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ance 時間:2022-08-22 來源:互聯網
紡織品異味主要是指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魚腥味和芳香烴氣味。霉味主要是由微生物如細菌、真菌等分解紡織品上的有機物產生,由于微生物種類繁多,受環境影響大,因此,霉味是一類氣味的總稱。紡織服裝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由于加工工藝、工期、環境等影響,容易滋生微生物;潮濕的儲存環境、運輸中的霧雨天氣等環境因素也有可能產生霉味。上文賣家所指的存放時間久導致的異味一般是指霉味。
那么紡織產品的異味,都有那些標準和要求呢?
GB
18401-2010《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中紡織產品要求無異味。異味的檢測采用嗅覺法,操作者應是經過訓練和考核的專業人員。檢測人員通過仔細嗅聞樣品所帶有的氣味,如檢測出有霉味、高沸程石油味(如汽油、煤油味)、魚腥味、芳香烴氣味中的一種或幾種,則判定為“有異味”,同時記錄異味類別。否則判定為“無異味”。
檢測注意事項:
(1)樣品開封后,立即進行檢測;
(2)在潔凈無異常氣味環境中檢測;
(3)檢測人員需洗凈雙手并戴手套;
(4)需要2人或3人進行獨立檢測,*終以2人一致的結果為樣品檢測結果。
異味的來源:
(1)霉味一般是微生物代謝產生的氣味,只要有適宜的溫濕度環境,紡織產品在運輸存儲和使用過程均可能存在微生物代謝情況。
(2)高沸程石油味來源于包括服裝生產時機器使用的一些油劑,或者紡織品生產過程中,使用含有汽油、煤油等的助劑作為潤滑劑。
(3)魚腥味主要是由紡織品經樹脂整理后,在烘焙過程中產生的副產物三甲胺的氣味。
(4)芳香烴氣味是由于在紡織服裝的生產、印染和后整理過程中,所使用助劑含有芳香烴化合物而產生的。
注意:
標準中的異味是特指某幾種異常味道,而不是指任何異常味道。
FZ/T
20027-2014《羊絨制品異味測定方法》,適用于羊絨制品。該標準中異味指:羊絨制品中揮發出的霉味、汽油味、煤油味、柴油味、魚腥味、芳香烴氣味、未洗凈動物纖維膻味、臊味中的一種或多種氣味。
檢測原理:取一定量的羊絨制品,置于無味的容器中密封,在規定溫度條件下平衡一定的時間,試驗人員嗅聞后,根據所指的異味種類判斷其是否有異味。
檢測結果評價:采用3名檢測人員分別做出異味評價,以至少2名檢測人員一致的評價結果作為異味檢測的*終結果。
GB/T 28024-2011《絮用纖維制品異味的測定》,適用于絮用纖維制品。其中異味指GB 18383《絮用纖維制品通用技術要求》中所指異味,包括霉味、汽油味、煤油味、柴油味、魚腥味、芳香烴氣味、未洗凈動物纖維膻味、臊味。
檢測原理:取一定量的絮用纖維制品,置于無味的容器中密封,在規定溫度條件下,平衡一定時間,檢測人員嗅聞后,根據所指的異味種類判斷其是否有異味。若嗅聞出霉味、汽油味、煤油味、柴油味、魚腥味、芳香烴氣味、未洗凈動物纖維膻味、臊味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判為“有異味”,同時記錄異味類別;否則,判定為“無異味”。
檢測結果評價:采用3名檢測人員分別做出異味評價,以至少2名檢測人員一致的評價結果作為異味檢測的*終結果。
在GB/T 14272-2011《羽絨服裝》中,對于其中的羽毛羽絨氣味檢測,檢測原理是采用一個有蓋無味容器,均勻抽取50g羽毛羽絨放入容器中,將抽取的試樣在室溫下密封放置24h,由三個嗅覺正常的檢驗員作嗅覺判斷,嗅聞容器內的羽毛羽絨是否有異味。
檢測結果評價:當三個檢測人員中兩個人的評判結果相同時,以此作為評定結果。結果表示采用強度等級表示,將氣味的強度等級分為4級表示。標準中要求羽毛羽絨的氣味等級≤2級。
強度等級程度說明
0無異味無任何異味
1*微弱不易覺察
2弱稍微覺察
3明顯*易覺察
1、檢測行業全覆蓋,滿足不同的檢測;
2、實驗室全覆蓋,就近分配本地化檢測;
3、工程師一對一服務,讓檢測更精準;
4、免費初檢,初檢不收取檢測費用;
5、自助下單 快遞免費上門取樣;
6、周期短,費用低,服務周到;
7、擁有CMA、CNAS、CAL等權威資質;
8、檢測報告權威有效、中國通用;
下一篇《牛仔服裝檢測報告》
①本網注名來源于“互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或者來源機構所有,如果有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個月內與本網聯系,聯系郵箱service@baijiantest.com,否則視為默認百檢網有權進行轉載。
②本網注名來源于“百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歸百檢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想要轉載本網作品,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百檢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③本網所載作品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百檢立場,用戶需作出獨立判斷,如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系service@baijiantest.com