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11月15日上午,北京證券交易所揭牌暨開市儀式舉行,備受矚目的北京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市,81家首批上市公司集體亮相。據悉,首批上市的81家企業經營狀況穩健、成長性突出,涵蓋25個國民經濟大類行業,17家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企業占比87%,平均研發強度4.2%。這充分體現了北交所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市場定位,對于紡織服裝行業來說,也意味著一大利好。
近年來,紡織中小企業一直面臨生產成本上升、融資難融資貴、創新發展能力不足等問題。眼下,金融層面的新政策對支持中小企業發展釋放出積*信號,走“專精特新”之路的紡織中小企業的春天真的要來了。
北交所開市,將進一步增強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和水平。北交所設立后,在資金募集、并購重組和交易估值等基礎功能方面,將更好滿足創新型中小企業需要,助力中小企業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今年以來,關于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出臺,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要培育百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10萬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1000家“單項**”企業,力爭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更好推動產業基礎**化,產業鏈現代化,助力實體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這為以中小企業為主體的紡織行業帶來了發展信心和動力。
在紡織行業,中小企業在行業內占比超過90%以上,分布于全產業鏈的上中下游,是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保持創造活力和發展韌性的重要力量。
大量“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技術、產品、管理、研發等方面處于行業先進水平,且具有各自獨特的優勢和亮點,因此也被喻為“隱形**”。目前我國紡織行業推介培育的“專精特新”企業,其技術成果廣泛分布在新型纖維材料、智能制造、創意設計、數字科技等紡織產業鏈諸多領域,彌補了我國紡織行業在一些領域發展的短板,*大提高了全社會對紡織行業“科技、時尚、綠色”新形象的認知。
據北京青年報報道,以2020年財務數據為準,首批81家北交所企業平均營收為6億元,平均凈利潤為6938萬元。其中,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的企業有78家,占比96.3%;凈利潤超過5000萬元的企業有39家,占比48.15%。
其中,吉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吉林碳谷近三年總營收復合年增長率均逾40%,展現出較高也較穩定的成長性。作為國內碳纖維原絲龍頭企業,吉林碳谷公司主營碳纖維原絲及碳纖維的研產銷,2020年盈利大幅增長主要系公司大絲束碳纖維原絲系列產品獲得市場認可,產銷兩旺;公司產品平均售價、單耗下降,主要系原材料價格回落,毛利率穩步上升。而在剛剛公布的三季度業績報告中顯示,今年7月~9月,吉林碳谷產銷持續增加,營收同比增長72.03%。
碳纖維行業屬于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國防安全、航空航天等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由于碳纖維的用途,技術發達的國家持續對碳纖維行業進行嚴格的控制,包括實施高端進口設備限制、價格控制等,試圖壓制他國的碳纖維行業發展。目前,吉林碳谷正通過進一步的技術攻關、新生產線的建設,實現大絲束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原絲產品穩定大規模生產,產品結構已經形成以工業和民用級別大絲束產品為主,小絲束、大絲束產品共同發展的新局面。
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國內碳纖維市場的發展是具備可持續性的,且將保持較快的市場增速,而這也將帶動國內碳纖維原絲的需求增長。借這一波火熱行情以及國家多層面的政策引導,以吉林碳谷為代表的行業中小企業或將乘風而上,加速成長。“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能力水平的提升關系到行業核心競爭力,對行業補鏈固鏈強鏈,構建現代化紡織產業經濟體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表示,北交所的設立,對激發中小企業活力、突顯企業價值、規范公司治理將起到積*的推動作用。借助資本的力量,一批優質的創新型中小企業能夠做優做強;更多“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創新企業將能夠“一朝聞名天下知”。北交所在推動科技與資本深度融合的同時,將為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更大的空間和更強的活力。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