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3-25
*近上海、吉林疫情都很不樂觀,一些小區都被封禁,而有些小區封禁比較的突然,所以小伙伴家里也沒有多少儲備,只能是計劃著吃,而同時大家為了省吃儉用,減少消耗家里存貨,有時候真的是一頓飯2頓吃,所以吃隔夜菜成了家常便飯。
那么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呢?關于隔夜的剩飯剩菜不能吃,流傳的原因無外乎有兩個:1.會滋長細菌,導致腸胃炎,也就是大家常說的中毒。2.就是會產生亞硝酸,長期吃會致癌。
而之前就有相關檢測機構予以相關的解釋,經過相關檢測發現,4℃條件下冷藏儲存24小時內的隔夜菜中亞硝酸含量基本不變,不存在隔夜菜亞硝酸鹽超標、有毒的風險。
但是!在25℃環境下保存的隔夜菜,12小時后含有葉菜類的菜肴的亞硝酸鹽明顯上升,有的甚至超過了GB2762-2017對腌漬蔬菜的限量指標(20mg/kg)。
而放置24小時后的菜肴中,肉制品的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但含蔬菜的菜肴中亞硝酸鹽含量都明顯增高,特別是烹飪過的葉菜類蔬菜,其亞硝酸鹽含量達到100mg/kg以上,存在亞硝酸鹽超標的食品安全風險
小檢再把這話翻譯一下,也就是說,冷藏儲存條件下的隔夜菜,不會有致癌風險。而常溫儲存條件下的肉制品問題不大,蔬菜則存在亞硝酸鹽超標的風險。
其實導致食物變質的罪魁是細菌繁殖。細菌跟我們的“飲食習慣”也很相似。我們愛吃的,他們一般也很愛。但他們對于食物的狂熱超出我們想象。
我們人類跟細菌一個很大的不同在于,我們人類吃飽就停,細菌吃飽了會繁殖更多的后代來繼續吃。
所以我們家的剩飯菜上,聚集了肉眼看不到的細菌界大佬:沙門氏菌、葡萄球菌、嗜鹽菌。他們看似人畜無害,實則會引起嘔吐腹瀉等癥狀,嚴重的可能導致肝臟衰竭。這也是我們現在很多人畏懼剩飯菜的原因。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細菌不是在我們吃完飯之后才附著上去的,而是早在我們在制作和食用過程中就已經侵入食物。食物放置越久,細菌越放肆。
所以,要吃隔夜菜,
請大家一定要謹記“冷藏儲存”。
*后再給大家總結一下,
隔夜菜的正確食用姿勢:
1 、建議“隔夜菜”需低溫儲存。
“隔夜菜”的安全性跟儲存條件和儲存時間是有關的。
相對于常溫儲存,低溫儲存的“隔夜菜”,其亞硝酸鹽含量和菌落總數增加量非常小。
2、葉菜類不宜常溫儲存,建議現做現吃。
相對于其他類別的 “隔夜菜”, 常溫儲存的葉菜類“隔夜菜”,其亞硝酸鹽含量在放置12小時后增加較快。
3、涼拌菜盡量現做現吃。
鑒于涼拌菜受衛生條件影響比較大,因此要注意原料的選擇,在其加工過程要注意餐具和器皿的衛生狀況,盡量現做現吃。
4、 盡量分開低溫儲存。
分開儲存可以避免交叉污染,盡量選用干凈的加蓋容器或保鮮膜覆蓋。
5、盡量少吃。
考慮到“隔夜菜”營養價值和口感可能會受影響,應盡量少吃。
6、食用前要充分加熱。
這個小檢要多嘮叨幾句啦~在吃隔夜菜之前,建議充分加熱,以滅除飯菜中的微生物 。
剩飯菜在冰箱保存算是比較妥當,但細菌這東西,還是很喜歡見縫插針的。食物存放過久也難免不被細菌盯上,所以在吃隔夜飯菜之前,一定要將食物充分加熱,才能把一些貪吃的細菌消滅掉。在家加熱會比較方便,隔水蒸到100度,保持3分鐘以上基本沒問題。
公司就餐的朋友一般使用微波爐加熱,記得要把食物熱透,這樣食材才會相對比較安全。只要保證不變質,吃隔夜飯果腹妥妥的沒問題,但從營養角度來說,吃隔夜飯并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喔,對了!像魚類海鮮,放置時間過長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對肝腎功能會有一定的損傷。綠葉蔬菜久置后不僅色澤發黃、口感變差,在經過反復加熱后,維生素之類的營養物質就會被嚴重破壞,這下真的就只是在吃草了。所以不管是從口感、營養還是健康來考慮,食物還是盡量現做現吃。
需要帶飯的朋友要注意食物的儲存和充分加熱,才能把隔夜飯吃出剛出鍋的感覺。
民以食為天,在飲食這方面,小檢建議大伙一定不能馬虎,吃好每一頓飯,補充好重組蛋白質,我們才能有副強健體魄,我們才能順利抗疫!
記得小檢說的,要好好吃飯喔~~
以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包裝件振動測試》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