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浙江桑蠶產業的發展受限,與之息息相關的絲綢產業也處在轉型之中--根據中國繭絲綢交易市場近年來的統計數據來看,2004年到2014年,出口繭絲綢交易額,從10年前的250多億元,跌到了去年的不足100億元。
"但這并不代表絲綢產業的萎縮,因為雖然出口額在下降,但國內市場對絲綢產品消費需求卻在不斷提升。如今國家戰略層面高度重視'一帶一路'發展,這對絲綢行業來說也是一大福音。浙江的絲綢企業近幾年也在轉換經營思路,在打造
事實上,不論是上游的桑蠶業還是下游的絲綢業,如今都在"突圍"。
重現"桑基魚塘" 給蠶寶寶供食
好繭產好絲,對于絲綢產業來說,蠶絲來源是安身立命的大事。
"上世紀80年代,浙江蠶桑產業發達,好絲基本出口,內銷企業搶不到本地好絲,只能到四川、廣西、云南等地去收購繭子;現在,行情正好相反,浙江絲品質低,西南省份的繭絲品質趕超我們。"浙江達利絲綢的董事長林平非常重視繭絲的品質。
胡海平也認為,蠶繭產銷面臨著質量提升的迫切要求。傳統的養殖辦法效率越來越低,向技術要生產力是正確的"姿勢"。去年6月,來自浙江湖州的"桑基魚塘"入選第二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讓這套傳承千年的古老生態農業模式,再次走入人們的視野。
太湖流域的杭嘉湖地區是典型的水鄉澤國,這種地理環境其實并不利于植桑養蠶,尤其是現在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環境下,對桑樹栽培環境要求甚高的桑蠶產業(喂蠶的桑葉不能受農藥、化肥污染)更是捉襟見肘。而桑基魚塘是充分利用土地而創造的一種高效人工生態系統(見圖)--池中養魚、池埂種桑的桑基魚塘,逐漸發展成一種完整的、科學化的人工生態系統。
正月、二月要管理桑樹,放養魚苗;三四月為桑樹施肥;五月養蠶,六月賣,蠶蛹用來喂魚;七八月魚塘清淤,用塘泥培固塘基;年底幾個月除草喂魚。村民們循環著桑葉養蠶、蠶糞喂魚、塘泥肥桑的綠色生態養殖模式。根據時節的變化統籌安排農事活動,正是"桑基魚塘"的核心。
當絲綢戀上互聯網 浙企不斷求新
"浙江絲綢出口占全國的比重達到40%,年貿易額達13億美元。目前,從本省看,桑園基地不斷縮減,蠶繭產量下降;從全國看,我省蠶桑占比下降,數量優勢不再。浙江有很好的產業基礎,要轉型升級,浙江的企業和政府都要努力,但關鍵的還在絲綢企業。"胡海平說。
浙江絲綢的幾塊金字招牌也都在推陳出新,比如為了突破傳統,浙江省***嘉興"金三塔"絲綢就在真絲產品的功能性上做突破,生產的真絲安全褲、真絲輕塑身內衣、真絲秋衣秋褲等產品,完全顛覆了之前真絲不抗皺、難打理的印象,和普通棉麻制品一樣有彈性,很舒適,一直在淘寶天貓上進行銷售,一年能賣出幾萬件。
去年秋天,另一個絲綢名企萬事利更是將觸角伸向手機移動端,在行業內首創"中國好絲綢"絲巾B2C營銷平臺。
消費者通過網購可以實現私人訂制(C2B模式),從圖案、用材的選擇,到設計方案的確定,再到生產進度的跟蹤乃至產品的交付等一系列的流程。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