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快時尚品牌ZARA又因質量問題被罰款,盡管罰款金額不大,但仍登上熱搜,引發關注。
記者5月13日從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近日,ZARA關聯公司颯拉商業(上海)有限公司因生產、銷售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被處罰。處罰結果為沒收違法所得1231.03元,罰款7076.81元,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罰決定書顯示,該公司共五款產品被判定為不合格,包括牛仔裙子、男士鞋子、兒童涼鞋。
然而,這已不是ZARA**次受到行政處罰,該公司此前就因違反明碼標價規定、不以自己的真實名稱和標記銷售商品、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次充好等行為多次被行政處罰。除此之外,ZARA的商品更是多次登上各地市場監督管理局商品抽檢不合格名單。
曾經,以ZARA、H&M為代表的一眾快時尚品牌深受年輕消費者青睞。其主推的快速完成選款、打版、制作以及產品上新到門店的快時尚模式,以及親民的價格吸引了眾多消費者選購。但在這些優勢的背后,卻往往以犧牲一定產品質量為代價。
“在快時尚品牌選購的衣服,有時候過水洗一遍就走形了,質量真是不太行。”像市民張女士一樣,不少消費者開始對快時尚品牌的產品質量感到不滿。以ZARA為例,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幾乎每年都會因產品的纖維含量、染色牢度、PH值等方面不符合相關標準而登上各種質量黑榜,且ZARA自創始以來,就深陷“抄襲”漩渦,為人詬病。
正是頻繁曝出的質量問題,再加上電商的快速發展和疫情的沖擊,一批快時尚品牌紛紛遭遇發展困境。在過去的一個財年里,ZARA在中國內地市場關店38家,相當于其2019年門店總數的21%。母公司Inditex集團,在中國內地市場的關店數則達到了233家,相當于其2019年門店數的40%。2021年1月,Inditex還宣布,2021年年中之前,ZARA的姊妹品牌PULL&BEAR、Bershka和Stradivarius將全部撤出中國的線下市場。
陷入發展困境的不僅僅是ZARA。早在2019年,快時尚品牌Forever21就宣告破產,全球關閉門店350家。去年6月,英國快時尚品牌Superdry宣布暫時退出中國。從2020年7月起,Superdry自營專賣店以及品牌電商旗艦店陸續關閉。
一系列市場現狀顯示,“ZARA們”在中國市場的黃金時代已悄然結束。隨著快時尚行業內的紅利消失,ZARA增速放緩已成事實,但一直作為市場教科書般存在的ZARA也在積*轉型。除了調整線下門店和電商模式,ZARA還在開拓新市場,推出美妝線“Zara Beauty”等,能否成功轉型逆襲,有待市場檢驗。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