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6-17
我們去吃火鍋或者烤肉應該都會必點肥牛卷、肥羊卷這種吧?但小檢應該相信大家在吃這些肥牛肥羊時,心里也會犯嘀咕,這到底是合成的還是自然的?有時所吃到的牛肉、羊肉,滿口膠皮感,感覺口感很次,所以就很掃食欲。
那么如何區分這些這種牛卷羊卷是合成的還是非合成的呢?
一般來說像那種每一片的紋路都一樣的八成就是拼接肉,自然長成的不會是那么**的紋理,而且羊肉卷卷的時候是人工卷的,更不能保證每一卷都一樣,每個工人的水平不同,責任心不同,卷出來的肯定是有差別的。
再就是價格比市場上牛羊肉的價格低的,八成也不是純肉,比如有些同行會在里面加羊尾油,一斤羊尾油成本只有3/4塊錢,好一點的一卷(5斤一個肉卷)會加3兩左右。
就拿肥牛卷詳細舉例吧,這個肥牛卷并不是稀罕物。酸湯肥牛、涮火鍋、銅鍋涮肉,肥牛卷都是經典搭配。在很多人的想象中肥牛卷就像豬五花肉一樣,是牛身上本來長的肉,被刨成了形狀規整,肥瘦相間的樣子。其實不是的,市場上絕大多數的肥牛卷,都是合成的。
肥牛,只是一個商品名稱,指牛身上,經過排酸處理后切薄,肥瘦相間,方便在火鍋內涮食的一種牛肉片。別看一頭牛個頭那么大,但直接刨下來做肥牛卷涮食的肉并不多。一頭500公斤的牛,經過宰殺、分割之后,能拿來做牛肉片/肥牛卷的牛肉不到三分之一。
“原切肥牛”,就是直接從整塊牛肉上面刨下來的肉卷,說白了就是原生“牛肉片”。因為受到原料數量以及肉塊的形狀、大小的限制,價格較貴。根據不同的牛肉部位,可以分為上腦肥牛、眼肉肥牛、外脊肥牛、腹肉肥牛、肩胛肉芯。
就拿市面上赫赫有名的“雪花肥牛”來說,就是用上腦、眼肉、外脊部位等類似大理石花紋的牛肉制作而成的肥牛卷。雪花肥牛肥瘦相間,吃起來香、鮮、嫩,是牛身上*適合涮食的部分,市場價格在60~70元/斤。
提到“肉類粘合劑”,很多人聞之色變,以為肥牛卷就是拿膠水粘起來的。實際上,肉類粘合劑是一種食品工藝里十分常見的食用膠或者食品酶制劑,不光十分安全,還能讓合成肥牛卷更好吃。
比如,肥牛卷配料表中常見添加劑——谷氨酰胺轉氨酶(TG,Transglutaminase)就是妥妥的超級粘合劑,它可以讓蛋白質分子內部及蛋白質分子之間形成海綿狀的“網狀交聯”結構,不管是冷凍、切片還是歷經高溫烹飪都能粘合的牢牢的。
TG酶不光功能強大,并且沒有異味、不會破壞肉類的營養價值,還能改善色澤、提高產品風味和彈性。合成肥牛卷肉質Q彈就有它的功勞。
而且這種酶本身就是可以被消化的蛋白質,動物肝臟里就有。總之,不僅沒有食用安全的風險,還讓肉的品質更好了。
另一種合成肥牛卷配料表常見添加劑——卡拉膠,其實是從海藻中提取的可溶性膳食纖維。日常生活里,即食涼粉、軟糖、甜品、冰激凌、淡奶油等等都有它的身影。
它的添加量非常少,一般不足牛肉重量的1%,就能發揮粘合與鎖水效果,讓合成肥牛卷不僅粘的牢,還十分嫩滑。而且相對于利用食鹽、磷酸鹽腌具備的乳化特性去提高肉與肉之間的粘合效果,TG酶和卡拉膠不光沒有食用安全風險,還能降低磷酸和鹽的攝入量,更健康了。
其他的添加物,諸如大豆蛋白、淀粉、其他食用膠等,都和TG、卡拉膠一樣,發揮著粘合、鎖水、改善品質的作用。它們都是被允許食用的,只要按規定添加,都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看到這兒,你對合成肥牛卷是不是多了3分放心?合成肥牛卷,能放心吃嗎?盡管食品添加劑健康安全,但這還不足以讓消費者放下顧慮,大快朵頤。
那這合成的肥牛卷,到底能不能放心吃?重組肉利用的是大肉塊、片狀肉,剔骨肉(從骨頭上刮擦下來的肉)、以及加工過程中產生的碎肉和邊角料。涉及到的工序也要復雜的多,導致接觸的工器具以及暴露在空氣中的時間更多,增大了被污染的可能性。
相比較原切肥牛卷而言,合成肥牛卷的風險等級確實上升了不少。有研究就表明,如果被大腸桿菌污染的碎牛肉拿去做重組肉,大腸桿菌會均勻的分布在沿著粘連碎肉的地方,烹飪時內部至少要達到71℃才能殺滅。
另外,合成肥牛卷在保存不當的情況下,也有細菌污染的風險,食用時一定要保證全熟。
其實,判斷是不是合成肥牛卷也很簡單,關鍵看兩點:一個是看肥牛卷的外觀,一個是看它的標簽。
原切肥牛卷瘦肉和脂肪分布更加均勻,合成肥牛卷則肥瘦界限分明。
*簡單的方法還是看標簽,原切肥牛卷的執行標準是GB/T 17238、GB/T 2707,配料上只會寫牛肉。但合成肥牛卷的執行標準是SB/T 10379、SB/T 10482,配料上會寫除牛肉之外的其他的添加物質。
總的來說,合成肥牛卷肯定是能放心吃的,關鍵在于價格不貴。畢竟便宜又好吃的肥牛卷能讓我們涮的自由,吃的開懷,還不用擔心錢包會空。
以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