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7-18
菜刀拍蒜把刀拍斷,這你敢信?
就前幾天廣州的1位王女士買了一把張小泉的菜刀,張小泉這一品牌大家想必都知道的,廚房廚具的一大品牌,基本上廚房用刀多半都是用張小泉的。
但她買了把張小泉的刀用來拍蒜,結果刀直接給拍斷了!拍!斷!了!
隨后她就去問客服了,這到底是咋回事,張小泉的刀一直是名聞天下,在廚房不敢說削鐵如泥,起碼敢說是經久耐用。
但怎么可能說拍個蒜就直接給拍斷了呢?而客服回復的是:“菜刀不能拍蒜”。
客服告訴記者:“消費者力度掌握不好是會斷的,所以我們刀具不建議橫拍食物。如要拍蒜建議輕壓。”
但很多網友是真的無法理解,畢竟你去看我們中國美食紀錄片,比如《舌尖上的中國》這種,幾乎所有的大廚都是用菜刀直接拍蒜,就那種刀一橫,勁一使,動作行云流水,瀟灑無比,直接把蒜給拍碎了。
也難怪有網友調侃這事說:“不能拍蒜的刀,是裝蒜的刀”。
那這種**菜刀為什么就不能橫拍食物呢?小檢之前有跟這種專業人士聊過,其實硬度較高材質的刀具比較脆,橫拍時刀具不能變形就會發生斷裂。
然后有的廠家為了保證刀具的鋒利度,要使淬火鋼的硬度達到一定要求,刀刃硬度越高越鋒利。
刀具橫拍斷裂,是因為刀面受力后,受力面積大幅度變大,刀面承受的壓強變大,硬度較高的刀具無法跟隨變形,于是發生斷裂。
那我們消費者到底該怎么買刀?
好,前方高能,小檢要分享干貨啦!
我們消費者買刀**要能夠學會看懂標號,比如廣州的張女士買的這把刀的鋼號是50Cr15Mov,Cr前邊的數字代表碳含量,Cr后邊的數字代表鉻含量,碳含量與硬度和保持性能正相關,鉻含量與防銹蝕性能正相關。
50Cr15表示含碳0.5%,含鉻15%的不銹鋼,這種鋼材既不神秘也不高貴,廣泛應用于菜刀。
目前市面上還充斥著很多30Cr、甚至20Cr的低端菜刀,碳含量過低的鋼材是很“軟”的,即使出廠時開刃角度再小再鋒利,這個鋒利也無法保持,可能一頓肉切完就鈍了,需要不停地磨,使用體驗差。
也有不少廠家推出了80Cr、90Cr的刀具,高含碳量為鋼材帶來高硬度,可以持久維持鋒利,切割體驗好,但只能切肉切菜,一定不能用于過硬的食材,比如骨頭、凍肉、甚至是堅韌的南瓜表皮,都可能導致高碳不銹鋼直接崩口。
為什么?因為它硬度高了韌性就會差,碰到同樣高硬度的食材它不會彎折變形,只會直接崩裂。
因此含碳量中等的50Cr用在菜刀上算是一個非常「平衡」的鋼材,成本便宜,容易加工,多是沖壓成型,從一塊大的完整的鋼板上沖壓出一個完整的刀胚再打磨開刃、安裝刀柄等。
這種鋼材韌性好,防銹性能好,壞處就是保持性能(相對高碳鋼來說)相當一般,容易卷刃。
50Cr的刀是非常適合絕大部分中國廚房的,這個鋼材就應該能夠適應中餐常見的拍蒜、切片、剁肉餡等操作,需要的時候偶爾用來斬斷一些較小的雞骨魚骨也不成問題(頂多就卷刃了,用磨刀棒可以修復)。
所以綜上所述,50Cr拍個蒜就能斷那就是買到次品了,這事真的沒得洗。
當然了,小檢也不再多跟大伙普及這些什么普鋼的硬度問題了,其實,這壓根就不是所謂的硬度問題!
這個菜刀屬于是中式大片刀,這種刀本身就是一刀多用,去抖音上隨便搜搜中外菜刀對比,都是外國人拿出十幾把小刀,我們國廚掄起一把大片刀以不變應萬變。
我們中餐常用的其實就倆刀,大片刀,斬骨刀。除了砍骨頭其他時候都用大片刀。大片刀本來就是多用途的。
我們去任何一個搜索引擎,搜索中餐刀工,有說12法的,有說26法的,但不管多少種刀法,“拍”都是其中之一。
咱拿著個有分量的大菜刀,拍個黃瓜拍個辣椒拍個蒜,這是任何一個會做飯的中國人常用的手法。
你哪怕沒做過飯,拿著大片菜刀,比如你要做涼拌黃瓜,看著黃瓜,略一思索也能拍下去,這太順手了。
但今天這刀明明就是大片刀,但拍個蒜,直接斷了!斷了以后又直接說是消費者用錯了!?然后又給大伙科普了下鋼材知識。
未免滑稽了點。
的確,消費者確實不了解硬度,但顧客買的是不是大片刀?大片刀為啥不能拍蒜?!自打有菜刀開始,中國人拍了幾千年了,你今天生產了個不能拍的大片刀,這是不是很不符合歷史啊?
又說什么硬度問題!這今天就算是說破大天,中國菜刀也必須能拍蒜。
真的講道理,這玩意要是質量問題,群眾反而不會這么憤怒了,畢竟不管是哪家的產品,誰家也保不齊有個瑕疵品,你說對吧?這都人之常情。
但你直接說你們家的大片刀就是不能拍蒜,乃至于映射到中國人過去做菜就是不能用菜刀去拍,那這就有點偏激了。
有時,當企業碰到品牌危機或者產品問題,大大方方承認就好了,這反而是解決問題成本*低的一種方式。
所以,遇到錯誤大方承認,有則改之,繼續進步,這不管是對消費者還是企業都是雙贏。
以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