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縱觀目前家紡市場,無論是品牌專營店還是傳統家紡小店,幾乎找不到不打折的店,而且折扣力度相當大,*低能達到1~2折。其實,家紡店打折早已經從以前的“換季打折”演變為了一年到頭都在打折。有老板感嘆“周邊店鋪都在打折促銷,自己若不打折就沒人光顧了”,這句話讓人乍一聽很有理,但細想一下,今時不同往日,消費者早就已經變聰明了,不再會為低折扣輕易動心。所以,家紡店間的“疲勞價格戰”無疑成了掩耳盜鈴之舉,我們期待聰明有勇氣的家紡店能早日從這無休止的價格戰中抽身而出,還消費者一個可以透明消費的家紡市場。
折扣越來越低 顧客越來越少
除品牌家紡店外,傳統家紡小店也加入了“打折大軍”。盡管商家折扣力度不小,但家紡一條街仍顯出一些門可羅雀的冷清之勢。“前幾年剛開始打折時客流量會比平時多上兩三倍,今年做促銷,銷售額也不見增加。”盛宇家紡五馬街店一位銷售人員坦言。看來,如今頻繁的促銷活動的確已不太能打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了。
折扣價里面水分大
其實并不是現在打折,家紡店是經常打折,幾乎是天天可看到這些家紡店里貼著促銷活動的海報。以前,經常會乘打折的時候進這些家紡店淘點實惠的東西,但后來發現促銷活動頻頻有,折扣越來越低,也就麻木了。
家紡業究竟從何時開始陷入“價格戰”怪圈呢?它們的標價究竟有多少水分呢?雖然有的折扣低,但標價很高,低折扣有時候就成了一種數字游戲。
家紡店老板嘆苦經
“周邊店鋪都在打折促銷, 自己若不打折就沒人光顧了”“夢之夢家紡生活館”陳經理向女人幫說起了他做家紡生意15年的“打拼史”。2001年至2007年,家紡行業可謂盛*一時,讓156 0190 2607年來溫打拼的他初嘗創業甜頭。然而受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從2009年開始,家紡行業拐頭向下,2012年更是跌入谷底。經濟不景氣,商家便頻頻以促銷之名拉動消費。有他的同行稱“周邊店鋪都在打折促銷,自己若不打折就沒人光顧了”,久而久之行業價格戰便這樣形成了。
針對家紡業的頻頻打折,鄭世隆寢飾市場部經理鄒劍早已感到這種經營方式收效甚微,他說:“經濟不景氣,人們把口袋里的錢攥得更緊了,不到真正需要的時刻,不會沖動購買。”鄒劍分析,確實有一部分打折活動是出于店家化解庫存、收攏資金的壓力,但家紡業“價格戰”不斷升級,歸根究底還是這個行業的惡性競爭導致的。
除了實體店的價格消耗戰外,開了20多年家紡店的陳麗明女士說:“現在,家紡是淘寶集市上品牌*齊全的行業之一,幾乎所有實體店的貨品都能在網上找到對應上架的寶貝,為了拼殺網上市場,家紡實體店只好一次又一次開打價格戰。”
雖然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家紡電子商務年銷售額已輕松突破百億元大關。但消費者蔣小姐認為,從她的角度來講,她還是喜歡到實體店購買家紡類產品,因為可以直接用手感覺到貨品是否合適,花色自己是否喜歡。去年過年的時候,她從某品牌家紡店買了一條提花毯子,實體店的5折促銷價比網上還便宜不少。
在市場走訪中,女人幫發現,晏公殿巷的家紡店多以較為年長的兩口子經營的“夫妻店”為主。如今的家紡市場如此慘淡,讓不少店老板很煩心。
一同經營“嘉之夢家紡”的夫妻坦言:“現在家紡生意難做,年輕人如果在此租店鋪經營的話,很難生存下去,我們‘夫妻店’在這里開了二十多年,店面是自己的沒有租金壓力,主要接回頭客生意,少賺點養養自己兩口子還是夠的。”旁邊
消費者鄭女士抱怨說,她看到晏公殿巷不少家紡店一年前就掛出了“店面到期,全場低價清倉”的招牌,可一年過去了店面仍在促銷,這讓鄭女士覺得自己“以為撿了便宜卻上了當”。不過,按照
未來怎么辦?或許虛實結合是個辦法
低迷的市場、高額的租金、流失的客源、雷同的款式、摻水的折扣……諸如此類不利因素已經成為家紡行業發展的攔路石。那家紡實體店的未來該如何走向呢?
南方寢飾經理方素青認為樹立
“夢之夢家紡生活館”經理老陳說:“為了擺脫價格戰,接下來我們將采取店鋪分檔經營模式,開發中低檔、高檔兩類店鋪同時運營,細分消費客戶群,目的是更有針對性地銷售床品。”另外,面對不斷上漲的租金成本,該店努力在運營成本上做控制,比如去年店里的照明裝飾燈用的是75瓦的,今年重新裝修時就換成了24瓦的節能燈,18個吊頂燈的燈泡也從原來的35瓦換成了3瓦。陳經理給女人幫算了一筆賬:75瓦的燈泡大約70元一個,24瓦的節能燈泡雖然單價貴一倍,但電量省得多,一個月下來能省800~900元的電費,一年省下來就是1萬多元。除此之外,線上網店運營也將同時開始發力。陳經理表示:“去年我們提出了開設網店的構想,預計今年下半年能正式投入運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