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百檢網 時間:2022-07-26 來源:互聯網
由于rcm認證設備狀態監測技術能在設備連續運行狀態下進行連續測試因而能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態,及時有效的發現設備的早期缺陷。構成機械設備振動的三要素是:振幅、頻率和相位。
對于間諧振動:位移振幅峰值:Xmax=A 振動頻率:f=w/2π 振動相位:ωt+φ通過周期性的測量設備的振動值,位移、速度和加速度可有效的發現設備運行故障,做到早期預防。通常有以下幾種狀態:
1轉子不平衡其表現特征是:軸心軌跡為圓或橢圓,振動頻率以1倍頻為主。振幅隨轉速升高而增大。過臨界轉速有其振峰,懸臂轉子不平衡時軸向振動大。
2、軸和軸不對中軸承故障通常是兩個軸承不同心和軸承不對中引起,如果滾動軸承的內環截面積和外環截面是平行的,則認為軸承是對中的,會引起設備的脈沖、噪聲和摩擦、高溫,急速降低軸承的使用壽命。
其表現特征為2、4、6、8等偶數倍頻組成的振動分量,靠近聯軸器處的軸承的彎曲振動振幅遠遠大于遠離聯軸處的軸承振幅。扭轉振動有工頻的1、3、5、7等奇數倍頻振動分量,而且靠近連軸器軸承振幅小于遠離連軸器的軸承振幅。
3、設備的機械松動 松動可導致設備其它故障而其它故障也可能因松動所引起。謝謝部件的磨損、變形、軸承不對中、不平衡等與松動相互影響。因設備松動引發的振動多為中低頻振動,一般在1000HZ以下。
4、齒輪嚙合故障齒輪故障的機理較為復雜,大致可分為齒輪偏心,齒輪不同軸、齒輪局部異常,齒輪誤差,齒輪不平衡等等,主要表現為在嚙合頻率fc及諧波兩側產生mfc+nfr(m,n=1、2、3…….)的邊頻族。
5、軸承故障軸承故障的機理較復雜,主要有:
1)外圈剝落故障特點:波形出現沖擊,出現特征頻率及諧波。
2)內圈剝落故障特點: 內圈出現特征頻率及諧波,頻譜出現邊帶。
3)滾動體損傷: 頻譜圖上往往表現為現特征頻率及諧波。有時還出現0.5倍轉頻分量。
設備狀態監測技術實際應用診斷案例分析:
轉子不對中故障舉例:
1、我公司無紡布廠丙綸機組牽伸風機是生產線中的重要設備。它的可靠性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如發生故障,對整個生產會造成重大影響。在進行設備巡檢時,發現風機發出異常聲響,用便攜式測振儀檢測發現風機外殼*大振動值為13.2mm/s,遠遠大于ISO-2372的允許振動值(<7.1mm/s),電機和軸承箱均振動正常,軸承座溫度:27℃,溫升沒有增加。 通過分析風機外殼振動的超標有以下幾點原因: rcm認證
1、軸承故障;
2、聯軸器不對中;
3、風機轉子不平衡。 使用西馬力公司的1910型頻譜分析儀測A點(軸向:1.62mm/s;橫向:3.32mm/s),B點(軸向:2.17mm/s;橫向:1.16mm/s),點(軸向:1.49mm/s;橫向:2.93mm/s),D點(軸向:0.69mm/s;橫向:1.82mm/s)。A、B、C、D四點的速度峰值均在正常范圍內。排除了軸承故障和聯軸器不對中的可能性。測E點(軸向7.5mm/s)F(軸向13.9mm/s)。E、F點速度峰值均超標,而且軸向振動較大,而且振幅隨轉速升高而增大,振動頻率發生在1倍頻,以1倍頻成份為主。以上情況符合轉子不平衡的狀態。因此判定為風機轉子不平衡。將葉輪取下做動平衡。發現轉子因備帽松動與殼體發生摩擦,局部有損傷造成不平衡。做完平衡后,再開機測各點振動值明顯下降,設備恢復正常運轉。此次設備故障是由于維護檢修人員不細致造成轉子備帽松動,造成葉輪損傷。由此我們加大了設備檢修的過程監控,從而有效的避免了因檢修質量造成的設備故障率的發生。
2、軸承故障舉例: 滾動軸承的特征頻率 ①保持架頻率:FTF=S/2(1+Bd/Pd?cosθ) 可以簡化為:FTF=0.4×S(軸速) ②內環頻率:BPFO=Nb/2?S?(1-Bd/Pd?cosθ) 可以簡化為: :BPFO=0.4×S(軸速)×Z(滾珠數) ③外環頻率: BPFI= Nb/2?S?(1+Bd/Pd?cosθ) 可以簡化為: BPFI=0.6×S(軸速)×Z(滾珠數) ④滾動體頻率:BSP=Pd/2Bd?S?〔1- (Bd/Pd)2?(cosθ)2〕可以簡化為: BSP=0.23×S(軸速)×Z(滾珠數)(Z<10) =0.18×S(軸速)×Z(滾珠數)(Z≧10)該攪拌器托架軸承型號為N330和52236M,輸出軸軸速為164rpm/min,由此計算出N330軸承參數如下: ①保持架頻率:FTF=0.4×S(軸速)= 0.4×164=65.6②內環頻率:BPFO=0.4×S(軸速)×Z(滾珠數)=0.4×164×14=918③外環頻率: BPFI=0.6×S(軸速)×Z(滾珠數)=0.6×164×14=1378④滾動體頻率:BSP=0.18×S(軸速)×Z(滾珠數)=0.18×164×14=41352236M軸承參數如下: ①保持架頻率:FTF=0.4×S(軸速)= 0.4×164=65.6②內環頻率:BPFO=0.4×S(軸速)×Z(滾珠數)=0.4×164×22=1443③外環頻率: BPFI=0.6×S(軸速)×Z(滾珠數)=0.6×164×22=2165④滾動體頻率:BSP=0.18×S(軸速)×Z(滾珠數)rcm認證=0.18×164×22=6502006年3月1日監測發現在920頻率、1840頻率附近出現峰值,*大峰值為3.78mm/S,明顯是N330軸承的一倍頻和二倍頻,用聽診器聽到軸承盒內發出異響,由此判斷出軸承N330內圈滾道出現問題,但是問題不是很嚴重,需加強狀態監測巡檢,再5月份大修時解體檢查,而后的檢查發現判斷正確,的確是N330軸承內滾道磨損嚴重,局部點蝕。通過行之有效的狀態監測手段和科學的管理,我們通過監控運行和保養措施,將設備檢修放在大修時間進行,為生產提供了合理保障。挽回了因不合理停機時間避免了企業損失。
在我們今后的工作中,要逐步建立以RCM為主體的維修體系,我們在現有的維修工作基礎上應對以下幾點有所轉變:
1、計劃維修為針對性維修通過可靠的理論數據和判斷,采取*經濟的維修方式,選擇針對性*強、*準確、*經濟的對癥修理方式解決設備問題。
2、預防性維修中增加視情維修按診斷故障決策何時修理、廢棄定時維修,充分利用潛在與功能的時間間隔是*經濟有效的,通過經濟技術理論、可靠性理論、壽命周期方法,判斷項目修理與大修的取舍,減少功能性維修過剩。
3、修理與改進的結合修理和改進的結合是現代設備綜合管理中提倡的一種方式,從RCM的觀點來看,改進維修主要是針對設備的具體故障模式,在維修中進行,技術難度小、投資少。RCM的主要工作是針對可靠性和維修性進行的,目的是減少故障損失和維修費用。
4、視維修方案的適應性和有效性 從RCM認證的觀點來看,維修方案的制定非常重要,由使用人員和維修人員共同制定,保證在實施過程中科學化和標準程序化管理,避免工作的隨意性。我們已經意識到實施RCM管理的艱苦性和復雜性,而人的惰性成為阻礙變革的阻力,因此我們也在不斷的工作中更新觀念,增強變革意識。目前,我們企業正在推廣RCM管理理念和方法。把經驗維修逐漸轉變為知識維修。充分認識到維修就是投資的含義,把追求設備一生費用*經濟為目的,把手段建立在新經濟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科學的手段和措施使維修工作量減少、維修費用降低。給我們的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