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4-18 來源:互聯網
一、菌落總數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不是致病菌指標,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衛生狀況。如果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會加速食品腐敗變質,可能危害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熟肉制品》(GB 2726—2016)中規定,熟肉制品(除發酵肉制品外)同一批次產品5個樣品的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5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4CFU/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藻類及其制品》(GB 19643—2016)中規定,即食藻類制品同一批次產品5個樣品的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5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3×104CFU/g。肉制品、即食藻類制品中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也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或儲運條件不當等有關。
二、孔雀石綠
孔雀石綠是一種工業染料,因具有殺菌和抗寄生蟲的作用,曾用于水產養殖。孔雀石綠及隱色孔雀石綠均對人體肝臟具有潛在致癌性。長期食用檢出孔雀石綠的食品,將會危害人體健康。《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單》(農業農村部公告 第250號)中規定,孔雀石綠為食品動物中禁止使用的藥品(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貝類中檢出孔雀石綠的原因,可能是在養殖過程中違規使用。
三、腐霉利
腐霉利是一種廣譜內吸性的高效殺菌劑,對低溫高濕條件下發生的灰霉病、菌核病有顯著效果,但菌株容易對其產生抗性。少量的殘留不會引起人體急性中毒,但長期食用腐霉利超標的食品,可能對人體健康有一定影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大殘留限量》(GB 2763—2019)中規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大殘留限量值為0.2mg/kg。韭菜中腐霉利殘留量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為快速控制病情,加大用藥量或未遵守采摘間隔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的產品中殘留量超標。
四、鎘(以Cd計)
鎘是一種蓄積性的重金屬元素,可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長期食用鎘超標的食品,可能會對人體腎臟和肝臟造成損害,還會影響免疫系統,甚至可能對兒童**神經活動有損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規定,鎘(以Cd計)在鮮、凍水產動物(甲殼類)中的限量值為0.5mg/kg。蝦蛄中鎘(以Cd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其生長過程中富集環境中的鎘元素所致。
五、酸價(以脂肪計)
酸價,又稱酸值,主要反映食品中的油脂酸敗程度。酸價超標會導致食品有哈喇味,超標嚴重時所產生的醛、酮、酸會破壞脂溶性維生素,導致腸胃不適。《馬鈴薯片》(QB/T 2686—2005)中規定,馬鈴薯片中酸價(以脂肪計)的*大限量值為3.0mg/g。薯類和膨化食品中酸價(以脂肪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原料采購把關不嚴,也可能是生產工藝不達標,還可能與產品儲藏條件不當有關。
六、氨基酸態氮(以氮計)
氨基酸態氮是醬油的特征性品質指標之一,氨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鮮味越濃,反映醬油的質量越好。氨基酸態氮不合格主要影響產品的品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醬油》(GB 2717—2018)中規定,醬油中氨基酸態氮含量不得低于0.4g/100mL,該批次產品中氨基酸態氮的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也不符合標簽明示值要求“氨基酸態氮≥0.40g/100mL”。醬油中氨基酸態氮(以氮計)含量不達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采購環節質量把關不嚴;也可能是企業生產工藝控制不嚴,如釀造周期未達要求;還可能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為降低成本而以次充好。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