認為棉花產業前景依然看好。為幫助行業上下應對當前困難,中國政府統籌國內外兩個市場,統籌產業鏈關系、統籌農工商三者利益,出臺了三項措施:即繼續實施棉花臨時收儲預案、擴大棉花進口和投放儲備棉。截至今年3月31 日,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結束,累計收儲棉花650萬噸,其中新疆棉占65%。同時,針對國內外棉花差價過大的情況,中國政府放大了棉花進口,2012年中國進口棉花514萬噸。國內外市場的統籌使國內棉花價格保持了穩中有升,從棉花上市初期的156 0190 2607元/噸左右上升至19300元/噸以上。另一方面,為保證紡織企業用棉需要,中國政府從今年1月起定向向紡織企業投放儲備棉,截至5月27日,累計成交儲備棉182萬噸。以上措施保障了棉農基本利益,使國內棉花價格總體穩中有升。
對中國政府的各項棉業政策,周聲濤認為在穩定市場、保障棉農利益、保證紡織需求等方面發揮了積*作用,但是也帶來不利影響,需要總結經驗教訓,建立起有利于棉花產業發展的長效機制。他指出,中國國情決定了在政策設計上,找準農工商利益平衡點的重要性,避免出現 “棉賤傷農、棉貴傷工”的惡性循環。同樣,紡織業更須加快轉變發展方式。他特別提出,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