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緙絲,是我們中國傳統絲綢織物中的一種,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可能由于歷史太久遠,這種織布工藝幾近失傳,現在已經鮮少有人知道“緙絲”了,但是*近,南通人王浩然,將這緙絲工藝運用到我們平常使用的椅墊當中,而這“南通制造”的椅墊竟然還登上了APEC峰會。
入選這次APEC會議的就是圖中藍粉相間的坐墊,它被用于會議接待室的中式座椅上。由于成品已經被送往北京,所以我們只能從圖片上略睹一二。今年7月初,承辦此次峰會的相關負責人通過南通一家知名家具公司找到了王浩然。聽說要為APEC峰會上的座椅設計坐墊,王浩然心中十分欣喜,可是隨之而來的一個消息卻讓王浩然倒吸了一口冷氣,因為北京方面只給了他七天時間。七天時間,要完成一套代表中國工藝和形象的坐墊,在一般人看來無疑是天方夜譚。
這時,王浩然想起了前段時間剛制作完成的一塊緙絲,緙絲是中國傳統的絲綢織物,被奉為“織中之圣”,拿它制成APEC峰會會議室里的坐墊低調中不失奢華,王浩然覺得再合適不過。坐墊的主體確定為引箔緙絲后,王浩然又選用浸染了近30遍染液的藍染竹節布,做為坐墊的邊緣。
就這樣在短短的幾天內,王浩然就設計出一套“落霞—藍染竹節紋棉布嵌引箔緙絲坐墊”,樸實而淡雅的坐墊,很快得到了北京方面的認可,一次性就訂購了8套。
其實說到緙絲,有一個人我們不得不提,那就是緙絲大師王玉祥,而這王玉祥就是王浩然的姨爺爺,正因為這層關系,王浩然從小對緙絲耳濡目染,直到2006年的一次機緣巧合,讓王浩然正式的了解緙絲,并開始學習緙絲的織造。
2006年,正在北京師范大學上大二的王浩然開始通過博客,向外界介紹緙絲和南通緙絲的一些作品。每逢寒暑假,他就泡在王玉祥的工廠里,跟工人學習緙絲的織造方法。直到2011年,抱著復興南通緙絲技藝的理想,王浩然在市區西南營租了一處古宅,開辦了自己的工作室。
一邊說著,王浩然帶記者來到了他的織布間,向我們展示起了緙絲的織法。這密密麻麻的絲線,一般人看了都會眼睛發花,可王浩然卻一邊踩著踏板,一邊拿著梭子在絲線上來回穿梭,*其熟練。
由于一個梭子只能代表一種顏色,因此,每織造一副作品,往往需要換上數以萬計的梭子,而且梭子穿過絲線的角度必須是三十度,所以想要完成一副緙絲作品,少則兩個月,多則需要兩三年。
現在,王浩然和他的小伙伴們已經把緙絲運用到了我們常見的屏風、團扇、擺件、禮服或者是中式家紡當中,這些產品也被銷往全國各地,乃至國外,南通緙絲正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和熟悉。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