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2-17 來源:互聯網
形勢綜述
歐美早備貨致我出口提前放量,10月出口額創歷史同期新高。
自9月止跌后,10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增幅進一步擴大,當月出口增長高達17%,表現遠超往年。
按照一般規律,在三季度出口高峰過后,10月出口規模會有明顯回落,同比也會出現增速收縮,但今年10月出口同比增速進一步加快,環比也較9月僅微降了0.7%。從大宗商品的出口看,我國服裝、家紡等*終消費品的出口均實現快速增長,對歐盟和美國市場尤為突出。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海運費大漲,歐美港口裝卸勞動力劇減,貨物滯港現象嚴重,供應鏈瓶頸成為出口歐美*大的難題。提前為年底的感恩節、“黑五”購物節、圣誕節和元旦備貨成為商家共識,帶動我國出口提前放量,出口額創歷史同期新高。
由于預支了年底的出口額度,預計今年余下的兩月紡織品服裝出口增速將大概率放緩甚至出現下降。
采購價格和出口價格仍存“剪刀差”,中小企業期待利好政策扭轉經營難現狀。
三季度開始,國內生產資料的采購價格和消費品的銷售價格都出現上漲,PPI開始向CPI傳導,但傳導力度仍嫌不足。
10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月上升1.5%,其中衣著價格僅上升0.5%。大類商品的出口價格也逐步提升,但進口價格增速仍普遍高于出口價格:10月棉花進口價格上漲42%,化纖上漲26%,紗線進口價格上漲35.8%,下游針梭織服裝出口價格上漲23%,仍低于上游原料的進口漲幅。
11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紓困幫扶力度的通知》,關注當前中小企業成本壓力加大、經營困難加劇的問題,并多管齊下,多層面釋放相應幫扶政策。隨著國家保供穩價政策的持續強力介入,大宗原材料價格持續上升的壓力會逐步緩解,*快有望在年底前開始出現回落。
屆時下游企業、中小企業利潤受擠壓的現狀能得到扭轉。
2021年1~10月,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額2857.8億美元,同比增長8.5%,較2019年同期增長16.6%。其中出口2623.4億美元,增長7.4%,較2019年同期增長16.8%;進口234.4億美元,增長22.6%,較2019年同期增長14.6%,累計貿易順差2389億美元,增長6.1%,較2019年同期增長17%。
2021年10月,我國紡織品服裝貿易額318.9億美元,同比增長16.9%,較2019年同期增長28.7%,環比下降1.4%。其中出口296.1億美元,增長17.1%,較2019年同期增長29.6%,環比下降0.7%;進口22.9億美元,增長14.7%,較2019年同期增長18.3%,環比下降9.1%。當月貿易順差273.2億美元,增長17.3%,較2019年同期增長30.7%,環比增長0.05%。
重點市場較快增長
10月,在外部市場需求拉動下,紡織服裝出口繼續發力,當月出口增長17%,增幅自2月以來再創兩位數增長。當月我國紡織品出口止跌轉升,增長8%,服裝增幅升至25%,對整體出口共同形成積*的拉動作用。市場需求擴張帶動我國對四大重點市場10月份出口全部實現增長,其中除日本外出口增幅均達到兩位數。
對美國出口持續恢復。自9月對美國出口止跌后,10月出口增幅繼續放大,當月出口增長17.8%,其中大類商品針織服裝、梭織服裝增長43.5%。1~10月累計對美出口483億美元,同比增長3.9%,比2019年同期增長24.3%。其中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增長40%,比2019年同期增長9.9%。
服裝拉動歐盟市場出現快速反彈。10月我國對歐盟出口一改前期低迷走勢,出現大幅反彈,當月出口同比增長31.7%,其中起到主要拉動作用的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增幅達50.6%。1~10月我國對歐盟紡織服裝出口396.7億美元,同比下降13.8%,比2019年同期增長18.3%。其中針梭織服裝出口增長18.7%,比2019年增長9.9%。
對日本口波動向上,但未來下降預期不改。10月對日出口中止了長達6個月的連續下降,出現短暫回升,當月出口增長6.8%,其中大類商品針梭織服裝增長24.5%。但由于日本市場增長動能不足,長期趨勢仍以緩慢回落、下降為主。1~10月我國對日本紡織服裝出口同比下降6.8%,比2019年同期增長2.6%。其中重點商品針梭織服裝同比增長8.9%,比2019年下降5.7%。
近期東盟各國疫情逐步趨穩,加之當地政府為保經濟采取開放措施,使我國對東盟出口有所恢復。10月當月對東盟紡織服裝出口同比及與2019年比增幅均超過兩成,大類商品紗線面料的出口同比連續3月遞增。1~10月我國對東盟紡織服裝出口同比增長23.6%,增幅在我國出口市場中居于首位。比2019年同期增長23.6%。其中重點商品紗線面料同比增長28.2%,比2019年增長7.4%。
訂單回流現象持續
從主要市場進口情況看,訂單回流的現象在9月數據有所顯現,美國、日本當月從中國和東盟進口的表現明顯不同,自中國進口針織服裝、梭織服裝分別增長17%和6.2%,而自東盟進口僅增長7%,日本自東盟進口大幅下降20.2%。
1~9月,歐盟27國自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854.9億美元,下降5.8%,自中國進口下降32.2%。中國產品的市場份額占32.7%,比2020年同期下降,仍高于2019年同期。其中紡織品占比41.1%,服裝占比29.3%,均低于2020年,高于2019年同期。東盟的市場地位進一步提升,歐盟自東盟紡織品服裝進口增長24.9%,占比13.1%,均高于前兩年。
1~9月,美國自全球進口紡織品服裝1021.6億美元,增長12.2%,自中國進口313億美元,下降13.8%,中國占比30.6%,低于2020年和2019年同期。其中紡織品占比37.4%,服裝占比28.2%,均低于2019年和2020年同期。自東盟紡織品服裝進口增長28.6%,占比25.4%,均高于前兩年。
1~9月,日本自全球進口267.3億美元,下降6.3%,從中國進口下降10.6%,中國占比56.1%,低于2020年同期,但高于2019年同期。其中紡織品占比57.7%,低于2020年同期,高于2019年同期;服裝占比55.6%,高于2020年同期,低于2019年同期。自東盟紡織品服裝進口下降2%,占比28.3%,均高于前兩年。
大類商品出口恢復
三季度以來,隨著防疫物資擾動因素的減弱,紡織服裝月度出口逐步回歸常態,傳統大類商品再度成為支撐出口增長的主動力。10月紡織品和服裝共同推動整體出口恢復兩位數增長,其中紗線、面料、家用紡織品和服裝四大類商品分別增長33.4%、18.5%、16.5%和25%。出口價格依然保持升勢,當月紗線、面料和針梭織服裝出口單價分別提升35.8%、18.9%和23.5%。
防疫物資對東南亞和中北美洲地區出口依然強勁,10月對東盟和中北美地區(美國、加拿大除外)各國出口量分別增長77%和156 0190 2607%。
1~10月,紡織品累計出口1189.9億美元,同比下降8.7%,比2019年同期增長19.9%,服裝出口1433.5億美元,同比增長26%,比2019年同期增長14.4%。其中口罩和防護服合計出口138.8億美元,同比下降77.4%。除去口罩之后的紡織品同比增長34.7%,比2019年同期增長14%;去掉防護服后的服裝同比增長37%,比2019年增長13.7%。口罩和防護服在整體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為5.3%。大類商品紗線、面料和針梭織服裝累計分別增長43%、35.6%和25.7%。
原料進口價格上升
10月紡織服裝進口增長14.7%,連續第8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紡織品和服裝分別增長14%和15.8%。1~10月累計進口增長22.6%,紡織品和服裝分別增長15%和34.6%。
受出口預期中不確定因素的增多和價格持續上漲的共同影響,重點進口商品紗線、面料和針梭織服裝的進口量出現回落。10月三大類產品進口額分別增長20%、18%和21.4%,但均由進口價格抬升拉動,進口量則分別下降11.8%、4.6%和6.6%。其中中間品紗線和面料進口下降將會影響后期整體出口表現。
紡織原材料進口價格仍居高不下,10月進口均價上漲33.3%,其中占比*高的棉花和化纖價格分別上漲42%和25.8%,漲幅較9月進一步放大。1~10月紡織原料累計進口均價上升13.6%。
國內外棉價均創新高
10月,棉花進口量價“剪刀差”進一步擴大,當月進口量降至6.4萬噸,創去年以來新低,進口降幅高達70%。進口均價則繼續攀升至2180美元/噸,創去年以來新高,同比升至42%。1~10月棉花累計進口191萬噸,增長16.9%,進口均價提升13.6%。
棉花進口來源地結構略有調整,1~10月,美國、巴西、印度三大傳統來源國和布基納法索、貝寧兩個新興來源國躋身前五,自澳大利亞進口量占比從去年的5.4%進一步降至1.5%。根據中國棉花協會發布的信息,10月,受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國內外棉花價格大幅上漲,期現貨價格均創下10年來新高。全國棉花收購大規模展開,籽棉價格較高,收購進度緩慢。儲備棉投放繼續進行,加上有部分新棉上市,紡織企業可選性資源量增多,但紡織行業旺季不旺,多地企業繼續受限電限產影響,開機不足,新增訂單較少,紗線等紡織品銷售不暢,下游需求并未有明顯改善。同期,國際棉價大幅上漲但仍低于國內棉價,內外棉價差較上月有所擴大。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128B)10月27日價格高達22313元/噸,月末為22301元/噸,較上月末上漲3197元,同比上漲52.76%,月均價為21448元/噸,環比上漲17.61%,同比上漲53.72%。月末國際棉花現貨價格cotlookA指數為123.1美分/磅,折關稅內價格為19468元/噸,內外棉價差2833元/噸。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