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4-14 來源:互聯網
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從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內涵及特點出發,闡述了土壤重金屬污染對植物、土壤動物、土壤酶以及通過食物鏈對人類的危害。在此基礎上,對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措施進行了概述,主要包括物理修復、化學修復、植物修復及微生物修復等。可以預料,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將向著植物修復和微生物修復的方向發展,并且多種修復方法的綜合使用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那土壤檢測中重金屬的處理措施有哪些?
1.物理修復
物理修復主要包括電動修復、電熱修復和土壤淋洗三種修復技術。電動修復技術的原理類似于電池,在通電的情況下使得重金屬離子定向移動,從而把它們從土壤中去除的技術。這種技術對土壤環境的要求比較高,難以廣泛的、大規模的應用。電熱修復技術是利用一些重金屬在高溫下快速揮發的特性,用高頻電壓加熱土壤,重金屬受熱揮發,離開土壤以達到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目的。但是,在高溫加熱的同時也對土壤本身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土壤淋洗是應用*早,也是應用*多、技術*成熟的物理修復方法。土壤淋洗是利用淋洗液把土壤固相中的重金屬轉移到土壤液相中去,再把富含重金屬的廢水進一步回收處理的土壤修復方法。研究發現EDTA可明顯降低土壤對Cu的吸收率與解吸率,其值與加入的EDTA量的對數呈顯著負相關。此外,物理修復修復措施還包括固化/穩定化土壤修復技術、排土填埋法、稀釋法。但是無論那種修復方法都不能很好的解決經濟實用性和“二次破壞”、“二次污染”的問題。
2.化學固定修復
在土壤中,金屬元素的溶解度和可遷移性較差,使得土壤中重金屬更易被固定下來,因此重金屬化學固定修復在污染土壤治理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向土壤中加入有機質、沸石、污泥、生物固體和磷酸鹽等外源添加物,調節和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物理化學性質,使其產生沉淀、吸附、離子交換、腐殖化和氧化還原等一系列反應,這種外源物質與土壤中金屬離子結合后,*大地限制了其在土壤中的遷移性和被植物所吸收的可能性,從而減少這些重金屬元素對動植物的毒性。
不同金屬離子的移動性不同,所以很難找出單一的物質降低所有金屬離子的移動性,因此對于不同的金屬離子要使用不同的固定物質。施用石灰或碳酸鈣主要是提高土壤pH值,促使土壤中Cd、Cu、Hg、Zn等元素形成氫氧化物或碳酸鹽結合態鹽類沉淀。
微生物修復法就是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的生物活性對重金屬具有吸收、沉淀、氧化和還原等作用,把重金屬離子轉化為低毒產物,從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屬的毒性,具有費用低、對環境影響小、效率高等特點,是一項廉價的綠色治理方法。微生物對重金屬的生物積累機理主要表現在胞外絡合作用、胞外沉淀作用以及胞內積累3種形式。
3.其它修復措施
近幾年研究發現,當一些修復技術與其它修復技術相結合進行修復時,
會有更好的修復效果。如電流能有效地提高重金屬在土壤中的移動性,促進植物對重金屬的吸附和吸收,提高植物修復的效率。許多真菌對重金屬有很高的耐性和積累性,真菌的活動能降低重金屬對植物的毒性,提供對植物根系的保護,有利于修復植物的生長,提高植物修復的效率。化學添加劑能改變土壤中重金屬的形態,提高重金屬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發現向Pb污染土壤中加入EDTA(1.0g/kg)24h后,Pb從根向枝干部分的凈轉移提高了120倍。
可見,施加螯合劑可明顯提高某些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促進了重金屬向地上部分的轉移,因而對植物修復的成功非常有利。化學誘導技術和植物修復技術相結合,利用化學誘導技術提高土壤中重金屬的有效性,以提高植物修復的效率。這些兩種或兩種以上修復技術相結合的修復技術,能夠較好發揮各自的優點,消除自身的缺點,更加利于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修復工作。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