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化學成分
竹原纖維的化學成分主要是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3者同屬于高聚糖,總量占纖維干質量的90%以上,其次是蛋白質、脂肪、果膠、單寧、色素、灰分等,大多數存在于細胞內腔或特殊的細胞器內,直接或間接地參與其生理作用。
纖維素是組成竹原纖維細胞的主要物質,也是它能作為紡織纖維的意義所在。由于竹齡的不同,其纖維素含量也不同,如毛竹嫩竹為75%,1年生為66%,3年生為58%。竹原纖維中的半纖維素含量一般為14%~25%,毛竹平均含量約為22.7%,并且隨著竹齡的增加,其含量也有所下降,如2年生長竹24.9%,4年生23.6%。
結構形態
經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竹原纖維縱向有橫節,粗細分布很不均勻,纖維表面有無數微細凹槽。橫向為不規則的橢圓形、腰圓形等(圖1),內有中腔,橫截面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空隙,且邊緣有裂紋,與苧麻纖維的截面很相似(圖2)。竹原纖維的這些空隙、凹槽與裂紋,猶如毛細管,可以在瞬間吸收和蒸發水分,故被專家們譽為“會呼吸的纖維”,用這種純天然竹原纖維紡織成面料及加工制成的服裝服飾產品吸濕性強、透氣性好,有清涼感。
性能
經過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法、x射線衍射、電子顯微鏡、抗菌測試、熱重分析及其它常規測試儀器的測試,表明竹原纖維是一種服用性能**的天然纖維素纖維。
由于竹纖維是可以降解的,降解后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故被稱為環保纖維。竹纖維強度高、彈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懸垂性,以及良好的吸濕透濕性、透氣性和天然抗菌性能。
3.1 竹原纖維的物理性能
纖維的長度可根據使用者的要求,制成棉型、中長型和毛型所需要的長度,長度整齊度較好。竹原纖維的一般技術參數見表2。竹原纖維具有較強的毛細管效應(試驗條件:30℃,預張力4 g),5 min時為6.74 cm,15min時為6.85 cm,30 min時為6.90 cm,60 min以后保持不變,略高于棉纖維,遠高于苧麻、粘膠纖維和再生竹纖維。
3.2 竹原纖維的特殊屬性
(1)抗菌性:竹纖維中含有一種名為“竹琨”的抗菌物質,具有天然抗菌、防螨、防臭的藥物特性,竹瀝有廣泛的抗維生物功能,竹纖維中的葉綠素和葉綠素銅鈉具有較好的除臭作用。經高科技工藝制做的竹纖維織品可有效地抑制細菌生長,清潔人體周圍空氣,預防傳染病。其抑菌功能經反復洗滌后也不會衰減。經全球*大的檢驗、測定和認證機構SGS檢測,同樣數量的細菌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菌在棉、木纖維制品中能夠大量繁衍,而在竹纖維面料上24小時后則被殺死95%左右竹原纖維與亞麻、苧麻均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其抗菌效果是任何人工添加化學物質所無法比擬的,天然、環保、持久、保健等特點與人工加工的抗菌纖維截然不同,且其抗菌效果具有一定的光譜效應。由于竹原纖維中含有葉綠素銅鈉,因而具有良好的除臭作用。實驗表明,竹原纖維織物對氨氣的除臭率為70%~72%,對酸臭的除臭率達到93%~95%。
(2)保健性:《本草綱目》中有24處闡述了竹子的不同藥用功能和方劑,民間藥方更達近千種。竹含有豐富的果膠、竹蜜、酪氨酸、維生素E以及sE、GE等多種防癌抗衰老功能的微量元素。“竹元素”中的抗氧化化合物能有效的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具有抗衰老的生物功效;酯類過氧化合物能阻斷強致癌物質N-亞硝酸氨化合物,顯著提高機體免疫能力;竹纖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對皮膚具有獨特的保健功能;竹纖維素、竹密、果膠具有滋潤皮膚和抗疲勞的功效;能增加人體的微循環血流,激活組織細胞,使人體產生溫熱效應,能有效調節神經系統,疏通經絡改善睡眠質量;竹纖維不帶自由電荷,抗靜電,止瘙癢。
【制作工藝簡介】
竹子應用廣泛是大家熟知的,但應用于服裝領域還是近幾年的事。用竹子加工成的纖維稱為竹纖維,竹纖維分成兩大類;
1、天然竹纖維——竹原纖維
竹原纖維是采用物理、化學相結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纖維。
制取過程:竹材→制竹片→蒸竹片→壓碎分解→生物酶脫膠→梳理纖維→紡織用纖維。
竹原纖維是一種全新的天然纖維,是采用物理、化學相結合的方法制取的天然竹纖維,天然竹原纖維與竹漿纖維有著本質的區別,竹原纖維屬于天然纖維,竹漿纖維屬于化學纖維。竹原纖維的研制成功標志著又**然纖維的誕生,其符合國家產業發展政策。天然竹原纖維具有吸濕、透氣、抗菌抑菌、除臭、防紫外線等良好的性能。
2、化學竹纖維
化學竹纖維包括竹漿纖維和竹炭纖維
竹漿纖維:竹漿纖維是一種將竹片做成漿,然后將漿做成漿粕再濕法紡絲制成纖維,其制作加工過程基本與粘膠相似。但在加工過程中竹子的天然特性遭到破壞,纖維的除臭、抗菌、防紫外線功能明顯下降。
竹炭纖維:是選用納米級竹香炭微粉,經過特殊工藝加入粘膠紡絲液中,再經近似常規紡絲工藝紡織出的纖維產品。
【技術參數】
平均細度:6dtex
平均強度:3.49CN/dtex
平均長度:95mm
【特殊功率】
竹原纖維可以進行純紡和混紡,是毛紡、麻紡、絹紡、棉紡、色紡、半精紡等企業開發和推廣新產品所要選擇的新原料之一,混紡產品更是走向內衣、襪子等領域不可或缺的品種之一。竹原纖維純紡支數可達60Nm,面料生產企業可以選用圣竹竹原紗線進行交織,增加面料的功能性,例如采用亞麻39Nm和竹原纖維39Nm進行交織,面料在保留麻產品風格的同時,又增加了產品的抗菌除臭功能,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除臭性
通過對竹原纖維的除臭性測試,結果如下:
氨的初始濃度40PPM
時間 0分鐘 2小時以后 24小時以后
氨的濃度(PPM) 40.0 4.4 0.6
實驗表明:由于竹原纖維中含有葉綠素銅鈉,因而具有良好的除臭功能,根據這一特性,竹原纖維襪子,由于竹原纖維(與棉纖維相比)比較粗、硬,純竹原纖維雖然可以織襪子,但效率低、消耗大,為了改善紗線的柔軟度, 50/50竹原/棉21s、30/70竹原/棉30 s混紡紗線,采用這兩種紗線為原料開發竹原纖維襪子獲得了成功。
竹原纖維具有抗菌、仰菌、除臭、防紫外線等功能是天然功能性纖維。
抗菌抑菌性
抗菌試驗按JIS L156 0190 2607-2002定量方法檢驗,結果如下
1、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
樣品名稱 接種菌液濃度(個菌/ml) 生長數F 殺菌活性值 抑菌活性值
竹原白坯布 1.3X
2.3 >3.1>5.3
苧麻白坯布 1.3X
2.2 0.7 2.9
2、大腸桿菌ATCC 25922
樣品名稱 接種菌液濃度(個菌/ml) 生長數F 殺菌活性值 抑菌活性值
竹原白坯布 1.0X
3.8 >3.0 >6.8
苧麻白坯布 1.2X
3.8 -3.5 0.3
根據檢測結果,對于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6538P和大腸桿菌ATCC 25922兩種細菌,竹原纖維白坯布的殺菌性值和抑菌活性值均比苧麻纖維白坯布高。
注:生長數F>1.5時試驗有效,殺菌活性值越大,表示殺菌性能越好,抑菌活性值越大,表示抑菌性能越好。
防紫外線功能
紫外線的透過率取決于許多因素,比如組織結構、覆蓋系數、顏色,在工藝加工中的化學添加劑和樣品的處理等:下面選用的是規格相同的竹原和苧麻的坯布布樣,通過對竹原織物和苧麻織物幾個點進行掃描,測試各點在280nm-400nm波長各波段對紫外線光的透過率。
A波段透過率(%)、B波段透過率(%)、UPF的平均值
測試指標 UPF值 T-UVA(%) T-UVB(%)
竹原 22.152 2.746 4.377
苧麻 12.033 6.205 8.092
根據試驗可知天然竹原纖維面料的抗紫外線功能優于苧麻面料。
【市場發展前景】
竹纖維產品以其高科技含量,及其柔滑軟暖、涼爽舒適、抑菌抗菌、綠色環保、天然保健的獨特品質牢握市場脈搏,獨樹一幟。竹纖維織物的天然抗菌、抑菌、抗紫外線作用在經多次反復洗滌、日曬后,仍能保證其原有的特點,這是因為竹纖維在生產過程中,通過采用高科技生產技術,使得形成這些特征的成分不被破壞。所以其抗菌作用明顯優于其他產品。更不同于其它在后處理中加入抗菌劑、抗紫外線劑等整理劑的織物,所以它不會對人體皮膚造成鈺何過敏性不良反應,反而對人體皮膚具有保健作用和殺菌效果,是真正的親膚保健產品,應用領域寬廣。竹纖維面料在
【產品系列】
竹原纖維是一種純天然竹纖維,它是繼麻纖維之后又一具有發展前景的生態功能性纖維,由于竹原纖維具有優良的抗菌性、除臭性,所以更能適應家用紡織品的應用,特別是
服裝面料:織物挺闊、灑脫、亮麗、豪放,盡顯高貴風范。
針織面料:吸濕透氣、滑爽懸垂、防紫外線。
床上用品:涼爽舒適、抗菌抑菌、健康保健。
襪子浴巾:抗菌抑菌、除臭無味。
隨著人類對“生態、健康、環保”理念的不斷追求,竹原纖維產業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總之,竹纖維作為一種綠色天然的資源性纖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竹纖維的開發突破了傳統的竹材應用領域,豐富了竹文化的內涵,符合開發綠色紡織品的潮流,提高了紡織品的檔次,增加了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